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這個是不能排除的,這個原因很多的,建議你最好到醫院檢查看看,查明病因對癥治療,避免勞累情緒激動
2016-01-14 14: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增多當血小板數量>400×109/L時,稱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常見于急慢性炎癥,缺鐵性貧血,癌癥患者意見建議:如果血小板數升高的病因不清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常常使用減少血小板生成的藥物.治療通常在血小板計數超過75萬/μl或出血,血栓形成并發癥出現時開始.藥物持續使用直至血小板計數降至60萬/μl以下.通常采用的是抗癌藥物羥基脲,雖然有時也用抗凝藥物阿那格雷.由于羥基脲也能減少紅,白細胞生成,其用量必須調整到能維持足夠數目的紅,白細胞.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減少血小板粘附性,抑制血栓形成,可以推遲上述藥物的使用.生活護理:如果藥物治療不足以降低血小板生成,病人應當給予血小板去除治療.血小板去除術是引出血液,從中去除血小板,然后把去除了血小板的血液回輸回機體.這種治療措施常常和藥物治療聯合應用.
2016-01-14 13: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血小板過高,一般是骨髓異常增生所致,或者繼發于各種急、慢性感染,慢性失血后,惡性腫瘤,外傷手術、脾切除后,結締組織病,結核,腎上腺機能亢進等。產生大量血小板。容易造成血液凝滯,形成血栓,對身體極為不利,要及時治療。建議做骨髓檢查,可以明確診斷。要進行全面檢查,積極治療原發病。提示進行抗凝和活血化瘀治療。
2016-01-14 11: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600的血小板是很高的,首先需要找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需要綜合的檢查。血小板高很容易出現血管內凝血,出現血栓,造成心梗、腦梗等危險,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華法林等,并定期檢測凝血功能。
2016-01-14 08: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是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為骨髓原核細胞過度增生,血小板數量有持續性明顯的增多,功能也不正常,臨床表現為出血傾向或血栓形成。發病率不高,以40歲以上多見。發病機理: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多能干細胞異常,導致原核細胞增殖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的壽命大多數正常。在血小板的內在缺陷中包括血小板內5-羥色胺減少,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減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等可能是導致出血的原因。因血小板過多,活化的血小板也產生血栓素,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釋放,可形成微血管內血栓。部分病人凝血機制的異常,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臨床癥狀:本病起病緩慢,表現不一。輕度頭暈、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和血栓形成。出血常為自發性,有反復發作,胃腸道出血常見,也可有齒齦出血和鼻衄、血尿,皮膚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見。肢體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甚至壞疽。80%有中度脾腫大,但肝較脾腫大多見。診 斷:對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增多、計數持續在80萬/立方毫米以上,骨髓中原核細胞顯著增加,結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考慮此病。本癥應與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鑒別。輔助檢驗:血象:血小板計數多在100-300萬/立方毫米之間,最高多達2000萬/立方毫米。白細胞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3萬/立方毫米),以中性分葉核粒細胞為主。骨髓象:有核細胞尤其是巨核細胞可顯著增生,血小板聚集成堆。中性粒細胞的堿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凝血象:出血時間及凝血酶原消耗試驗不正常,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活酶生成障礙,血小板粘膜功能及腎上腺素,ADP誘導的聚集功能均降低。治 療:1、骨髓抑制性藥物,馬利蘭為常用、安全、有效的藥物。開始4-6mg/d。也可用環磷酰胺、苯丁酸氮芥、左旋溶肉瘤素。2、放射性核素磷(32P)。3、干擾素:α-干擾素:3-5mu/d。4、其他:潘生丁、阿司匹林、消炎痛,也可采用血小板分離置換術。禁忌切脾。
2016-01-13 23: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