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治療小兒腹瀉不止的臨床藥方?
我的弟弟現在還沒有在上幼兒園,在家里呆著讓我和他一起玩,但是我的弟弟現在一直的拉肚子,拉的特別的稀湯,我爸媽現在還都不在家,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給我弟弟找來了止瀉藥先讓他吃著,但是還是沒有效果啊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腹瀉、發熱提示胃腸道有感染。查大便常規可以協助診斷。2。雙歧桿菌四聯活菌是補充胃腸道正常菌群,促進消化的。蒙脫石散是保護胃腸道的藥物。1。只要胃腸道有感染,一般過程大概7天左右,孩子腹瀉,原則上都是不用止瀉藥物的。因為細菌、病毒需要從胃腸道排出體外。2。如果孩子確實比較嚴重,也可以給予鞣酸蛋白、復方苯乙哌啶止瀉治療。
2016-01-12 07: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小兒腹瀉的治療:(一)飲食療法腹瀉時適宜的營養供應對促進疾病恢復,減少體重下降和生長停滯的程度,縮短腹瀉后的康復時間,預防營養不良都是很重要的。腹瀉停止后,繼續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以期趕上正常生長,營養不良兒或慢性腹瀉的恢復期需時更長,直至營養不良恢復。(二)護理對感染性腹瀉應注意消毒隔離。注意嘔吐、排便和排尿的情況。按時喂水或口服補液用的含鹽溶液,掌握靜脈補液的速度。加強眼部護理,防止嘔吐誤吸。勤翻身,預防繼發肺炎。(三)控制感染病毒性腸炎以飲食療法和支持療法為主,不需應用抗菌藥。非侵襲性細菌所致的急性腸炎多為自限性疾病,僅用支持療法常可痊愈,但對新生兒、幼嬰、衰弱兒和重癥者仍宜使用抗菌藥。侵襲性細菌性腸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治療。1)大腸桿菌慶大霉素、吡哌酸、氟哌酸、呋喃唑酮、某些頭孢菌素、復方新諾明、黃連素、氨芐青霉素等。2)胎兒空腸彎曲菌紅霉素、慶大霉素、氨霉素、呋喃唑酮、氟哌酸。3)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慶大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復方新諾明。4)鼠傷寒沙門菌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環丙氟哌酸、頭孢唑肟、頭孢噻甲羧肟。5)金黃色葡萄球菌停用原來的抗生素,可用萬古霉素、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新青霉素(如苯甲異惡唑青毒素、鄰氯青霉素或雙氯青霉素)。6)偽膜性腸炎萬古霉素、滅滴靈(甲硝噠唑)、桿菌肽。7)其他真菌可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梨形鞭毛蟲用滅滴靈、呋喃唑酮。(四)液體療法口服補液可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液(WHOORS)少量頻服,在8~12小時將累積損失補足。輕度脫水約需50~80ml/kg,中度脫水約需80~100ml/kg。靜脈補液用于中度以上脫水或吐瀉重或腹脹的患兒。(1)第1天補液1)總量:包括補充累積損失量、生理和異常的繼續損失量。一般輕度脫水約90~120ml/kg,中度脫水約120~150ml/kg,重度脫水約150~180ml/kg,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2)溶液種類: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3)輸液速度:主要決定于脫水程度和大便量。4)糾正酸中毒:因重度脫水多伴有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氫鈉,兼有擴容和加快糾正酸中毒的作用。5)鉀的補充:一般患兒按每日3~4mmol/kg(相當于氯化鉀200~300mg/kg),缺鉀癥狀明顯者可增至4~6mmol/kg(相當于氯化鉀300~450mg/kg)。輕度脫水可分次口服;中、重度脫水可予靜滴。氯化鉀靜滴濃度不得超過0.3%(40mmol/L)。補鉀一般持續4~6天,嚴重缺鉀者應適當延長。6)鈣和鎂的補充:可給10%葡萄糖酸鈣5~10ml靜脈緩注,必要時重復使用。個別抽搐兒用鈣劑無效,應測定血清鎂,并用25%硫酸鎂每次0.1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時一次,每日3~4次,癥狀緩解后停用。(2)第2天及以后的補液經第1天補液后,主要是補充生理的和異常的繼續損失量,繼續補鉀,供給熱量。一般可改為口服補液。若腹瀉仍頻或口服液量不足者,仍需靜脈補液。(五)對癥治療1)腹瀉一般不宜用止瀉劑,對經治療好轉、中毒癥狀消失而腹瀉仍頻繁者,可試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鉍等收斂劑。蒙脫石粉具加強、修復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種病毒、細菌及其毒素,適用于各型腹瀉,每日3~9g,分次于兩餐間加水搖勻口服。2)腹脹宜早期補充鉀鹽預防。必要時用新斯的明肌注和肛管排氣。3)嘔吐可用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氯丙嗪等。
2016-01-12 04: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