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遺尿癥
患者性別:尹智敏歲小孩遺尿癥聽說針灸好小孩針灸沒事嗎?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從小時候開始目前一般情況:天天尿床病史:5年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不那么好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仲微 主任醫師
錦州不孕不育醫院
發育行為科
-
兒童遺尿癥是指5歲以上的兒童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常發生在白天和(或)夜里的尿 床或尿褲的現象。主要是指功能性遺尿,不包括神經系統障礙、癲癇發作、中樞神經系統感 染、尿路結構異常等所致的膀胱功能失控引起的遺尿。
2016-06-29 10:4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夜間遺尿癥欲稱“尿床”,通常指5歲以后兒童在熟睡時出現無意識的遺尿或尿床,而每月超過兩次,在醫學稱為“夜間遺尿癥”。引起夜間遺尿癥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數夜間遺尿癥小孩身體狀況都是正常的,腎臟和膀胱功能亦無異常,其夜間遺尿癥的真正原因大部分是由于他們身體內的抗利尿激素于夜間分泌不足,以致身體不能有效地使腎臟減少尿液生成量,從而引致夜間遺尿;此外遺傳因素、夜間睡眠過深、不能及時醒來排尿、膀胱的夜間控制能力發育遲緩和心理障礙等也是造成該病的原因。但如果您的孩子有尿頻、排尿疼痛、日間尿失禁、過度口渴、飲水多、尿量多等現象,則可能有尿路感染、糖尿病、尿崩癥或其他腎臟和膀胱的器質性病變,此時家長應及早請教兒科醫生,替您的孩子作詳細的檢查。夜間遺尿癥需要治療嗎?夜間遺尿癥要使孩子產生罪疚感及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處世能力差,不愿參加一些社交活動,還會使家長疲憊難忍,產生焦慮及憤恨的情緒,從而對小兒的正常身心發育造成莫大的影響。因此,有病患兒一定要進行治療。何治療夜間遺尿癥?經醫生診斷并排除其他引致繼發性夜間遺尿的原因后,可以進行治療。主要的治療應多給予鼓勵來加強孩子的自信心,晚飯后避免飲水,睡前將尿液排盡。家長應掌握患兒遺尿的規律,定時喚醒小兒排尿。排尿功能訓練白天囑小兒盡量多飲水,先每隔一小時排一次尿,逐漸使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達到3~4小時,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小兒有尿憋脹感和排尿的要求。感應器療法家長可在孩子內褲上安裝尿液感應器,當小孩遺尿時感應器接觸尿便會發出鈴聲叫醒患兒起床排尿。久而久之,孩子便可被訓練到一有尿液便會起床上廁所,從而改善夜間遺尿的情況。這種方法的有效成功率達70~80%,但需要患兒及家長的充分配合及很好的耐性,4~6月方能起效。藥物療法有一種抗利尿的藥物稱為“脫精氨酸加壓素”,可以改善夜間遺尿狀況。該藥物的作用在于減少患兒夜間的排尿量,其效果顯著、快捷,只需按醫生要求,每晚服用一次即可。但由于這類藥可減少水分從身體排出,因此在用藥前一小時至服藥后八小時內需適當限制飲水量,服藥兩周后如療效滿意,再連續服用三個月,停藥一周,決定是否需要繼續治療
2016-01-17 12:4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尿床與神經調節系統——即大腦皮層、腦干及脊髓初級排尿中
2016-01-17 09: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引起厭食的常見原因有兩種:一種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響消化功能,一種是中樞神經系統受人體內外環境刺激的影響,使胃腸對消化功能的調節失去平衡。針對病因合理治療西醫治療厭食,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著重恢復小兒消化功能。如檢查發現血鋅低下,可根據醫囑補鋅,給予嗎丁啉以促進胃腸蠕動等。
2016-01-17 08: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孩子的遺尿的情況首先要排除先天性隱形脊柱裂的情況的存在,目前的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一般到青春期后就會慢慢好轉的,現在注意的是給孩子保護隱私縮小負面的影響,注意緩解心理的壓力,多給孩子積極的心理的暗示。
2016-01-17 01: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尿床與神經調節系統——即大腦皮層、腦干及脊髓初級排尿中樞與支配膀胱、尿道的陰神經、腹神經、盆神經、骶神經等。由于大腦、腦干的功能發育延遲,對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經傳導通路障礙等,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約而遺尿。 2、尿床與膀胱——因膀胱功能發育延遲,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現儲尿期的無抑制性收縮,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順應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縮期感知能力不高,對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低于睡眠覺醒閾值;膀胱壓力感受器功能異常,不能提供預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 3、尿床與尿道——尿道的關閉功能不全,即不穩定尿道引起遺尿;尿道畸形如先天性狹窄等。 4、尿床與睡眠覺醒功能障礙—睡眠覺醒功能發育遲緩、覺醒功能障礙是遺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功能障礙可因膀胱充盈及收縮的感知功能不全或過度疲勞使睡眠過深而引起,也可因排尿功能不全或發育遲緩而引起。 5、尿床與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減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間少(1:2.5),尿量隨ADH的分泌而發生相反的變化(白天和夜間尿量比約為3—4:1),部分遺尿的孩子因夜間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間尿量增多,產生稀釋尿,加重膀胱的負擔而遺尿。 6、尿床與遺傳——遺尿癥患者中約有30-40%有家族史,經研究認為是多基因遺傳,發生的概率由于種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異。一般雙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77%,單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44%,雙親均無遺尿使者孩子發生率僅15%。 7、尿床與精神、心理及行為異常——突發精神刺激,如恐懼、驚嚇、暴怒、悲傷、強大的心理壓抑及行為異常,意識錯亂等均可引起遺尿。這些因素又會成為孩子成長及成人持久的難治性遺尿的原因。 8、尿床與疾病——引起遺尿的疾病來自多個系統,有器質性、炎癥性、代謝性、和外傷性等。治療小孩遺尿的方法:1、一般治療養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避免過勞,掌握尿床時間和規律,夜間用鬧鐘喚醒患兒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時,白天避免過度興奮或劇烈運動,以防夜間睡眠過深。在整個療程中,要樹立信心。逐漸糾正害羞、焦慮、恐懼及畏縮等情緒或行為,照顧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勸慰鼓勵,少斥責、懲罰,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這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要正確處理好引起遺尿的精神因素,通過病史了解導致遺尿的精神誘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對于可以解決的精神刺激因素,應盡快予以解決,對原來已經發生或現實客觀存在主觀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要著重耐心地對進行教育,解釋,以消除精神緊張,以免引起情緒不安。晚飯后避免飲水,睡覺前排空膀胱內的尿液,可減少尿床的次數。 2、藥物治療: 西醫常用藥物有:1.丙咪嗪,為中樞興奮劑,可減輕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適用于覺醒障礙型。2.奧昔布寧,別名尿多靈,能降低膀胱內壓,增加容量,減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縮,入睡前口服2.5~5mg,適用于晝夜尿頻型。3.麻黃素,睡前口服25mg,可增加膀胱頸部和后尿道的收縮力,同時有興奮中樞作用,可用于混合型。4.去氨加壓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別名彌凝,睡前口服0.2mg~0.4mg/次,適用于夜間多尿型。聯合應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壓素和奧昔布寧是目前認為治療夜間遺尿癥的“黃金搭檔”。以3個月為一療程,優點是見效快,缺點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藥后易復發。
2016-01-16 23: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