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彎腰直立時腰部疼痛,確診腰椎間盤突出如何應對?
女患者性別主要是彎腰、直立很明顯的疼痛。是否腰椎間盤突出的象征?有何良方,能否根治,謝謝!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腰部疼痛2月,目前一般情況:不是很嚴重病史:05年5月中旬有過腰疼,疑是不小心扭傷,照過X光片,無其它異常。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照過X光片,無其它異常。輔助檢查:口服云南白藥,擦了跌打藥酒其它:無第一次問題補充:wuqiguo:醫師您好!我于21日去廣州華僑醫院看了門診并按醫生的要求做了CT現確診是腰椎間盤突出,L4/L5向后突出偏右。醫生要求做手術,說把脫下來的東西已經掉到椎骨里,故要做手術,需1萬左右,現我的經濟暫不允許。請問一定要做手術嗎,做了手術還會不會復發,風險數大不大,因為我是從農村出來打工的,在經濟方面負擔不起。如果遲一段時間做手術的話,病情會不會加重。主沒其他方法了嗎,我目前的病情是:彎腰會有點疼痛,直立行走沒事,坐久了會腰酸、累。右腳有時會有麻痹感。我平時要注意哪些事項或是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的病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賴歡樂 主任醫師
陽江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關節外科
-
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柱疾病,多因椎間盤退變、損傷等引起。患者確診后,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需注意日常姿勢、適度鍛煉等。以下詳細介紹。 1.疾病原理:腰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導致疼痛、麻木等癥狀。 2.保守治療: 臥床休息:減輕腰部壓力。 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牽引等,緩解肌肉緊張。 藥物治療:口服布洛芬、甲鈷胺、腰痛寧膠囊等,緩解疼痛和營養神經,但需遵醫囑。 3.手術治療:適用于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手術風險存在,但在正規醫院由經驗豐富的醫生操作,風險可控。 4.日常注意:避免長時間彎腰、久坐,選擇合適的床墊,加強腰部肌肉鍛煉,如小燕飛。 5.定期復查:了解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和個人情況。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改善生活習慣,以促進康復。
2025-03-19 21: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臥床休息是腰椎問盤突出癥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方法簡單,沒有任何創傷及附加痛苦,選用硬板床對初次發病及早期病人可得到滿意效果。臥床休息可減少神經炎性物質毒素吸收、促進炎癥消退和恢復,也可以防止神經纖維粘連發生。臥床休息就是讓病人平臥在硬板床上,只允許在床上翻身,而不允許坐起或站立,進餐及大小便時也不能站起來。一般臥床休息3—4周即可見效。但過分的臥床休息有時反會導致神經根的粘連。起床后要用皮制腰圍固定腰部至少3個月,半年之內不做任何屈腰動作,也不能參加中等以上的體力勞動。如果在臥床休息的同時輔助骨盆牽引治療,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制動效果。推理認為這樣可使椎間隙增寬,有利于椎間盤突出部分還納,同時在牽引骨盆時可使椎間隙更進一步減輕壓力,有助于局部炎癥的消退,從而達到疼痛癥狀緩解或消失的目的。纖維環和膠原纖維的修復很慢,前者需50天,后者更慢。所以破裂的椎間盤即使在臥床休息后得到回縮,也要很長時間才能修復,不能只臥床休息3—4周就了事。一般認為,此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能達到滿意效果還不到30%。 應用人工或天然物理因子作用于機體來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物理療法,簡稱理療。 理療在臨床中應用廣泛,對治病防病和恢復功能,都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往往能起到其他療法起不到的作用。在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它也能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1)鎮痛作用。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癥狀之一,表現為腰部疼痛向單側或雙側下肢放射。理療中的各種熱療及電刺激療法,均能緩解疼痛,可起到對癥治療的作用。 (2)消炎作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由于纖維環破裂或突出物壓迫神經根,局部往往出現炎性反應。熱療、短波、超短波、紅外線等理療手段,均有促進炎癥消退、吸收的作用。 (3)松解粘連、軟化瘢痕的作用。理療可以松解各種原因造成的粘連,尤其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恢復有一定作用。 (4)興奮神經、肌肉的作用。患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不及時,可因神經根受壓時間過長,引起下肢麻木、肌肉萎縮等癥狀。低、中頻電療等能刺激興奮神經,使之修復再生,或作電體操使肌肉興奮收縮,還能促使感覺恢復。
2016-01-19 18: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一般用X線可以檢查出,因為X光沒有異常,所以可能屬于腰肌勞損,腰肌勞損的治療:1、自我保健療法適當休息,定時改變姿勢,避免彎腰持物等是減輕癥狀、防止再發的根本方法。2、疼痛部位進行理療,以及手法和力度適當的推拿、按摩。3、壓痛點行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注射治療。4、疼痛明顯影響工作和休息時,可服用抗炎劑、肌松弛劑、氯唑沙宗0.2g每日三次及安定之類鎮靜劑。
2016-01-19 15: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 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下,受牽拉的腰部處于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臥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癥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輕型或早期的患者,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于突出物的還納。對于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的物理療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側并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鐘。15-20次為1療程.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逐點治療,密波2-5分鐘;疏刻波5分鐘;間升波5分鐘。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于骶部,另一個豎放于腰部,接通電源后,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后,在2-7分鐘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治療至6-12次。 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西式手法治療 這種手法治療是一種通過操作者的雙手,在患者骨關節部位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以骨關節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采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患者骨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進行腰椎棘突或關節側的推壓、震動以及腰椎的旋轉、牽拉等手法,操作時可同進采用幾種手法,并根據患者病情應用1、2、3、4四級力度。其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活動功能有所障礙的患者用重手法。時間一般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一療程5-10次,2個療程之間休息10-20天。 四、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以緩解癥狀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 (1)對于疼痛癥狀難以忍受、不能平臥、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適當給予抗炎和止痛藥物口服;或者可用解痙鎮痛酊外涂,以緩解局部疼痛。