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中藥治療
我今年29歲,剛結婚還準備懷小孩,但是我有乳腺增生已經有七八年了,以前是經期前痛,現在平時也有脹痛的感覺,到醫院照B超是小葉增生,內有增生節結,吃了一十多盒乳癖消不見好轉(是最近才開始吃藥,以前沒有治療過),想資詢一下醫生,小葉增生跟囊性增生是不是一回事,我現在還沒有治好的情況下可不可以懷孕?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航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性病科
-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的一種非炎癥性疾病,又稱乳腺小葉增生、慢性囊性乳腺病。多見于25~40歲之間的婦女。乳房脹痛和乳房內出現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乳房腫塊在月經前腫痛加重,月經后減輕。腫塊呈多發性,可見于一側或雙側乳房。本病病程較長,發展緩慢,可伴有乳頭溢液。約2~3%的病人可能發生惡變。 養生指南: 一.情志調暢:本病發生與精神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平時應多聽悅耳的音樂,養成養花、養金魚等生活習慣。情緒應舒暢,解除不必要的顧慮,遇事勿怒,起臥有時。居室環境應清靜、空氣流通。情緒低落時可適當選擇散步、太極拳、健身操等來分散注意力,調暢情志。 二.適時檢查:極少數病人可產生惡變,應每隔3個月到醫院復查一次,必要時作活體病理切片檢查。平時可自己檢查,左手叉腰,右手觸摸左側乳房,檢查右側乳房時則相反。檢查時應注意用手指輕觸并在胸壁表面回旋觸診,切不可抓捏,否則會把正常乳腺抓起而誤認為腫塊。一旦發現有迅速增長或質地變硬的單個腫塊,應立即就診。 三.飲食調攝: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煙酒。 乳腺小葉增生病 乳腺小葉增生病又稱囊性乳腺病,是婦女多發病之一,常見于25~40歲之間。此病的發生與內分泌功能紊亂,特別是卵巢功能失調密切有關。 乳房內發現腫塊是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腫塊常為多發性,可局限于一側乳房或彌散于兩側乳房。腫塊為顆粒狀結節,小的如芝麻綠豆,大的集會成塊,但缺乏明顯的邊界,與皮膚和深部組織并無粘連。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脹痛,脹痛與月經周期有關而呈周期性,月經前脹痛較重,月經過后脹痛減輕。 乳腺小葉增生病是良性病變,但是否會發生惡變,這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根據調查,乳腺小則增生病人發生乳癌的機會較正常的婦女高出3~4倍,證明少數病人的確可能發生惡變。因此,每隔三個月應由醫務人員進行復查一次,如質地有改變或腫塊迅速增長,則應作活組織切片檢查。 目前對此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醫務人員須對病人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以解除病人不必要的思想顧慮。如癥狀比較明顯,可口服中藥逍遙丸或小金丹,脹痛較重時可在月經前期注射丙酸睪丸酮。最近有人報道,口服維生素E對乳腺小葉增生病有一定療效。
2016-01-13 09: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乳腺增生是因為情志不遂,肝氣郁結,久而導致氣滯血淤于乳而發,之所以最終形成痼疾,多由于患者心急求成,盲目用藥,最終導致纏綿難愈.建議應當遵循在提高自身免疫抵抗機能的前提條件下,正確認識,精神樂觀,心情舒暢,配合針對性中成藥辨證施治綜合治療,這樣才能達到徹底治愈
2016-01-13 11: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慢乳病”中藥治療是有效的,建議長期堅持,“乳癖消”,“逍遙丸”,“小金丹”等,都是療效確鑿的藥物,當然警防假藥.祝你早日康復!
2016-01-13 10: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目前是可以口服藥物來改善,也可以采取中藥外敷治療的,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如果效果不是很明顯的話,是需要考慮手術治療的。
2016-01-13 01: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