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頸部淋巴瘤,周期性發熱,夜間出汗,體重...r
歲頸部淋巴瘤,周期性發熱,夜間出汗,體重下降.請教如何治療,有哪間醫院對此病治療成功率交高?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2005年5月26日至今目前一般情況:現已住院病史:感冒引起淋巴結腫大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尚無診斷和治療經過輔助檢查:血常規檢測及血沉,肝,腎等器官的功能檢查胸片,胸腹部CT掃描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正祥 副主任醫師
天門市皂市鎮中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情況分析如下,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癥狀。如果檢查確診為淋巴瘤以后,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對癥的治療方法①放射治療:某些類型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單純放療。放療還可用于化療后鞏固治療及移植時輔助治療。②化療:淋巴瘤化療多采用聯合化療,可以結合靶向治療藥物和生物制劑③60歲以下患者身體情況允許的話可以做骨髓移植④手術治療。
2018-09-13 07: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Burkitt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是1958年Burkitt首先描述的發生于非洲兒童的一種淋巴瘤。現在世界各地都發現類似的病例。我國也有少數病例報道。患者主要為兒童和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變特點為腫瘤常發生于頜骨、顱面骨、腹腔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等。一般不累及外周淋巴結和脾,也很少發生白血病。頜骨和眼眶的腫瘤在局部生長,侵蝕破壞附近組織,造成面部畸形。腫瘤發生于腹腔,常形成巨大腫塊,并可累及腹膜后淋巴結、卵巢、腎、肝、腸等。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可侵犯腦膜或壓迫脊髓。腫瘤由小無核裂濾泡中心細胞惡性增生而來。鏡下見大量瘤細胞彌漫增生,細胞大小相似,形態單一,胞漿少,呈嗜堿性及明顯的嗜派若寧性。胞漿內有一些脂肪小空泡。細胞核較大,圓或橢圓形,染色質細,常有2~3個明顯的核仁,核分裂像多見。腫瘤細胞常變性、壞死。瘤細胞表面有單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多數為IgM伴κ輕鏈,證實瘤細胞來自B細胞。瘤細胞間散在多數吞噬各種細胸碎屑的巨噬細胞,形成所謂滿天星圖像。Burkitt淋巴瘤對化療效果較好,緩解期長。本病原因尚不清楚,由于常發生在溫暖潮濕地帶,故有人認為可能與蚊子或其他昆蟲傳播的病毒性感染有關。非洲流行區EB病毒感染率很高。約95%非洲Burkitt淋巴瘤細胞有EB病毒基因組,并且Burkitt淋巴瘤患者抗EB病毒抗體滴度增高。因此有人認為EB病毒與Burkitt淋巴瘤的發生有關。此外,還有一組淋巴瘤也來源于小無核裂細胞,并具有與Burkitt淋巴瘤相似的細胞標記,但瘤組織結構和病人的預后與Burkitt淋巴瘤不同,稱為非Burkitt淋巴瘤。非Burkitt淋巴瘤的瘤細胞比較多形性,大小不一,細胞核大小也不一致。核仁大而明顯,有時只有一個大核仁。巨噬細胞造成的“滿天星”現象不多見。非Burkitt淋巴瘤比較少見。多發生于成年人,治療效果較差,預后也較差。2.蕈樣霉菌病蕈樣霉菌病(mycosisfungoides)是原發于皮膚的T細胞淋巴瘤。多發生于40~60歲。男性多于女性,約為2∶1。肉眼觀,皮膚病變早期表現為濕疹樣病損,皮膚瘙癢,表面有不規則的紅色或棕色斑疹,逐漸發展使皮膚增厚變硬呈斑塊狀。以后形成多數不規則的棕紅色瘤樣結節。有時可潰破。鏡下可見皮膚表皮和真皮淺層及血管周圍有多數瘤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瘤細胞體積較大,核大,染色深,高度扭曲,有深切跡,呈折疊狀或腦回狀。這些瘤細胞SIg陰性,與羊紅細胞形成E花環,CD4+,來自T輔助細胞。真皮內的瘤細胞常侵入表皮,在表皮內聚集成堆形似小膿腫稱為Pautrier微膿腫。晚期表皮可潰破,并可向深部浸潤及真皮深部。蕈樣霉菌病早期病變局限于皮膚,以后常擴散至淋巴結和內臟,多見于脾、肝、肺和骨髓等處。病變局限于皮膚者治療效果較好,擴散至內臟者預后較差。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簡稱淋巴瘤)多發生于表淺淋巴結,以頸部淋巴結最多見,其次為腋下和腹股溝淋巴結,并可累及縱隔、腸系膜和腹膜后等深部淋巴結。近1/3的淋巴瘤發生于淋巴結外的淋巴組織,如咽淋巴環、扁桃體、胃腸和皮膚等。病變可從一個或一組淋巴結開始,逐漸侵犯其他淋巴結,也可開始即為多發性。淋巴結和結外淋巴組織的淋巴瘤都有向其他淋巴結和全身其他組織和器官如脾、肝、骨髓等擴散的傾向。有時淋巴瘤廣泛播散,瘤細胞侵入血流,全身多數淋巴結和骨髓內都可有瘤細胞浸潤,很難與白血病侵犯淋巴結相區別。非何杰金淋巴瘤與何杰金病不同,瘤組織成分單一,以一種細胞類型為主。故常根據瘤細胞的類型鑒別其來源,是NHL分類的基礎。惡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是原發于淋巴結和淋巴結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在世界各地均不少見。在我國,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在各種惡性腫瘤中居第十一位。但在兒童和青年中所占比例較高,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瘤細胞的特點和瘤組織的結構成分,可將惡性淋巴瘤分為何杰金病(Hodgkindisease,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兩大類。扁桃體惡性淋巴瘤是扁桃體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發病年齡以中青年為主,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單側扁桃體肥大、咽部異物感、頸部出現包塊等。大多為非何杰金氏惡性淋巴瘤,約占全身非何杰金氏惡性淋巴瘤的10-20%左右,占咽淋巴環惡性淋巴瘤的50-70%。有相當部分人可能并無明顯癥狀,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多采用CHOP方案化療,一般總體預后較好,以下情況提示較好的預后:I期及II期者、年齡較輕者、LDH水平較低者。反之,相對預后較差。就診指南:1、有上述癥狀出現者應考慮排除扁桃體惡性淋巴瘤。2、單側扁桃體肥大者應做活檢,如果不易定性可做手術治療,然后做病理。3、治療首先CHOP方案化療,輔以放療。
2016-01-08 23: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情況建議最好放療、化療見效快,但病人痛苦且容易復發,而中藥可以彌補西醫的缺點和不足。建議中醫中藥治療,最好注意休息,加強飲食營養。
2016-01-08 07: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