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小兒腹瀉
患者性別;男主要癥狀:稀便,有奶瓣,有些緑色,水狀,有時有少量膿狀物.一天小便20次左右,精神很好,吃飽后不哭不鬧,發病時間:7至8天化驗檢查結果:少量膿細胞,少量白細胞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小兒腹瀉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發病季節,病史(包括喂養史和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和大便性狀可以作出臨床診斷.必須判定有無脫水(程度和性質),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注意尋找病因,從臨床診斷和治療需要考慮,可先根據大便常規有無白細胞將腹瀉分為兩組:(一)大便無或偶見少量白細胞者為侵襲性細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襲性細菌,寄生蟲等腸道內,外感染或喂養不當)引起的腹瀉,多為水瀉,有時伴脫水癥狀,應與下列疾病鑒別1.“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內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即出現腹瀉,除大便次數增多外,無其它癥狀,食欲好,不影響生長發育.近年來發現此類腹瀉可能為乳糖不耐受的一種特殊類型,添加輔食后,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2.導致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各種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瀉,原發性膽酸吸收不良,過敏性腹瀉等,可根據各病特點進行糞便酸度,還原糖試驗等檢查方法加以鑒別(二)大便有較多的白細胞者表明結腸和回腸末端有侵襲性炎癥病變,常由各種侵襲性細菌感染所致,僅憑臨床表現難以區別,必要時應進行大便細菌培養,細菌血清型和毒性檢測,尚需與下列疾病鑒別:1.細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學病史,起病急,全身癥狀重.便次多,量少,排膿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鏡檢有較多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大便細菌培養有志賀痢疾桿菌生長可確診.2.壞死性腸炎:中毒癥狀較嚴重,腹痛,腹脹,頻繁嘔吐,高熱,大便暗紅色糊狀,漸隙增寬,腸壁積氣等.小兒腹瀉的治療原則為:調整飲食,預防和糾正脫水,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并發癥.不同時期的腹瀉病治療重點各有側重,急性腹瀉多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抗感染,遷延及慢性腹瀉則應注意腸道菌群失調問題及飲食療法問題.治療不當往往會得到事倍功半或適得其反的結果.
2016-01-19 21: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小兒腹瀉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常見多發性消化道疾病.治療本病宜分辯寒熱,審查虛實,消導固澀,調理脾胃,析因論治,增強療效.1:敷臍療法處方:吳茱萸80克,蒼術70克,肉桂,枯礬各30克,白胡椒20克.用法:藥研細末,每取5~7克,加陳醋適量調成糊狀,涂敷臍部,傷濕膏固定,日換1次,5次為1療程.療效:治單純性腹瀉,敷藥1~2療程,有效率達98.8%2:穴位貼藥療法處方,:蒼術,吳茱萸各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用法:藥研細末,加香油適量調和,貼敷神闕穴,紗布固定,日換1次,具體治療請遵循臨床醫生指導.
2016-01-19 16: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寶寶腹瀉和受寒消化不好有直接的關系,口服健脾散配合丁桂兒臍貼治療,配合慶大霉素顆粒治療比較好,另外注意合理喂養,及時添加輔食.多到室外活動多曬太陽,另外如果有貧血或者是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應該積極補充治療既可以了
2016-01-19 10: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嬰兒腹瀉的治療,原則是減輕腸道的負擔,調節飲食,加強護理,解除病因,控制感染和糾正水與電解質平衡紊亂以及對癥治療.服用媽咪愛試試
2016-01-19 08: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朋友你好,你這情況考慮腸炎引起的.嚴重看看醫生,輸液治療.延長喂奶的間隔時間.讓腸胃休息休息.多喂水.如果在添加輔食應該暫停添加.或減少輔食添加.好轉后再循序漸進恢復.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以上是對“六個月小兒腹瀉”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9 07: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