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病如何治療
我爺爺今年76歲,得了帕金森病,左邊的手腳都很僵硬,行動不便,請問醫生這種癥狀該如何得到有效治療。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一年多目前一般情況:腿腳手都不靈便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醫院開了腦心通,效果不佳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您好,可用中藥修復損傷腦細胞,含有豐富的神經營養因子,小分子多肽,多種氨基酸,這些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具有促進中樞神經細胞生長發育,修復中樞神經細胞損傷,抑制中樞神經細胞凋亡,增加中樞神經細胞數量的功能。有可效減緩衰老,減緩癥狀。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健康。
2018-11-22 20:2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帕金森氏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其得名是因為一個名為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了這些癥狀,包括運動障礙,震顫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發病率約為1‰,70歲發病率達3‰~5‰,我國目前大概有170多萬人患有這種疾病.目前資料顯示,帕金森氏病發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迄今為止對本病的治療均為對癥治療,尚無根治方法可以使變性的神經細胞恢復.帕金森氏病的癥狀帕金森氏病起病緩慢,是逐漸發展的,也就是說并不是一下子就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是一種緩慢的,進展性的發展過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癥狀:1,運動障礙.可以概括為:運動不能:進行隨意運動啟動困難.運動減少:自發,自動運動減少,運動幅度減少.運動徐緩:隨意運動執行緩慢.患者運動遲緩,隨意動作減少,尤其是開始活動時表現動作困難吃力,緩慢.做重復動作時,幅度和速度均逐漸減弱.有的患者書寫時,字越寫越小,稱為“小寫癥”.有些會出現語言困難,聲音變小,音域變窄.吞咽困難,進食飲水時可出現嗆咳.有的患者起身時全身不動,持續數秒至數十分鐘,叫做“凍結發作”.2,震顫.表現為緩慢節律性震顫,往往是從一側手指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下頜,口唇和頭部.典型的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指病人在靜止的狀況下,出現不自主的顫抖.主要累及上肢,兩手像搓丸子那樣顫動著,有時下肢也有震顫.個別患者可累及下頜,唇,舌和頸部等.每秒鐘4~6次震顫,幅度不定,精神緊張時會加劇.不少患者還伴有5~8次/秒的體位性震顫.部分患者沒有震顫,尤其是發病年齡在70歲以上者.3,強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頸部,面部的肌肉發硬,肢體活動時有費力,沉重和無力感,可出現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動作減少,造成“面具臉”,身體向前彎曲,走路,轉頸和轉身動作特別緩慢,困難.行走時上肢協同擺動動作消失,步幅縮短,結合屈曲體態,可使患者以碎步,前沖動作行走,我們把它稱為“慌張步態”.隨著病情的發展,穿衣,洗臉,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動都出現困難.另外,有的患者還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油脂臉,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難和直立性低血壓,也可出現憂郁和癡呆的癥狀.帕金森氏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二者都可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1)藥物治療:在疾病的早期,藥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藥物是左旋多巴制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自六十年代開始應用于臨床治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臨床上最核心的藥物.藥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在最初幾年藥物治療效果最佳,雖然多數病人長期應用仍然有效,但在長期服用以后,病人會感到藥物有效時間縮短,有些病人會產生“劑末”現象和“開,關”波動.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經過3-5年的治療后病情會變得難以控制,藥物的副作用與其療效會功過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返回(2)外科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電刺激手術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制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后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類似毀損的效果.從外科手術操作技術上講兩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均是將電極放在特定的腦內核團靶點上,之后進行刺激或毀損.由于帕金森氏病人腦內病變的根源是神經細胞功能的減退,所以從理論上講,神經干細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腦細胞)移植技術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還停留在實驗階段,在臨床應用以前還要做更細致的研究,我們預計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手術治療帕金森氏病要擇人擇時.診斷明確的原發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術治療的適合人群,尤其是那些對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寧)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長期服用以后療效減退,出現了“開,關”波動現象,異動癥和“劑末”惡化效應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腦部的慢性疾病也會表現出類似帕金森氏病的癥狀,所以早期的患者并不是很容易確診的,應該找有經驗的神經科醫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臨床觀察,結合必要的檢查手段(如磁共振檢查)和藥物治療,以明確診斷,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礙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帕金森氏病通常進展緩慢,并不是一個致命的急癥,所以對疾病發展過程的觀察很重要,并不會耽誤患者的治療.術前診斷明確手術的效果才有保障.由于帕金森氏病緩慢進展的特點,所以并沒有一個必須要做手術的絕對期限,什么時候來做手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患者自己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一般來講,對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應首先采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3~5年后效果減退,出現了“開,關”波動現象,異動癥和“劑末”惡化效應,病情會變得更加難以控制,這時候就應考慮外科治療了.根據臨床對1,600余例帕金森氏病手術的統計,80%以上的患者是在這一時期接受手術治療的.一般來講,相對年輕的,癥狀集中在身體一側的,全身健康狀況比較好的病人手術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齡病人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狀況往往不太好,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相對較多.
