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綜合癥的治療
患者28歲男性剛開始時是口腔的經常性潰瘍,近一年定期每月出現低燒并伴有小腿部的紅斑節結且有痛感,一周左右會自愈,請問這是否是白塞氏,目前有何有效的治療方法。哈爾濱地區有什么好的醫院可以介紹一下。哪些藥物可是治療。這種病能否治愈,要終身用藥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文霞 主任醫師
延邊不孕不育醫院
口腔科
-
一般的情況你的治療是可以的。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的。另外是可以配合用中藥、理療等治療的。這種情況是需要注意保養的。不要勞累、著涼的。保持心情舒暢的。
2016-11-18 11:10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白塞病”的問題。白塞(Behctet)病是一原因不明的以四小血管炎為病理基礎的慢性進行性發展和損害,反復發作為特征的多系統損害疾病。口腔、皮膚、生殖器、眼和關節為常發病部位,病情一般較輕;心和大血管、消化道與神經系統等為少發病部位,病情一般較重。臨床表現多樣,其預后與受累臟器有關。1)發病機理:病因和發病機理目前不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遺傳,在高發區,患者體表型為HLA-B5以及其亞型HLA-B51的陽性率比正常人高6倍。2.感染,與病毒,溶血性鏈球菌及結核等感染可能有關。3.免疫失調,受累血管壁有IgM、C3補體成分沉著,有循環免疫復合物升高,血清可有抗人粘膜抗體,提示本病與免疫失調有關。病變以侵蝕小動脈、小靜脈及微血管為主,病損的血管和周圍組織中可見到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血管壁壞死、擴張、破裂,腔內血栓形成或纖維增生造成管腔狹窄,病變可累及全身血管。2)臨床癥狀:1.口腔潰瘍,周期性反復發作,每次持續1-2周自行愈合。2.陰部潰瘍,見于陰囊、陰莖、外陰、陰道粘膜、宮頸、肛周等。男性疼痛明顯。3.眼,多在口腔潰瘍出現數年后發生眼病,典型表現為雙側的前后葡萄膜炎、前房積膿、視網膜血管炎、視神經炎等。4.皮膚,多見皮疹,依次為位于雙下肢的結節性紅斑、毛囊炎,位于面部的痤瘡樣皮疹及膿性丘疹,針刺試驗陽性對白塞病診斷有特異性。5.關節炎、非對稱性大關節炎,可有紅腫熱痛。6.系統表現,中樞神經受累提示病情嚴重。可出現腦膜腦炎、偏癱、顱壓增高、或椎體束、小腦腦干、脊髓、腦神經等受損癥狀,治療不及時死亡率高,全消化道均可發生潰瘍,以回盲部多見,嚴重者穿孔、出血,少數病人可出現大血管炎,引起血栓或血管病、心內膜炎、心包炎等,肺腎有時也可累及。3)診斷:1991年國際協作組白塞病診斷標準:1.必要條件,復發性口腔潰瘍,一年內至少3次口瘡樣或泡疹樣潰瘍。2.加上以下四條件中的兩條:①復發性生殖器潰瘍、目前或病史中觀察到潰瘍或瘢痕。②眼損傷,前后葡萄膜炎、或用裂隙燈查到玻璃體有細胞,或視網膜血管炎。③皮膚損傷、結節紅斑或假毛囊炎,或膿性丘疹,或痤瘡樣結節(非青春發育期,非激素服用者)。④針刺試驗陽性(由醫生在24-48小時判斷)。4)偏方驗方:1.補中益氣湯取黨參、黃芪、丹參各30克,黃柏15克,白術、當歸、升麻、柴胡各12克,甘草l0克,肉桂3克。水煎服,2日1劑。本方適用于白塞綜合征。注意:舌苔厚膩或白滑者加苡仁或蒼術;口腔潰爛甚者加梔子、淡豆豉;外生殖器潰爛甚者加土茯苓;目赤者加夏枯草、珍珠母:舌質黯紅或紫黯者加紅花。2.參芪甘草湯用黃芪30克,甘草10克,紅參6克。每日1劑,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溫服,兼用藥渣局部熱敷。本方適用于白塞綜合征,證屬氣虛者。注意:急性期若見濕熱浸淫證候者,可酌加車前子、茯苓、黃芩、黃柏、虎杖以利濕、清熱解毒。3.熊膽蒙花散取熊膽、黃連、蒙花、蒺藜、木賊、黃柏、竹葉。上方制成粉劑,每次5克,每日3次,飯前服用。根據患者病情,一般需連續用藥1--3個月。本方適用于白塞綜合征。注意:苦寒固,可以清熱解毒,也可以燥傷其陰,患者病久,熱毒已傷陰分,治宜兼顧陰液。另應注意,可適當再加通利之品,使邪有出道。4.