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了類風濕,這可吃些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酰胺,硫唑嘌呤.也可考慮皮質激素的應用.吃些祛風除痹的中藥也有幫助。
2016-01-10 16: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一般建議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緩解癥狀,嚴重的可以用皮質激素
2016-01-10 12: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我是湖北武漢的曾紅梅,今年45歲了,是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嚴重的時候,手上的這些關節里都痛,胳膊發麻發硬,這樣伸都伸不開,就這樣,兩條腿特別的僵,有時候蹲下去后起都起不來,那時候沒少吃藥,都沒給治斷根,反反復復的?;ㄥX多少無所謂,關健是受罪,我想這輩子是再也治不好了,都天天唉聲嘆氣,亂發脾氣,一家人都怕我。我女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在網上看到網友說中華醫學會有位張教授是骨科方面的權威專家(張教授:189371后面是52550),連骨壞死都能治好,我想風濕骨病雖然不好治,但相對骨壞死來講應該好治多了吧,后來就尋著上面的電話打過去問了一下是否真的能治,在得知真的能治后我就決定再試一次,因太遠不想跑上千里,后來通過郵寄的方式先拿了兩個療程的藥試試。也是病急亂投醫吧,這一試不要緊,這次真的讓我太意外了,我原來想這中藥的療效真的能行嗎?沒想到剛吃了不到半個療程,我就感到我原來痛得厲害的那些關節就暖暖的特別舒服,早上起來關節也不僵硬了,我就接著吃,吃到第二個療程的時候,走路腿就不沉了,也能下蹲了,關節也不疼了,手也方便多了,也能握住東西了,現在出去買個菜做個飯什么的就沒有問題,要不是用了張教授的藥,我的病恐怕還真的好不起來了,在這里我要感謝張教授,也祝天下所有風濕病患友能早日恢復健康。我剛才把張教授的聯系方式告訴給大家是沒有經過張教授同意的,如果沒有要緊的事請別打擾張都授,謝謝!
2016-01-10 11: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我記得以前央視健康頻道有做過專題報道,上面的專家說一款叫華佗脈通的中藥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挺管用的。
2016-01-10 04: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典型病例的診斷一般不難,但在早期,尤以單關節炎開始的及X線改變尚不明顯時,需隨訪觀察方能確診。國際上沿用美國風濕病學學會1958年的診斷標準,該標準于1987年進行了修訂,刪除了損傷性檢查和特異性較差的關節疼痛和壓痛,對晨僵和關節腫脹的要求更加嚴格。但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較西方國家為輕,標準第一條及第二條我國患者不盡都能符合,可以靈活掌握。現介紹如下:1.晨僵至少1小時(≥6周)。2.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6周)。3.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6周)。4.對稱性關節腫(≥6周)。5.皮下結節。6.手X光片改變。7.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32)。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需具備4條或4條以上標準。其敏感性為93%,特異性為90%,均優于1958年標準(敏感性92%,特異性85%)。?nbsp;本病尚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一)增生性骨關節炎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無全身癥狀。關節局部無紅腫現象,受損關節以負重的膝、脊柱等較常見,無游走現象,肌肉萎縮和關節畸形不顯著。線檢查顯示關節周圍骨質有鈣質沉著,關節邊緣呈唇樣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陰性。(二)風濕性關節炎本病尤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時相混淆,下列各點可資鑒別:①起病一般急驟,有咽痛、發熱和白細胞增高;②以四肢大關節受累多見,為游走性關節腫痛,關節癥狀消失后無永久性損害;③常同時發生心臟炎;④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質酸酶均為陽性,而RF陰性;⑤水楊酸制劑療效常迅速而顯著。(三)結核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限于單關節或少數關節時應與本病鑒別。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結核病變,如脊椎結核常有椎旁膿腫,二個以上關節同時發病者較少見。X線檢查早期不易區別,若有骨質局限性破壞或有椎旁膿腫陰影,有助診斷。關節腔滲出液作結核菌培養常陽性。抗結核治療有效。(四)其它結締組織疾?。嬗卸喟l性關節炎者)1.系統性紅斑狼瘡與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易區別,前者多發于青年女性,也可發生近端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滑膜炎,但關節癥狀不重,一般無軟骨和骨質破壞,全身癥狀明顯,有多臟器損害。典型者面部出現蝶形或盤狀紅斑。狼瘡細胞、抗ds-DNA抗體、Sm抗體、狼瘡帶試驗陽性均有助予診斷。2.硬皮病,好發于20~50歲女性,早期水腫階段表現的對稱性手僵硬、指、膝關節疼痛以及關節滑膜炎引起的周圍軟組織腫脹,易與RA混淆。本病早期為自限性,往往數周后突然腫脹消失,出現雷諾氏現象,有利本病診斷。硬化萎縮期表現皮膚硬化,呈"苦笑狀"面容則易鑒別。3.混合結締組織病臨床癥狀與RA相似,但有高滴定度顆粒型熒光抗核抗體、高滴度抗可溶性核糖核蛋白(RNP)抗體陽性,而Sm抗體陰性。4.皮肌炎的肌肉疼痛和水腫并不限于關節附近,心、腎病變也多見,而關節病損則少見。ANA(+),抗PM-1抗體,抗Jo-1抗體陽性。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仍停留于對炎癥及后遺癥的治療,采取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療效。現行治療的目的在于:①控制關節及其它組織的炎癥,緩解癥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2016-01-09 18: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