2016-01-15 04: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帕金森氏病的常規治療治療本病,首先應對本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第一,它是一個長期性的疾病,一般說來它不會很快地威脅病人的生命,要長期地進行這種斗爭,要長期地跟保健,和長期地為治愈這種疾病而做不懈努力,必須有長期的思想.第二,在治療上帕金森氏病真正的原因不清楚,所以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個真正特效的,能夠完全解決它的一個手段.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將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癥狀混同為身體機能的正常衰老,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目前醫學界正在不斷地努力探索,帕金森氏病的治療現在主要還是綜合地運用各種方法來阻止或者是延緩它的發生和發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1,西醫治療帕金森氏病的原理帕金森氏病是由于腦內黑質細胞的減少引起的.黑質細胞象一個加工廠一樣能夠產生多巴胺,如果加工廠遭到毀壞,那么腦內的多巴胺就減少了,腦內的另一個部位——蒼白球就會異常活躍,造成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癥狀.那么如果我們把多巴胺藥物給病人服用,就可以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從而減輕蒼白球的過度活動,使得病人的癥狀減輕.從目前來看,美多巴等藥物就是一種多巴胺替代物,當我們自己不能產生多巴胺這種物質,我們通過外界給予補償的方式來滿足身體的正常需求,維持身體的正常的功能.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種類的藥物如金剛烷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都是通過間接方式促進多巴胺的生成或者減少多巴胺的分解,以緩解癥狀,但藥物治療存在著副作用多和長期應用后藥效衰減的缺點.立體定向手術主要是針對蒼白球的異常活動,通過手術方法降低異常活動的蒼白球的興奮性,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現在還可以進行深部電極的刺激,又稱為腦深部核團刺激術(DBS),就是用一個電極來刺激剩余的神經細胞來加快產生多巴胺物質,也可以彌補它的功能不足.最近出現了另一種方法為神經干細胞移植,尚處于研究階段.2,具體治療措施帕金森氏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二者都可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1)藥物治療:在疾病的早期,藥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藥物是左旋多巴制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自六十年代開始應用于臨床治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臨床上最核心的藥物.藥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在最初幾年藥物治療效果最佳,雖然多數病人長期應用仍然有效,但在長期服用以后,病人會感到藥物有效時間縮短,有些病人會產生“劑末”現象和“開,關”波動.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經過3-5年的治療后病情會變得難以控制,藥物的副作用與其療效會功過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2)外科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電刺激手術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制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后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類似毀損的效果.從外科手術操作技術上講兩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均是將電極放在特定的腦內核團靶點上,之后進行刺激或毀損.由于帕金森氏病人腦內病變的根源是神經細胞功能的減退,所以從理論上講,神經干細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腦細胞)移植技術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還停留在實驗階段,在臨床應用以前還要做更細致的研究,我們預計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手術治療帕金森氏病要擇人擇時.