黃連阿膠湯用地黃、麥冬各15克,黃柏12克,龜版(先煎)、阿膠(烊沖)、石斛各9克,白芍、黃連、黃芩、竹葉、生甘草各6克,五味子3克。水煎內服。本方適用于白塞病,證屬陰虛火旺、濕熱內蘊者。注意:對處于急性期的患者應禁止使用,以免滋膩助濕,反斂其邪。另由于患者體質、病程有異,滋補與清解之品所占比例應隨之調整。5.滋陰解毒湯取白花蛇舌草、生甘草各30克,生地25克,知母、當歸各20克,黃柏、丹皮、、赤小豆各15克,黃連l0克。水煎服,每日1劑,必要時可每日2劑。本方適用于白塞綜合征。注意:配以外用藥潰瘍散(冰片1克,五倍子(炒黃)10克,與冰片研極細末外敷患處),外洗藥苦參30克,金銀花50克煎水外擦患處。如辨證屬脾虛失運、蘊毒不化、病久傷陰者,基礎方減雙花、丹皮、加石斛20克,蓮子心15克,山萸肉20克,黃精20克,升麻7.5克,柴胡10克。如辨證屬肝腎陰虛、濕毒漫延型,基本方加石斛20g克,枸杞子15克,菟絲子15克,山萸肉15克。如辨證屬脾腎陰虛、虛火上炎型,基礎方加龍膽草15克,苦參l0克,土茯苓20克,白術15克,蒼術15克,薏苡仁30克。如辨證屬濕熱毒邪內郁不得透泄型,基本方加柴胡15克,葛根15克,石膏50--l00克,蘆根20克,金銀花50克。6.二仙消疳湯用生甘草、生地、丹參、土茯苓、石斛、仙茅、仙靈脾各20克,生曬參、當歸、金銀花、赤芍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并以苦參150克煎水熏洗,錫類散吹敷患處。本方適用于白塞病,濕毒瘀互結于肌膚者。注意:臨床在應用本方時應根據不同的表現適當加減。濕熱型加車前子、黃柏、龍膽草;血瘀型加牛膝、黃柏、蒼術、紅花;脾腎兩虛加川斷、補骨脂、炒白術。7.清熱涼血方取水牛角、金精石(先煎)、寒水石(先煎)各30克,赤芍、丹皮、生地各15克,玉泉散(包煎)、玄參、澤瀉各12克,五寶丹(吞服)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配合外治法:肛門、外生殖器潰瘍可用單味苦參90克煎水熏洗患部,口腔咽部粘膜潰瘍難以進食,用自制“口疳散”(黃連,人中白、山豆根、黃柏、煅石膏、硼砂、孩兒茶等研末過120目篩,加入研成極細末的冰片及青黛拌勻,裝入瓶內候用)噴灑潰瘍處,每日4--6次。本方適用于白塞病,熱毒郁結血分之證。注意:早期熱邪內盛,用本方最宜。如出現潰瘍出血者,可加羚羊角粉0.3--0.6克吞服;大便秘結、肛門破潰痛者可加生大黃(后下)9克,天花粉20克,生首烏30克;虹睫炎前房積膿,可加赤小豆30克,生大黃、金銀花各9克。而本病的后期,多熱邪傷陰致陰液不足,則不宜用大辛大寒之清熱涼血方。8.加味狐惑湯用生甘草、生黃芪、生地黃、云苓皮、白僵蠶各30克,玄胡、柴胡、黃芩各15克,清半夏12克,紅花l0克,黃連8克,炮姜、兒茶各6克,生姜3片,大棗5枚。每日1劑,水煎服。服湯1--2個月,病情穩定后改制成丸劑,再服4--5個月,共用藥6個月以上。本方適用于白塞病,濕熱毒瘀之證。注意:白塞病無論早期之濕熱火毒,中期的虛實寒熱錯雜,還是后期的肝腎不足虛火上炎,均伴有血脈瘀阻之征象。因此取甘草瀉心湯之升清降濁,開痞散結,除濕解毒;加入活血化瘀通絡之生地、玄胡、紅花;黃連、兒茶解毒燥濕;白僵蠶通絡解毒;柴胡清肝疏肝;云苓健脾利濕;生黃芪益氣托毒,伍生地、大棗而能養陰血。諸藥共奏清熱利濕,解毒化瘀,益氣養陰之功。9.龍雷清肝飲取枸杞、赤芍、白芍、生地黃各30克,龍膽草、雷公藤、苦參、菊花、柴胡、黃芩、丹皮、陳皮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劑煎3次,分早、中、晚三次空腹服用,每日1劑,10劑為1療程。外用青黛散頻吹口腔;苦參30克煎水外洗陰部,每日2次;菊花30克煎水外洗雙目,每日2次。臨床治愈后,枸杞子早晚各l0克,滾開水浸泡后連湯帶藥食之;薏苡仁50克合米煮粥食,日1劑,共服90--180天。本方適用于白塞綜合征,肝經濕熱證。注意:方中龍膽草、苦參、菊花清肝熱、化濕毒;柴胡與黃芩相配樞轉少陽而疏肝清肝;赤、白芍、生地、丹皮涼血活血通絡;雷公藤活血通絡、利濕解毒;陳皮固護胃氣;甘草和中;枸杞補肝腎,明目。諸藥合用具清肝利濕涼血解毒之功。在使用本方時應注意,雷公藤可引起肝功能損害及胃腸道的副作用(如惡心、嘔吐等)。因此應注意復查肝功能。10.