-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母乳性黃疸是指與母乳喂養有關的特發性黃疸,其特點有:母乳喂養,足月兒多見. 1,黃疸在生理性黃疸期間,即出生后2天至2周發生,但不隨生理性黃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黃疸以輕,中度為主,重度少見(大于或等于342umol/L),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多見. 3,患兒一般情況好,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陰性.停母乳48-72小時后黃疸明顯減輕,如再喂母乳黃疸反復.
2016-01-22 08: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由于母乳中含有較多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酰苷酶前者使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增多,從而抑制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后者能分解膽紅素葡萄糖醛酸酯的酯鍵,使結合膽紅素又轉化為非結合膽紅素而易在小腸被重吸收,從而增加了腸--肝循環,結果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而出現黃疸.1,母乳所致黃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現皮膚,粘膜黃染,無其他異常,黃疸逐漸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結合膽紅素可達171~513umol/l(10~30mg/dl).如繼續哺乳,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4~10天,然后緩慢下降,3~12周恢復正常水平,黃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于48小時內血清膽紅素可明顯下降. 2,新生兒在生理性黃疸后持續不退或減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養后48小時,膽紅素下降50%,則可確定診斷. 3,如再恢復母乳喂養,膽紅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會達到原來的高水平.
2016-01-21 20: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母乳性黃疸的癥狀和一般黃疸的癥狀一樣,沒有區別鑒別母乳性黃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停止母乳喂養,黃疸指數大大下降,恢復母乳黃疸指數還是恢復到原來的就能判斷為母乳性黃疸
2016-01-21 20: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1、母乳所致黃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現皮膚、粘膜黃染,母乳性黃疸無其他異常,黃疸逐漸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結合膽紅素可達171~513umol/l(10~30mg/dl)。如繼續哺乳,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4~10天,然后緩慢下降,3~12周恢復正常水平,黃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于48小時內血清膽紅素可明顯下降。 2、新生兒在生理性黃疸后持續不退或減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養后48小時,膽紅素下降50%,則可確定診斷。 3、如再恢復母乳喂養,膽紅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會達到原來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條件下需要與溶血、感染引起的黃疸相鑒別對于早發型母乳性黃疸要鼓勵頻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晚發型母乳性黃疸因很少引起核黃疸,如果血清膽紅素257μmol/L時可暫停母乳3天;>342μmol/L時則加光療,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漿治療。祝你健康
2016-01-21 16: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想咨詢如何判斷母乳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大致可分為四類: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溶血性黃疸,肝炎性及其他類黃疸.皮膚膽紅素指數:12mg/dl生理性黃疸,無需治療,黃疸指數應該在正常范圍以內,只是皮膚看上去較黃,出生半個月后自行消失.母乳性黃疸,黃疸指數有可能在12以上,但一般不高過14,是吃母乳造成的,出生后可以暫且不管,等到寶寶半個月了如果還不退黃,改吃奶粉,停母乳,停5天到一周時間,黃疸就能完全消退,再繼續母乳喂養也不會再出現黃疸.溶血性黃疸,黃疸指數一般在14以上,需要藍光治療或加用其它醫學治療.不能自行好轉.以上是對“如何判斷母乳性黃疸”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21 16: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養的嬰兒在生后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本病預后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