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細胞角蛋白19片段指標高-乳癌術后
女,56歲,2010年9月3日,在浙一醫院因乳癌做了左乳全切除手術,術后做了5次化療,12月31號出院。近日在浙江醫院做了第一次復查,血清檢驗報告種,各項指標均在參考值標準范圍內,唯獨可溶性血清蛋白19片段指標偏高,達到4.62,請問該指標說明什么問題,是否需要做其他相關檢查進一步確認病情?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腫瘤標志物只是能對腫瘤有提示作用,但是不能說明一定有復發。您現在做放療了沒?還是在做內分泌或靶向治療。關于腫瘤標志物業不能孤立的看這一次的結果,要看多次的結果,分析變化趨勢。關于乳腺癌的腫瘤標志物,建議以后查,CEA,ca199,ca125,若您的病理免疫組化是ERPR陽性的,進行著內分泌治療,又未絕經,則要檢測雌孕激素的情況。
2016-01-17 06: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乳腺癌的X線檢查 (1)乳腺X線攝片對乳腺癌的確診率可達80%~90%。在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和乳腺癌早期診斷方面,目前還沒有其他方法能夠取代它,現常用的有鉬靶和干板攝片2種方法。X線平片有以下特征時,要考慮為乳腺癌。 ①腫塊影:多表現為不規則或呈分葉狀,無明顯界限,中心密度高,有的其邊緣有短的毛刺,外突而呈星狀表現。或有僵直的索狀帶向外周延伸。有時腫塊周圍結構紊亂變形,可出現砂粒樣鈣化,有時可見增粗扭曲的血管影,或可見到臨近皮膚增厚凹陷或乳頭凹陷。 ②鈣化影:有部分病人臨床上捫不到腫塊,X片上也可能沒有腫塊影,而單純表現為簇狀細砂粒樣鈣化影,或伴有斑片狀密度稍高影像。 (2)乳腺導管造影:影像特征可因癌腫的浸潤、梗阻、破壞而引起乳腺導管壁僵硬、局部狹窄、管壁不規則破壞或突然中斷,或本應呈樹枝狀分支的導管樹整體走向扭曲異常。 (3)乳腺淋巴造影 (4)CT和MRI檢查:CT檢查可能有助于檢出小而致密的乳腺腫瘤,MRI亦可用于小乳腺癌檢出,都優于普通X線檢查。 2.超聲顯像檢查:超聲顯象檢查無損傷性,可以反復應用。對乳腺組織較致密者應用超聲顯象檢查較有價值,但主要用途是鑒別腫塊系囊性還是實性。超聲檢查對乳腺癌診斷的正確率為80%~85%。癌腫向周圍組織浸潤而形成的強回聲帶,正常乳房結構破壞以及腫塊上方局部皮膚增厚或凹陷等圖像,均為診斷乳腺癌的重要參考指標。 3.熱圖像檢查:應用圖像顯示體表溫度分布,由于癌細胞增殖塊血運豐富則相應體表溫度較周圍組織高,用此差異可做出診斷。但是這種診斷方法缺乏確切的圖像標準,熱異常部位與腫瘤不相對應,診斷符合率差,近年來漸少應用。 4.近紅外線掃描:在顯示器屏幕上可見到由淺到深灰甚至黑色多個灰度中心的陰影,可大于實際腫塊,而且邊界不清,形狀不規則,同時其周邊伴有異常的血管影,粗大扭曲中斷,呈放射狀、條束狀、鼠尾狀或蝌蚪狀。 5.CT檢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變活檢前定位,確診乳腺癌的術前分期,檢查乳腺后區、腋部及內乳淋巴結有無腫大,有助于制訂治療計劃。 6.腫瘤標志物檢查:在癌變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產生、分泌,直接釋放細胞組織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于腫瘤細胞內或宿主體液中,這類物質稱腫瘤標志物。 (1)癌胚抗原(cEA):為非特異性抗原,在許多腫瘤及非腫瘤疾病中都有升高,無鑒別診斷價值,可手術的乳腺癌術前檢查約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轉移性癌中則有50%~70%出現CEA高值。 (2)鐵蛋白:血清鐵蛋白反映體內鐵的儲存狀態,在很多惡性腫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腸道腫瘤、乳腺癌中有鐵蛋白的升高。 (3)單克隆抗體:用于乳腺癌診斷的單克隆抗體cA,15-3對乳腺癌診斷符合率為33.3%~57%。 7.病理檢查 (1)乳頭溢液細胞學檢查:多用于單乳乳頭溢液者。溢液細胞學檢查,經濟方便,其診斷準確率在40%~70%,但假陽性率小于4%,診斷陽性多可確診。 (2)刮片細胞學檢查:對乳頭乳暈有濕疹樣病變的患者可作印片或刮片檢查,如能查見Paget細胞,有助于診斷濕疹樣乳腺癌。 (3)針吸細胞學檢查:闞秀(1993)報告,針吸細胞學檢查對乳腺癌的準確率為76.3%,假陽性率小于1%。一旦針吸發現癌細胞即可確診,但陰性不能排除癌。對性質不定的乳腺腫塊,均可做針吸活檢,Dawson等(1998)認為細針穿刺抽吸細胞學檢查是對年輕婦女乳腺病灶的較理想的檢查方法,可避免延誤診斷,改善病人預后。 (4)切除活檢:臨床檢查高度懷疑為惡性者,最好住院。在做好根治性手術準備的情況下,先切除腫瘤及周圍部分正常組織,送快速冰凍活檢。一旦明確為乳腺癌診斷,一次性行根治性手術。只有對懷疑乳腺腫瘤良性可能較大者,才可在門診局麻下切除腫瘤送檢,但如證實為惡性則需盡快入院行根治性手術。 (5)乳管內鏡咬取活檢:據KohjiEnomoto報道(1996),對乳頭溢液者用導管內精細纖維內鏡檢查,發現腫物時咬取活檢,認為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有重要價值,但陰性不能排除癌。國內尚未見開展此項檢查的報道。
2016-01-16 20: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沈東英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可溶性血清蛋白19片段指標偏高,達到4.62,不用擔心的。因為腫瘤的血液指標,都不是很精確的,所以如果不是持續增高,而是偶爾的超出標準,是沒有問題的。一般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如果自己不放心,建議可以做一下PETCT檢查,不過費用較高,但是效果是普通CT沒法比的。謝謝!
2016-01-16 14: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