診斷明確的原發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術治療的適合人群,尤其是那些對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寧)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長期服用以后療效減退,出現了“開,關”波動現象,異動癥和“劑末”惡化效應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腦部的慢性疾病也會表現出類似帕金森氏病的癥狀,所以早期的患者并不是很容易確診的,應該找有經驗的神經科醫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臨床觀察,結合必要的檢查手段(如磁共振檢查)和藥物治療,以明確診斷,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礙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帕金森氏病通常進展緩慢,并不是一個致命的急癥,所以對疾病發展過程的觀察很重要,并不會耽誤患者的治療.術前診斷明確手術的效果才有保障.由于帕金森氏病緩慢進展的特點,所以并沒有一個必須要做手術的絕對期限,什么時候來做手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患者自己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一般來講,對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應首先采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3~5年后效果減退,出現了“開,關”波動現象,異動癥和“劑末”惡化效應,病情會變得更加難以控制,這時候就應考慮外科治療了.根據臨床對1,600余例帕金森氏病手術的統計,80%以上的患者是在這一時期接受手術治療的.一般來講,相對年輕的,癥狀集中在身體一側的,全身健康狀況比較好的病人手術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齡病人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狀況往往不太好,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相對較多.(3),針灸治療本病的針刺治療多以震顫熄風為主,體針常用穴位為四神聰,風池,曲池,合谷,陽陵泉,太沖,太溪等,可隨證加減穴位,留針時間約30~50分鐘,療程以10~15天為佳.頭皮針多以舞蹈震顫控制區為主要的刺激區域,根據癥狀可配合運動區,感覺區及其他頭部經穴.本病的療程較長,應避免穴位疲勞,必要時可以考慮2組處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較為頑固,臨床上常使用電針,常用頻率為100~180次/分不等,以連續波為主,有時可選擇疏密波.通常認為,針刺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機制關鍵在于以下幾個方面:①提高了腦內的多巴胺水平,并且有升高基底節區其它單胺類遞質的作用,可能與針刺對基底節殘存神經元的調節作用有關;②清除了神經損傷因素,針刺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應,并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降低至正常水平,恢復平衡后的自由基清除系統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使機體免受過量活性氧攻擊,減輕腦組織損傷,對帕金森氏病患者起到神經保護性治療作用;③減弱震顫肌電位的振幅,頻率,從而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顫體征;④改善了病變腦組織的修復條件;有人觀察到針刺可一過性的改善大腦的供血狀況,并使這一效應持續.無論是針刺提高了抗自由基酶活性,還是提高大腦內的血流狀況,均有利于病變組織的修復.另外,理療,功能鍛煉等可起輔助治療作用.
2016-01-15 04: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1、綜合治療: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左旋多巴制劑仍是最有效的藥物。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改善癥狀,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2、用藥原則:用藥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以較小劑量達到較滿意療效,不求全效。用藥在遵循一般原則的同時也應強調個體化。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職業及經濟條件等因素采用最佳的治療方案。藥物治療時不僅要控制癥狀,也應盡量避免藥物副作用的發生,并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盡量使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得到較長期的控制。