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復治療方法。 (2)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脊神經根袖處水腫較為明顯,這不僅是引起劇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為了消除局部的反應性水腫,可靜脈滴注類固醇類藥物,服服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靜脈加壓滴注甘露醇等脫水劑。 (3)對于在退行性改變基礎上發生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3次,每次8-12片,連服1個月左右;或者可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當于生藥250毫克)、白芍浸膏(相當于生藥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用維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次口服。 五、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藥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藥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 1、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 2、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 3、5%葡萄糖或30%丹參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15次為1療程。此外,還有用維生素B1及復方當歸液等作為封閉液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穴位封閉。 (2)局部區域性封閉:可分淺部和深部封閉: 1、淺部封閉:封閉范圍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點及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一般要求結合壓痛點及精確的解剖部位進行。
2016-01-19 08: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下,受牽拉的腰部處于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臥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癥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輕型或早期的患者,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于突出物的還納。對于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的物理療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側并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鐘。15-20次為1療程.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逐點治療,密波2-5分鐘;疏刻波5分鐘;間升波5分鐘。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于骶部,另一個豎放于腰部,接通電源后,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后,在2-7分鐘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治療至6-12次。 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西式手法治療 這種手法治療是一種通過操作者的雙手,在患者骨關節部位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以骨關節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采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患者骨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進行腰椎棘突或關節側的推壓、震動以及腰椎的旋轉、牽拉等手法,操作時可同進采用幾種手法,并根據患者病情應用1、2、3、4四級力度。其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活動功能有所障礙的患者用重手法。時間一般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一療程5-10次,2個療程之間休息10-20天。 四、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以緩解癥狀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 (1)對于疼痛癥狀難以忍受、不能平臥、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適當給予抗炎和止痛藥物口服;或者可用解痙鎮痛酊外涂,以緩解局部疼痛。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復治療方法。 (2)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脊神經根袖處水腫較為明顯,這不僅是引起劇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為了消除局部的反應性水腫,可靜脈滴注類固醇類藥物,服服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靜脈加壓滴注甘露醇等脫水劑。 (3)對于在退行性改變基礎上發生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3次,每次8-12片,連服1個月左右;或者可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當于生藥250毫克)、白芍浸膏(相當于生藥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用維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次口服。 五、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藥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藥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 1、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 2、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 3、5%葡萄糖或30%丹參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15次為1療程。此外,還有用維生素B1及復方當歸液等作為封閉液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穴位封閉。 (2)局部區域性封閉:可分淺部和深部封閉: 1、淺部封閉:封閉范圍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點及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一般要求結合壓痛點及精確的解剖部位進行。自我調理: 臥床休息是腰椎問盤突出癥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方法簡單,沒有任何創傷及附加痛苦,選用硬板床對初次發病及早期病人可得到滿意效果。臥床休息可減少神經炎性物質毒素吸收、促進炎癥消退和恢復,也可以防止神經纖維粘連發生。臥床休息就是讓病人平臥在硬板床上,只允許在床上翻身,而不允許坐起或站立,進餐及大小便時也不能站起來。一般臥床休息3—4周即可見效。但過分的臥床休息有時反會導致神經根的粘連。起床后要用皮制腰圍固定腰部至少3個月,半年之內不做任何屈腰動作,也不能參加中等以上的體力勞動。如果在臥床休息的同時輔助骨盆牽引治療,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制動效果。推理認為這樣可使椎間隙增寬,有利于椎間盤突出部分還納,同時在牽引骨盆時可使椎間隙更進一步減輕壓力,有助于局部炎癥的消退,從而達到疼痛癥狀緩解或消失的目的。纖維環和膠原纖維的修復很慢,前者需50天,后者更慢。所以破裂的椎間盤即使在臥床休息后得到回縮,也要很長時間才能修復,不能只臥床休息3—4周就了事。一般認為,此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能達到滿意效果還不到30%。
2016-01-19 06: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