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內分枝桿菌感染
最近侄子不知道為什么老是不停的發高燒啊,剛剛退了沒有多久又發啊,而且還伴隨著腹痛,還拉肚子了,經常說感覺頭暈啊,到醫院去做了詳細的檢查,醫生說是胞內分枝桿菌感染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胞內分枝桿菌感染為鳥分枝或胞內分枝桿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現為慢性肺部感染,兒童表現為淋巴結炎,免疫抑制患者則呈播散性感染。病因不明。可從土壤、水和動物排泄物中分離到該菌,感染的鳥類、哺乳動物和富含鳥糞的土壤可能是該菌的自然宿主。
2016-01-19 02: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反復發高燒、并伴隨腹痛、拉肚子還有頭暈正是保內分支桿菌感染的表現。你好。胞內分枝桿菌感染患者有發熱、盜汗、腹痛、腹瀉、貧血、腦病、體重減輕的癥狀,兒童患者表現為淋巴結炎,患者皮膚類似結節樣麻風,其中免疫抑制患者能傳播感染,其膿腫或潰瘍處含有大量感染性病菌。
2016-01-18 21: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主要表現為慢性肺部感染,兒童表現為淋巴結炎,免疫抑制患者呈播散性感染。發熱、盜汗、體重減輕、腦病、腹痛、腹瀉和貧血。皮膚表現類似結節樣麻風,膿腫或潰瘍。聯合用藥療效較好,阿米卡星、環丙沙星和利福平治療3周后,皮損可完全消退。
2016-01-18 14: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胞內分枝桿菌感染的病原菌胞內分枝桿菌于1967年由Runyon命名,因多存在于病灶處的細胞內而得名,該菌屬生長慢、非光產色菌,菌體短小,長約1~2μm,呈球形,22~42℃均能生長,2~3周形成小而光滑、扁平的菌落。可從土壤、水和動物排泄物中分離到,感染的鳥類、哺乳動物和富含鳥糞的土壤可能是該菌的自然宿主。在正常人的分泌物中有時亦能分離到該菌。
2016-01-18 11: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啊,兒童表現為淋巴結炎,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AIDS)呈播散性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盜汗、體重減輕、腦病、腹痛、腹瀉和貧血,皮膚表現類似結節樣麻風,免疫抑制患者可見膿腫或潰瘍。建議盡快帶患兒到在三甲以上的醫院去治療。
2016-01-18 10: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