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狂犬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狂躁型(腦炎型)及麻痹型(靜型)兩型,分為下列三期:1.前驅期兩型的前驅期相似,在興奮狀態(tài)出現前大多數患者有低熱,嗜睡,食欲缺乏,少數有惡心,嘔吐,頭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適等;對痛,聲,光,風等刺激開始敏感,并有咽喉緊縮感,具有重大診斷意義的早期癥候,是已愈合的傷口部位及神經通路上,有麻木,發(fā)癢,刺痛或蟲爬,蟻走等感覺異常,約發(fā)生于80%的病例,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經元,特別是感覺神經元而引起,此癥狀可維持數小時至數天,本期持續(xù)1~2天,很少超過4天以上。2.興奮期或痙攣期可分兩型,兩型的表現不同。(1)躁狂型狂犬病:國內最多見,國外約占2/3,患者逐漸進入高度興奮狀態(tài),其突出表現為極度恐怖,有大難臨頭的預兆感,并對水聲,光,風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發(fā)作性咽肌痙攣,呼吸困難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性癥狀,但不一定每例均有,更不一定在早期出現,典型者飲水,見水,聞流水聲,或僅提及飲水時,均可引起嚴重咽喉肌痙攣,因此,患者渴極而不敢飲,即使飲也無法下咽,滿口流涎,沾污床褥或向四周胡亂噴吐,由于聲帶痙攣,故吐字不清,聲音嘶啞,甚至失音。怕風亦是本病特有的癥狀,微風,吹風,穿堂風等都可導致咽肌痙攣,其他如音響,光亮,觸動等,也可引起同樣發(fā)作。咽肌痙攣發(fā)作使患者極度痛苦,不僅無法飲水和進食,而且常伴有輔助呼吸肌痙攣,導致呼吸困難和缺氧,甚或全身進入疼痛性抽搐狀態(tài),每次發(fā)作后患者仍煩躁不安,并有大量出汗及脫水現象。此外,由于自主神經功能亢進,患者出現大汗,流涎,體溫升高達38℃以上,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瞳孔擴大,患者表情痛苦,焦急,但神志大多清楚,極少有侵人行為,隨著興奮狀態(tài)的增長,部分患者可出現精神失常,譫妄,幻視幻聽,沖撞嚎叫等癥狀,病程進展很快,多在發(fā)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環(huán)衰竭,本期持續(xù)1~3天。(2)麻痹型狂犬病(paralyticrabies):印度及泰國較常見,約占總數1/3,國內報道不到10例,臨床上無興奮期,無恐水癥狀和吞咽困難,而以高熱,頭痛,嘔吐,咬傷處疼痛開始,繼則出現肢體軟弱,腹脹,共濟失調,部分或全部肌肉癱瘓,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等,呈現橫斷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表現,早期用叩診錘叩擊胸肌,可見被叩擊隆起,數秒鐘后平復,早期僅在叩診處出現肌水腫與毛發(fā)豎立,病程持續(xù)4~5天。3.昏迷期或麻痹期兩型狂犬病不易區(qū)別,痙攣停止,患者暫趨安靜,有時尚可勉強飲水吞食,反應減弱或消失,轉為弛緩性癱瘓,其中以肢體軟癱最為多見,眼肌,顏面部及咀嚼肌癱瘓,表現為斜視,眼球運動失調,下頜下墜,口不能閉合和面部缺少表情,此外,尚有失音,感覺減退,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在本期中患者的呼吸逐漸變?yōu)槲⑷趸虿灰?guī)則,并可出現潮式呼吸,脈搏細速,血壓下降,心音低鈍,四肢厥冷,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臨終前患者多進入昏迷狀態(tài),本期持續(xù)6~18h。狂犬病的整個病程,包括前驅期在內,狂躁型平均8天,麻痹型為13天。狂躁型狂犬病的病變主要在腦干,頸神經或更高部位中樞神經系統(tǒng),麻痹型狂犬病的病變則局限于脊髓和延髓,因而造成臨床癥狀的差異。由吸血蝙蝠嚙咬而引起的狂犬病,絕大多數病例不出現興奮期,也無咽肌痙攣和恐水現象,而以上行性癱瘓為主要臨床表現。
2016-01-18 12: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被動物如狗、貓、狼等咬或抓后,只要皮膚確實未被咬破,狂犬病毒是很難通過完好無損的皮膚侵入機體,但在皮膚上留有牙印痕跡,就不能麻痹大意。有時雖然看不到有皮膚損傷,實際上牙印就意味著肉眼難以覺察的皮膚損傷。在這種情況下,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順著牙印侵入人體。因此,應立即對被咬部位進行消毒處理用肥皂水徹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涂擦碘酒,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2016-01-18 09: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