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經炎的治療
患著為男性,38歲,患面部神經炎有6個月,恢復很慢,用藥有中藥為主,并進行針灸,西藥口服有彌可保,及保養神經類藥,請問大夫:現在我這種情況應該怎樣治療能效果好點。記得是在很快時間發病,約幾個小時吧,拌有耳朵內劇烈痛疼感,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眼裂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試閉眼時,癱瘓側眼球向上外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病側鼻翼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歪向健側;因口輪匝肌癱瘓而鼓氣或吹口哨時漏氣;因頰肌癱瘓而食物易留置于病側齒頰之間.消炎應該是指哪個部位的炎癥,用什么藥治療該病用什么藥?謝謝你的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根據你的描述,是典型的面神經炎導致的面癱的癥狀,使用針灸治療是效果最好的。對于你的這種情況,應該盡早使用針灸治療,其針灸穴位主要是攢竹,四白,陽白,絲竹空,牽正,地倉,夾車,合谷,太沖等穴位,再配合低頻電子脈沖治療儀進行電刺激治療,最多一個月就可以康復,并且不留任何后遺癥!
2016-01-17 23: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激素治療:強的松(20--30毫克)或地塞米松(1.5--3.0毫克)1次/日,口服,連續7--10天。2.改善微循環,減輕水腫:可用706代血漿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毫升,靜滴1次/日,連續7--10天,亦可加用脫水利尿劑。3.神經營養代謝藥物的應用:維生素B150--100毫克,維生素B12100微克,胞二磷膽堿250毫克,輔酶Q105--10毫克等,肌注1次/日。
2016-01-17 21: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個病是外風引起的,西醫認為是病毒引起的,但是西藥對病毒的治療效果是很差的,。這個病首先治療方式是針灸,然后就是中藥,一般風寒引起的可以使用牽正散加減治療的。
2016-01-17 14: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患者的情況:熱療可促進面神經區的血液循環,改善神經,肌肉組織的營養狀態,促進消炎,消除面神經區水腫而使面癱痊愈. 藥物強的松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對非細菌性炎癥有良效;地巴唑,煙酸具有血管擴張及解痙作用,可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維生素B1及腺苷B12有營養神經和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這些藥物都有利于促進面癱恢復.
2016-01-17 11: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這位朋友.建議采用中醫的穴位藥物貼敷治療,如下(一)取穴:主穴:分3組.1,陽白,四白,牽正,地倉;2,下關,翳風;3,阿是穴.配穴:頰車,太陽,大椎,大迎,瞳子髎.二)治法:貼敷藥物:分2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條.共研細末.2,川芎,當歸各500克,黃連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煉至滴水成珠,加黃丹360克,攪勻,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攪勻,分攤于紙上配,每帖膏重2克.治療時,第1組藥物用于第1組穴位,每次取4穴,主穴為主,酌加配穴.皮膚常規消毒后,醫者捏起穴區皮膚,右手持經嚴密消毒之手術刀片,在穴位上輕割皮膚,成“X”型,并擠出少量血,然后將撒有藥粉之小塊傷濕止痛膏(或膠布)貼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劃太深,每周1次,穴位輪換.第2組穴采用第2組藥物貼敷,每次取主穴1個,酌加配穴1個.貼時將膏藥加溫融化,5天一換,穴位輪用.第3組穴為點刺加芥末貼敷.先將芥末粉10克(小兒及少女用5~7克),用溫水調成糊狀,攤在紗布上,面積約2~3厘米,厚0.5厘米.先令患者以1.3%食鹽水漱口,然后用消毒三棱針以雀啄式在阿是穴每個刺激點,迅速點刺10~20下,然后將芥末敷于面頰外側相應部位,約相當于下關,頰車,地倉3穴.病情重者,可加敷太陽等穴.敷后12~24小時取下.局部紅腫,起水泡,宜按燙傷治療.敷藥后如出現熱痛或流淚等,系正常現象,多在4小時左右停止.上述方法,可單用一種,亦可輪用.一,二兩組穴位,可以互相交替應用,祝早日康復.
2016-01-17 10: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