白塞減消湯用蘆根30克,生苡仁、土茯苓各15克,滁菊花12克,黃、飛滑石(包煎)、生地、炒黃柏各l0克,赤芍9克,生甘草8克,紅花6克,黃連、細木通各4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于白塞綜合征,濕熱毒蘊之證。注意:方中用生地、土茯苓、生甘草清熱解毒,其中生地尚能滋陰活血,土茯苓尚能利濕;黃芩、黃連、炒黃柏燥濕解毒清熱;滑石、苡仁、滑石、木通清熱滲濕泄濁;伍蘆根既可清熱利濕,又可生津而避免傷陰之弊,一舉兩得;赤芍、紅花通經活血。諸藥合用,使濕濁泄,熱毒解,瘀滯除,經絡通,則病愈。且能清熱利濕而不傷陰,滲濕解毒而不傷正。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1-15 22: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如果你非要在哈爾濱治療我們就不能推薦什么醫院.這種病屬于免疫系統疾病,應該從整體上調節免疫,所以中醫治療應該占主要地位.這里的醫生都是用業余時間在這里回答問題的,請及時點擊"采納答案",這是對他們熱心幫助的唯一肯定,謝謝!
2016-01-15 18: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白塞氏綜合癥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及控制,可以累及全身各個系統。白塞氏綜合癥的形成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外因是感受濕熱毒邪,內因主要是臟腑功能失調,溫熱毒邪蘊于肝脾腎循環上攻于口、眼下注于外陰。白塞氏綜合癥采取中醫可以調節潰瘍的反復發作,可以增強免疫功能,可以采取結合中醫,以化腐生機養陰化毒調節脾胃扶正祛邪為治療原則,對白塞氏病分析,采取清熱解毒、清利濕熱、解毒通脈、益氣養陰、補益肝腎等。
2016-01-15 18: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白塞病是一種以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部病變及皮膚血管損害為特征的易累及多系統的全身性疾病。該病與自身免疫異常,白細胞功能亢進,和內皮細胞損傷相關。白塞病的基本病理改變是血管炎,患者血小板疑集增強,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流減緩,血沉增快。由于免疫復合物沉積在細胞基底膜,血管壁內膜纖維增生,管壁增厚而導致管腔變窄。急性期為滲出性病變,管腔充血,管壁水腫,內皮細胞腫脹易導致血栓形成,由于血管壁纖維素樣變性,中性粒細胞和紅細胞外溢。細胞破碎而引起血管炎。由免疫復合物廣泛沉積在血管細胞基底膜表面,還可發生壞死性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除出現口腔,眼,生殖器病變外,尚可累及心血管、肺部、消化道、神經系統、關節、腎臟,附睪等。多年來,白塞氏病的治療一直是世界醫學界在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研究難題之一,目前西醫尚無特效藥物和療法,臨床主要采用激素、細胞毒類藥物及消炎止痛藥等,不能從根本上控制病情,只能暫時地緩解病情。并且,這類方法毒副作用大,效果因人而異。白塞氏病在中醫學稱之為“狐惑”,認為多由感受濕熱毒邪,蘊結臟腑,循經絡上蝕于口、眼,下注于外陰所致。我們認為本病的發病根源在于“濕、毒、瘀”相兼為患,應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為治療白塞病的獨特理論體系和用藥特點,具有調節免疫,改善微循環,修復潰瘍和促進潰瘍愈合,提高視力,改善慢性炎癥反應的作用,取得很好療效。你可上哈醫大附院免疫風濕科去看看能否診斷清楚,再極及治療.
2016-01-15 15: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是白塞氏綜合癥.中醫認為該病系外感濕熱邪毒之氣,內蘊虛火而致的疾病.所以建議你到我們醫院中醫科進行辯證治療.
2016-01-15 13: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