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淑英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耳鼻喉科
-
1、運動困難,患者不能做精細動作。如寫字時字越寫越小;坐立時站起困難,睡覺翻身、穿衣、穿鞋襪困難;病情較輕時,走路拖拉,以后舉步艱難,起步后常以小步向前沖,如突然停步或轉彎時容易跌倒;走路時,上肢不能自由擺動,也因口舌、咽喉部的肌肉不靈活,說話緩慢而含糊;有口水流出,不能隨意咽下;面部表情減少而呆板。有些患者智力有減退,情緒不穩定。 2、抖動最先出現于一側的手部,以手指、手腕部最明顯,以后波及下肢及對側上、下肢。這種抖動的特點是在手靜止狀態時出現,而用手拿取東西時抖動可減輕或者沒有,因此醫學上叫靜止性震顫。病情嚴重時,頭搖動、嘴唇也抖動,任何情緒激動都可使癥狀加重;睡眠時癥狀消失。 3、肌肉張力增高,使肢體變得強硬,動作遲緩。常表現為一種特殊的姿勢,如:頭略向前傾,軀于微彎曲。帕金森癥患者主要表現為震顫性抖動、肌肉張力增高(強直)及運動困難等。了解帕金森的癥狀表現,有助于幫助帕金森患者更好的治療。建議大家預防好這種疾病,患上疾病的朋友也不用害怕,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的困擾。
2016-01-19 0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帕金森又稱震顫麻痹,是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帕金森的治療是臨床上的一大難題,對于帕金森患者來說,如不及時的進行治療,便會有可能導致殘疾。治療帕金森雖然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夠盡早的進行綜合治療是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的。目前治療帕金森比較有效果的是神經組織修復療法,該療法是生物療法,無副作用。
2016-01-18 18: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未明,臨床診斷有一定難度,藥物治療多以延緩病情進展為主,針刺治療有較大的優勢。本病的針刺治療多以震顫熄風為主,體針常用穴位為四神聰、風池、曲池、合谷、陽陵泉、太沖、太溪等,可隨證加減穴位,留針時間約30~50分鐘,療程以10~15天為佳[4]。頭皮針多以舞蹈震顫控制區為主要的刺激區域[4-5],根據癥狀可配合運動區、感覺區及其他頭部經穴本病的療程較長,應避免穴位疲勞,必要時可以考慮2組處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較為頑固,臨床上常使用電針,常用頻率為100~180次/分不等,,以連續波為主,有時可選擇疏密波。
2016-01-18 18: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從某一側上肢遠端開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為主,表現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的運動。然后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晚期可波及下頜、唇、舌和頭部。在發病早期,患者并不太在意震顫,往往是手指或肢體處于某一特殊體位的時候出現,當變換一下姿勢時消失。以后發展為僅于肢體靜止時出現,例如在看電視時或者和別人談話時,肢體突然出現不自主的顫抖,變換位置或運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所以稱為靜止性震顫,這是帕金森病震顫的最主要的特征。震顫在病人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加劇,睡眠中可完全消失。震顫的另一個特點是其節律性,震動的頻率是每秒鐘4-7次。這個特征也可以幫助我們區別其它的疾病,如因舞蹈病、小腦疾患、還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引起的疾病。指導建議:通過神經元因子介入新技術直接將神經元因子通過頸動脈介入、鞘內介入或靜脈回輸,靶向定位輸送到患兒體內,利用大量神經營養因子、神經生長因子、神經調節免疫因子及神經修復因子,能快速修復損傷神經元、填充缺失的神經組織,并激活自身神經細胞實現自身細胞分化、自我更新作用,促進神經細胞的新陳代謝,激活自身產生新神經細胞,實現持續分化出新的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及少突膠質細胞,實現自我更新,修復并代替大量損傷的神經細胞,起到長期穩定的治療效果。
2016-01-18 12: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