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預防
我大舅媽在前天晚上,正在上樓時突然摔倒,然后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臉色蒼白渾身出虛汗,立即打120送到醫院搶救后醫生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當天晚上又搶救了一次,后來生命體征還比較平穩,但是人是一直在昏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蛛網膜下腔出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包括: 1.粟粒樣動脈瘤:約占75%,年發病率6/10萬; 2.動靜脈畸形:約占10%,多見于青年人; 3.梭形動脈瘤: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所致; 4.腦底異常血管網(Moyamoya病):占兒童SAH的20%; 5.其他:霉菌性動脈瘤、顱內腫瘤、垂體卒中、腦血管炎、血液病及凝血障礙疾病、顱內靜脈系統血栓和抗凝治療并發癥等,原因不明占10%。蛛網膜下腔出血預防,建議定期體檢,如有不適建議于當地三甲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2016-01-15 02: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病因治療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行急診腦血管造影查明出血灶,開顱結扎出血血管,清除積血以及尋找出血原因,可進行手術切除術,以防止再復發。2.腦積水的防治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大量積血堵塞了腦池,并影響腦脊液回收入大腦鐮靜脈竇,因而引起急性腦積水導致嚴重顱內壓增高,以后可逐漸轉為慢性腦積水。另外,蛛網膜下腔積血過多,血液刺激炎性物質分泌,造成纖維素粘連及蛛網膜顆粒被閉塞,容易形成正常壓力腦積水。因此,如何把蛛網膜下腔中的血液盡快清除,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采用置換腦脊液,能減輕血液對腦膜的刺激,減少了致腦血管痙攣的因素,注入生理鹽水使顱壓保持相對穩定,又能稀釋血性腦脊液,預防出血后的蛛網膜粘連。本療法不失為一種安全而又有效的治療新措施。但盡管有諸多優點,也不能說置換療法就沒有危險性,操作時應注意嚴格按規范操作,注意無菌觀念,放液速度要慢。置換不要過頻,應隔天或隔2天以上進行1次,而且一旦腰穿發現腦脊液已變清,則不必再置換,要據病情而定,不可千篇一律。對于診斷不明或疑有腦疝形成可能者,不宜進行。腦脊液置換術方法:①選擇發病48h后無呼吸困難及腦疝患者作為置換對象。②術前半小時先給甘露醇及速尿降顱壓。③腰穿成功后先測初壓,隨后緩慢放出腦脊液5~10ml,再椎管內注入鹽水5~10ml,重復上法2~3次,直至置換總量達20~30ml為止。最后一次不再注入鹽水而注入地塞米松5mg。隔天1次,一般置換3~5次,最多7次。
2016-01-14 22: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腦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程及預后取決于其病因,病情,血壓情況,年齡及神經系統體征.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后較差,腦血管畸形所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常較易于恢復.原因不明者預后較好,復發機會較少.年老體弱者,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血壓增高和顱內壓明顯增高或偏癱,失語,抽搐者預后均較差.一般來說珠網膜下腔出血為動脈瘤破裂可能性最大,所以建議行cta或腦血管造影檢查明確,如果是的話要根據動脈瘤位置決定手術方式,一般開顱夾閉可能適合于患者情況。
2016-01-14 18: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常見的腦血管病之一,常見的病因是顱內動脈瘤破裂和血管畸形。一旦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應及時在當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治療或轉送醫院搶救治療,轉送病人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盡量讓病人保持頭高側側臥位,避免舌根后墜阻礙通氣;2.及時清理患者口中的嘔吐物,以免誤吸入氣道;3.盡量避免長途轉送,選就近有條件的醫療單位治療;4.轉運前應給予脫水、降壓等治療;5.運送過程中盡量避免震動;6.轉送病人時應有醫務人員護送并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2016-01-14 18: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指腦底部或腦表面的病變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又稱為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約占急性腦卒中的10%,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常見疾病。
2016-01-14 17: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