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X射線對人體的傷害X射線的損傷機理如下:當X線照射人體,與機體細胞,組織,體液等物質相互作用,引起物質的原子或分子電離,因而可以直接破壞機體內某些大分子結構,如使蛋白分子鏈斷裂,核糖核酸或脫氧核糖核酸的斷裂,破壞一些對物質代謝有重要意義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損傷細胞結構.另外射線可以通過電離機體內廣泛存在的水分子,形成一些自由基,通過這些自由基的間接作用來損傷機體.如果損傷的細胞是體細胞,只是影響單一個體,但是,如果損傷的細胞是生殖細胞,會影響下一代甚至是幾代.接受X射線照射會引起外周血白細胞數量增高波動降低,造成皮膚紅斑瘙癢,患腫瘤疾病,毛發脫落,眼晶狀體損傷,胎兒畸形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份研究表明,在過去數十年中,美國有高達2%的癌癥病例可能是由于CT掃描的輻射造成的.二,影響X射線對人體損傷的因素(一)輻射性質由于X射線能量不同產生的生物效應也不同.例如,低能x線造成皮膚紅斑所需照射量小于高能X線.這是因為低能x線主要被皮膚所吸收,這在射線防護中很有意義.(二)X線劑量以不同劑量照射人體,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和病理反應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三)劑量率劑量率即單位時間內的吸收劑量.一般說來,總劑量相同時,劑量率越高,生物效應越大.小劑量長期照射,當累積劑量很大時,便可產生慢性放射損傷.(四)照射方式總劑量相同,單方向照射和多方向照射產生的效應不同.一次照射和多次照射,以及多次照射之間的時間隔不同,所產生的效應也有差別.(五)照射部位和范圍機體各部位對于射線的輻射敏感性不同,所謂輻射敏感性是指機體由電離輻射的抵抗能力.照射到敏感部位損傷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六)環境因素在低溫,缺氧情況下,可延緩和減輕輻射效應.此外,受照者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精神狀態及營養狀況等不同,所產生的效應亦不同.由此可見,機體對射線的反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定要針對這些因素進行防護.而防護的對象有兩個,一是患者自身,二是醫護人員.三,X射線的防護措施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降低所應用X射線的強度,一般CT檢查患者所受的輻射量約為0.7mSv;球管管套,遮光器應不漏射線,窗口裝有鋁濾過板,有用線束進入患者皮膚處的空氣照射量率應小于6R/min;在射線源與工作人員之間設置屏蔽.從操作層面上來講:1,盡量避免X射線照射敏感部位,如胸腺,骨髓組織,胃腸上皮(尤其是小腸隱窩上皮細胞),性腺等.這些敏感部位對X射線的吸收率較大且容易引起病變.2,減少檢查時間以及檢查頻率,術中操作的累計曝光時間不應超過30min,避免重復照射.每年建議CT檢查次數不超過2次.3,老年人以及體質虛弱的患者應避免過量的X射線照射.4,孕婦應盡量避免接受放射線檢查.胚胎組織也是吸收X射線的敏感組織,胎兒接受過多X射線照射后,胚胎畸形的概率會大大升高.5,盡量避免使用X射線成像的醫學影像儀器,可以使用B超或者是磁共振等非X射線成像的檢查診斷設備.但是由于B超成像質量較差和磁共振費用較高的局限,二者還是不能取代X射線和CT兩大診斷手段.此外工作人員應穿鉛衣,鉛圍領和防護眼鏡,注意營養及休息,定期進行防護檢查,工作人員每月檢查血常規1次,每年系統體檢1次.綜述:雖然X射線成像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但是還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進行防護的.現在的X射線醫學影像儀器的設計和制造技術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改良,射線防護也日趨完善.原始的X光機掃描時間為5分鐘,而現在只需有2秒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受線時間.但是,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并且有些地區和醫療機構對于X射線防護意識欠缺,防護工作不夠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防護知識的普及,X射線成像技術會更加綠色化與健康化,使醫療事業更好的服務于人類.
2016-01-17 09: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根據你的描述上述情況主要還是對白細胞等存在傷害上述情況主要還是損傷人體的正常細胞,可能導致畸形,你還是應該定期檢測看看,做好防護措施才是關鍵,尤其是沒有生育的年輕人,你可以選擇血常規檢查看看
2016-01-16 22: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