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的體質很奇怪,常年都會中暑。而且,...
我現在的體質很奇怪,常年都會中暑。而且,比較嚴重的時間不是在夏天,反而在冬天。不論在那,只要空氣不好、或者室內開暖氣(空調),人就會不舒服。因為,這樣的時間比較久了,自己只要一出現:頭痛、惡心、氣往上涌時,我就會吃藿香正氣水。一般癥狀不嚴重時,吃一次就會好了。可是現在,我漸漸發現自己有了抗藥性。中暑,以后吃藥已經不怎么管用了,必須同時刮痧才行。我嚴重時會頭痛、惡心、嘔吐、腹瀉、透不過氣、人的氣往上走、昏睡等癥狀。這種情況很困擾我,所以特向各位請教:常年容易中暑怎么辦?原因是什么?怎么調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為了避免中暑,在高溫天氣,應做到:對年老體弱等重點人群應重點保護,營造一個舒適的小環境,室內要通風,盡可能把室溫降至26~28℃,室內外溫差在8℃以內。要保持情緒穩定,注意膳食的調配,飲食宜清淡,多飲水。提高對先兆中暑的認識,一旦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癥狀,應立即脫離中暑環境,及時采取納涼措施。一旦中署應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使病人仰臥,解開衣領,脫去或松開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應避免直接吹風),以盡快散熱。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用溫水擦拭全身,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膠囊)等解暑。一旦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癥狀,應讓病人側臥,頭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立即撥打120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治。
2016-01-09 08: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好像是的。我的體溫調節功能好像很差,一般在中暑前,都會感覺到自己的皮膚毛孔都關閉了似的,如果,不能離開那個環境,一會兒就會中暑了。以前,在初夏時,手的皮膚發癢。去看過醫生后,被診斷為排汗不良。請問您:對于這種失去體溫調節功能和排汗功能差的狀況,該如何治療和調理。平時由該注意什么?謝謝!
2016-01-09 04: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從你的描述看應該是身體虛弱引起的,主要從加強營養和鍛煉改善的。
2016-01-08 23: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暑是高溫影響下的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常因烈日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下重體力勞動所致。常見的中暑原因:正常人體溫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使產熱與散熱取得平衡的結果,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時,散熱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膚和肺泡表面的蒸發。人體的散熱還可通過循環血流,將深部組織的熱量帶至上下組織,通過擴張的皮膚血管散熱,因此經過皮膚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熱就越多。如果產熱大于散熱或散熱受阻,體內有過量熱蓄積,即產生高熱中暑。中暑按病情輕重可分為:1、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中,中暑者出現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此時體溫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37.5。C。此為中暑的先兆表現,若及時采取措施如迅速離開高溫現場等,多能阻止中暑的發展。2、輕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現外,還有面色潮紅或蒼白、惡心、嘔吐、氣短、大汗、皮膚熱或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的早期表現,此時體溫超過38。C。3、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輕癥中暑的表現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痙攣或高熱。4、重度中暑還可繼續分為:中暑高熱,即體內大量熱蓄積。中暑者可出現嗜睡、昏迷、面色潮紅、皮膚干熱、無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高熱,體溫可超過40度。中暑衰竭,即體內沒有大量積熱。中暑者可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呼吸淺而快、暈厥、昏迷、血壓下降等。中暑痙攣:即與高溫無直接關系,而發生在劇烈勞動與運動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飲水而未補充鹽分,導致血鈉、氯化物降低,血鉀亦可降低,而引起陣發性疼痛性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口渴,尿少,但體溫正常。日射病:即強烈的陽光照射頭部,造成顱內溫度增高。中暑者出現劇烈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神志障礙,重者發生昏迷,體溫可輕度增高。中暑時的緊急救護:脫離高溫環境,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使其平臥,頭部抬高,松解衣扣。補充液體: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無惡心、嘔吐,可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以起到既降溫、又補充血容量的作用。人工散熱:可采用電風扇吹風等散熱方法,但不能直接對著病人吹風,防止又造成感冒。冰敷:亦可頭部冷敷,應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用冰塊、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內,封嚴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膚發紅。每10—15分鐘測量1次體溫。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緊急處理要點戶外運動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長時間曝曬在猛烈的陽光下,體內的熱溫未能充分散發,使體溫升高,腦內部的體溫調節中樞連受破壞而停止活動,這就是中暑。中暑者頭痛、發高燒、嘔吐或昏倒,有時會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動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陽帽,并防止曝露在陽光下太久。萬一有中暑現象,應該趕快急救,以免虛脫而斃。首先,將病者移到陰涼的地方,松開或脫掉他的衣服,讓他舒適地躺著,用東西將頭及肩部墊高。次以冷濕的毛巾覆在他的頭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將海綿浸漬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來擦拭身體,盡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最后測量他的體溫,或觀察患者的脈搏率,若在每分鐘110以下,則表示體溫仍可忍受,若達到110以上,應停止使用降溫的各種方法,觀察約10分鐘后,若體溫繼續上升,再重新給予降溫。恢復知覺后,供給鹽水喝,但不能給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適程度,供應覆蓋物。
2016-01-08 20: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