2016-01-14 17: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又稱"震顫麻痹",巴金森氏癥或柏金遜癥.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腦部位"黑質"中的細胞發生病理性改變后,多巴胺的合成減少,抑制乙酰膽堿的功能降低,則乙酰膽堿的興奮作用相對增強.兩者失衡的結果便出現了"震顫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在≥65歲的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歲的人群中則為0.4%.本病也可在兒童期或青春期發病(年輕的帕金森病患者www.pohs.net).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在60歲以后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的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僵硬.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母·帕金森,當時還不知道該病應該歸入哪一類疾病,稱該病為“震顫麻痹”.藥物治療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代謝前體,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基底節后經脫羧而成多巴胺,起著補充多巴胺神經遞質缺乏的作用.雖然震顫也常有減輕,但動作過緩與僵直的改善最為顯著.癥狀較輕的病人可以恢復接近正常的活動,而臥床不起的病人可以下地行動.與周圍脫羧酶抑制劑卡比多巴合用,可降低左旋多巴需用的劑量,因為后者的降解代謝被阻滯,減少不良反應(惡心,心悸,面部潮紅),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能有效地進入腦部.息寧有不同的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固定比例的劑型:10/100,25/100,25/250,還有一種緩釋片50/200mg劑型.金剛烷胺100~300mg/d口服,在50%早期輕度帕金森綜合征病例的治療中有用,在疾病的后期能加強左旋多巴的作用.它的作用機制不肯定;它可能對多巴胺能活動和/或抗膽堿能活動有加強作用.若單獨應用,金剛烷胺常在應用數月后失效.不良反應包括下肢水腫,網狀青斑和精神錯亂.抗膽堿能藥物可用于疾病早期階段的治療,在后期可作為左旋多巴的輔助藥物.常用的抗膽堿能藥物包括苯甲托品0.5~2mg口服每日3次,苯海索2~5mg口服每日3次.具有抗膽堿能作用的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25~200mg/d口服,奧芬那君50~200mg/d口服)對治療震顫有用.具有抗膽堿能作用的三環類抗抑郁劑(如阿米替林10~150mg臨睡時口服)往往是左旋多巴有用的輔助藥物,且有助于治療抑郁癥.開始應用時宜用小劑量,根據病人耐受情況逐步增加劑量.不良反應包括口干,尿潴留,便秘與視力模糊.在老年病人中特別麻煩的是精神錯亂,譫妄以及出汗減少引起的體溫調節障礙. 兒茶酚對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如托卡朋(tolcapone)與entacapone,能阻滯多巴胺的降解,看來可作為左旋多巴有用的輔助藥物. 心得安10mg每日2次至40mg每日4次口服,偶爾對某些病例中出現的動作性震顫或意向性震顫有用.外科治療 通過立體定向切除蒼白球的后腹側部(蒼白球切開術)可顯著改善"關"狀態下的動作過緩以及左旋多巴誘發的動作困難.在某些病例中病情的改善在術后持續長達4年.之前的手術治療是通過腦神經損毀手術——將部分腦神經損毀來控制帕金森病,但腦神經一旦損毀就無法復原了,而且術后恢復也很困難,現在通過外科手術來治療帕金森平已經有了成果,中國已經研制出了一種新療法:在腦內裝入一個腦起搏器,控制器埋在患者胸部的皮下組織中,埋在皮下的一根電線從控制器經脖子到達腦部,導管末端是一個能定時輸出從控制器輸過來的電波的機器,j機器有開關,課自由控制,通過刺激患區能減輕甚至控制住患者的抖動,但目前只是能控制而不能徹底治好帕金森病.機器一旦關掉后患者仍出現抖動,但是這種設備電池使用時間較長,而且不妨礙患者正常的生活,所以目前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治療方案.物理治療 重要的是要讓病人盡可能保持各項活動.在疾病早期,病人應盡力完成各項日常活動.隨著運動功能障礙的加重,正規的體療與理療有助于維持或重建軀體的調整能力,可使病人學會一些適應性的策略.由于疾病本身,治療用藥以及活動的減少都能造成便秘,病人應保持高纖維素的飲食與充分的進食.應用歐車前(子)(psyllium)與潤濕性瀉藥(如多庫酯鈉)有助.帕金森病是發生于中,老年的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預防尚困難.本病一旦發生,一般不會自動緩解,但病情大多發展緩慢,藥物治療須長期.因長期用藥,會有一定副作用,故早期治療用藥量不可太大,如能用較小劑量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是最理想的.藥物的調整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由于本病的主要癥狀是震顫,強直,運動減少,故在疾病早期應鼓勵病人多活動,盡量繼續工作,多吃水果,蔬菜,蜂蜜,防止跌倒,不吸煙,飲酒.晚期臥床不能起床者應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動活動,以防并發癥.
2016-01-14 08: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這個是可以治療的,要通過做手術才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您好,這個是可以治療的,要通過做手術才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2016-01-14 06: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