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悶
你好,我有耳悶幾年了,這兩年才開始關注,做了好多次檢查,聲阻抗,聽力鼻子,鼻子CT,耳朵與鼻子內鏡檢查,還有血管的多普萊檢查,檢查多普萊的時候醫生說血管有一點緊張沒有什么大事,其它的檢查一切正常,而且是在三級醫院查的,都說沒事,可我的耳朵為什么會悶呢,想不通啊,吃了好多消炎的藥,去火的藥,還有補腎的健腦補腎藥,還有好多的湯藥,吃中藥的時候好像有時候有點管用,我耳悶也是有時間的,比如吃辣的東西,上火,跑步累了,還有太熱的時候,還有冷的時候,冷的時候有鼻涕的,然后耳朵就會悶,吸鼻子就會嚴重的,也怕熬夜那樣也很容易悶的,只要冷的時候耳朵會悶,但是只要坐下或者是把頭往悶的那一側放,頂著好腮幫附近的位置就會輕一點,或者是坐下會輕點,如果是躺下一會就沒事了,還有就是如果這時候吃點飯喝點粥不冷了一會也沒事了,請醫生判斷下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該做的檢查都做過了,有鼻涕的時候不能吸鼻子或者往外醒鼻涕的,這時候如果躺下一會就沒事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不一定的,中耳炎一般有耳朵疼痛,嚴重者可出現耳道流膿
2016-01-14 03: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您所形容的耳悶可能還是和您的咽喉炎有一定的關系,咽喉炎患者的飲食與保健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盡可能放松自己,常飲酸乳,可為體內提供嗜酸菌的來源;2、減少單糖類的攝入,糖類會減弱白血球細胞殺滅細菌的功能;3、飲用大量流汁,如蔬菜汁及蔬菜肉湯;4、多食用一些大蒜,大蒜中所含的大蒜素屬于一種天然抗菌素,對于某些細菌的殺滅非常有效;5、平時應多飲一些新鮮的菠蘿汁,因為在新鮮的菠蘿汁中存在的菠蘿蛋白酶可以減輕炎癥和腫脹。
2016-01-14 01: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有可能還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一般主要是改善腦血液循環,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擴血管藥物和銀杏葉制劑等,常用的就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復方丹參片,蘆丁片等。平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魚、黑木耳、干紅葡萄酒等,還要做適當活動,如快走、慢跑、散步等,并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用腦。祝您早日康復!
2016-01-13 1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耳悶、耳聾:部分病人病變部位較深,炎癥波及鼓膜,或癤腫較大,堵塞了外耳道,所以有耳悶、聽力下降表現。隨耳癤好轉,耳悶、耳聾亦隨之減輕[治療]1.西醫藥治療:耳癤的治療,即要全身用藥,還要局部用藥,堅:持按時用藥很重要.另外,在癤種;早期,可用熱毛巾敷于耳部,有幫助炎癥消散作用。癤腫如破潰出膿,應及時清洗,以免膿癡堵住耳道,妨礙引流。(1)外用藥治療:癤腫初期尚未成熟時可用棉條蘑10%魚石脂甘油放在外耳道,每日換1—2次。也可用紅霉素軟膏涂于外耳道,每日2次。癤腫出膿后即應清除膿汁,用75%酒精清潔外耳道皮膚,并放置棉條引流。(2)理療:可采用患耳紅外線照射治療,有助炎癥消退。2.中醫藥治療:中醫認為耳癤是由于邪毒侵人耳竅而發病。治法: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方藥:金銀花、地丁、丹皮、生甘草各10克,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龍膽草6克。大便干燥者加大黃6克;耳悶、耳聾者加柴胡10克、梔子10克;耳痛劇烈者加赤芍10克,制乳香、設藥各6克。可外用中成藥金黃膏、黃連膏涂患處。[預防與調養]1.對于患耳癤的嬰幼兒應加強護理。在癤腫出膿之前,耳痛劇烈,讓患兒側臥;患耳朝上,以減輕充血,減少疼痛。癤腫出膿后應及時清除膿液,保護耳周皮膚,膿多時使其患耳向下,充分引流,然后再直立抱起,防止膿汁流進外耳道深部。進食宜吃流食或半流食,減少下傾關節活動,可使耳痛減輕。2.不自己挖耳,如耳癢或耳屎多時,應及時請醫生幫助診治。3.不在污水中游泳,在游泳以前可預防性的在外耳道內除少量紅霉素軟膏,可起到保護皮膚、防止感染作用。4.洗澡、洗頭時亦應防止水進人耳內。5.如有全身慢性病應積極治療。
2016-01-13 11: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鼻炎飲食保健不要使用地毯、羽毛被褥,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減少室內塵土,并且保持室內通風,經常晾曬衣物;
2016-01-13 09: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內熱? 內火(熱)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于人體新陳代謝過于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內(熱)”,也叫“實火(熱)” 。引起“實火(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過于元陽的運動、溫煦作用過于亢進,從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活動過于旺盛,產生各種癥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