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急性期患側面部用濕熱毛巾外敷,水溫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鐘,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用力應輕柔、適度、持續、穩重、部位準確。患者可對鏡進行自我表情動作訓練:進行皺眉、閉眼、吹口哨、示齒等運動,每日2-3次,每次3-10分鐘。營養支持:飲食應營養豐富,選擇易消化的食物、禁煙戒酒,忌食刺激性食物。藥物應用:遵醫囑服用藥物,如服用潑尼松者要嚴格按醫囑執行,不得隨意增減藥量,并注意觀察有無胃腸道等副作用。避免在此期行創傷性大、刺激性強的治療,易減輕對患側肌及神經的損害。出現咽部感染時應遵醫囑口服抗生素治療。眼部護理:由于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減少用眼動作。在睡覺或外出時應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鏡,并用抗生素滴眼,眼膏涂眼,以保護角膜及預防眼部感染。
2016-01-19 02: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亨特綜合癥),俗稱"面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針灸治療(一)取穴 主穴:地倉、水溝、顴?、四白、太陽、絲竹空、翳風、睛明。 配穴:合谷、內庭。 (二)治法 每次選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據透刺之兩穴間距離選針。并以針尖到達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為宜。進針時,宜迅速點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針,不可提插捻轉,針身與皮膚成10~15度交角,針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貼附在皮膚上,感覺針尖和針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淺。最佳者應將針身置于肌纖維之間,但不可過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顫法,使得氣明顯后留針。均留針20~30分鐘。在留針期間行針1~2次,施捻轉法,平補平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2016-01-18 23: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偏側面肌痙攣癥原因引起面肌痙攣的原因可分為特發與繼發兩種繼發性者亦稱癥狀性面肌痙攣凡在大腦皮層到面神經分支末梢的整個通道中任何壓迫刺激性病變均可誘發此病臨床常見的如中耳乳突炎癥和腫瘤橋小腦角的占位性病變(膽脂瘤和聽神經瘤)及腦炎蛛網膜炎多發性硬化Paget病和顱凹陷癥等凡查不出誘因者統稱為特發性痙攣約占發病總數的2/3
2016-01-18 22: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偏側面肌痙攣癥癥狀:面肌痙攣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較輕持續僅幾秒以后逐漸處長可灰數分鐘或更長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抽搐逐漸頻繁加重嚴重面肌痙攣患者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法說話常因疲倦精神緊張自主運動而加劇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發作一次抽搐短則數秒長至十余分鐘間歇期長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工作或學習嚴重影響著病人的身心健康入眠后多數抽搐停止雙側面肌痙攣者甚少見若有往往是兩側先后起病多一側抽搐停止后另一側再發作而且抽搐一側輕另一側輕重雙側同時發病同時抽搐者未見報道此外少數病人于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
2016-01-18 11: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偏側面肌痙攣癥 -
Q: 偏側面肌痙攣 -
Q: 針灸能治療偏側面肌痙攣嗎... -
Q: 偏側面肌痙攣怎么治療... -
Q: 偏側面肌痙攣如何診斷 -
Q: 什么是偏側面肌痙攣 -
Q: 偏側面肌痙攣要注意些什么? -
Q: 偏側面肌痙攣遺傳嗎 -
Q: 怎么診斷偏側面肌痙攣 -
Q: 偏側面肌痙攣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