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如果媽媽是乙肝感染者,寶寶可以通過接種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來進行母嬰阻斷,避免兒童感染乙肝。寶寶出生接種免疫球蛋白,并按照0-1-6的程序個、按時接種乙肝疫苗就可以了,寶?
2016-01-15 14: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孕婦打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阻止母嬰傳播,打與不打沒區別,純粹心理安慰而已。重要的是要給新生兒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這才是可以阻止母嬰傳播的有效方法。當然如果你覺得你錢多要給你妻子打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也可以。阻斷的關鍵:寶寶出生后強烈建議在2小時內注射完第一針球蛋白;大三陽媽媽的寶寶建議在15-30天內注射第二針球蛋白,小三陽DNA陰的媽媽生下的寶寶可不打第二針。疫苗的打法有兩種選擇:一是出生24小時內打第一針,然后是1月和6月各一針;二是第一針疫苗在第一針球蛋白注射后15天或30天注射,第二和第三針疫苗按國家計劃規則延遲,如第一針疫苗在15天注射,第二針疫苗就在45天,第三針疫苗在半歲后第15天。#免疫球蛋白在預防乙型肝炎中需要澄清的問題:北京大學醫學部莊輝院士的意見#給HBsAg陽性妊娠婦女在妊娠第7個月(即第28周)起每月注射1針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直至嬰兒出生,以預防HBV母嬰傳播,這種方法不可取,其理由如下:(1)、WHO未建議用此方法預防HBV母嬰傳播。(2)、我國衛生部也未建議用此方法預防HBV母嬰傳播。(3)、至今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用此法阻斷HBV的母嬰傳播。(4)、在妊娠婦女中普遍應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能導致HBV免疫逃逸株的產生。如果該免疫逃逸株在人群中傳播,現在的乙型肝炎疫苗就無法發揮預防作用。(5)、給HBsAg陽性的母親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能形成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對機體有潛在危險性。(6)、從理論上講,也難以解釋此法可預防HBV母嬰傳播。在肝移植患者,其肝臟(HBV復制的主要器官)已被切除,在這種情況下,歐美國家仍建議:為預防乙型肝炎復發,在手術中應給患者靜脈內注射大劑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萬IU(遠遠高于國內給妊娠婦女注射的劑量),而且在術后1~7日,每日還需靜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萬IU,然后每月靜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萬IU,共6個月。此后,每2周靜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0IU,共18個月,使血中抗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水平維持在>100~500IU。即使這樣,仍有一部分肝移植患者出現乙型肝炎復發。妊娠婦女的肝臟并未切除,HBV仍在肝臟內大量復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劑量很低,根本不可能產生阻斷HBV母嬰傳播的效果。(7)、如果給HBsAg陽性妊娠婦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能降低血中HBV水平,那么,此法早就被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了,可見事實并非如此。(8)、HBV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圍產期,應用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聯合免疫,其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可高達95%~97%,這也說明HBV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圍產期。
2016-01-15 13: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