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腮腺可見大小約0.8*0.6cm.6...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左側腮腺可見大小約0.8*0.6cm.6*0.3cm.4*0.3cm的底回生實性結結,邊界清,彩色多普勒檢測未見明顯血流信號發現于2010年2月6日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吃了24付中藥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吃中藥能好嗎?約吃多少付?有特效藥嗎?手術是最好辦法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腮腺混合瘤為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腫瘤之一。來源于腮腺上皮。腫瘤內除上皮成份外,還常有粘液、軟骨樣組織等?;旌狭龊冒l于腮腺,其次為腭部及頜下腺。腮腺混合瘤多見于中年。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生長緩慢,病程可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腫瘤多表現為耳下區的韌實腫塊,表面呈結節狀,邊界清楚,中等硬度,與周圍組織不粘連,有移動性,無壓痛。如腫瘤出現下述情況之一時,應考慮有惡變之可能。①腫瘤突然增長迅速加快,②移動性減少甚至固定,③出現疼痛或同側面癱等。腮腺混合瘤的診斷依據全面的采集病史,以及進行局部體格檢查,手術前需要行CT攝片檢查,最終病理檢查以確診。腮腺混合瘤的治療以手術徹底切除為原則。術前一般不宜作活檢。腫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時瘤細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組織,若切除不徹底則將復發。故手術時不宜采用剜除腫瘤的方法而應將腫瘤連同其周圍的腮腺組織一并切除。術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經。如有惡性變,應按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處理。腮腺手術需要特別注意保護面神經,據報道,以下方法可以準確無誤的在手術中尋找到面神經主干:以乳突前緣和鼓板后緣形成的切跡為標志,此切跡位于鼓乳裂的最下方,按腮腺手術常規作切口若懸河和翻瓣,將胸鎖乳突肌肉前緣和腮腺后緣分離并后拉肌肉,將食指伸入切口內觸摸切跡,在切跡周圍及切跡內作分離直到清楚顯露并能觸及切跡為止,確定二腹肌后腹和腮腺后緣的位置,在乳突前內緣內側近1cm處,即莖乳孔的位置,即可以尋找到面神經主干。注意分離不要過深,莖突應始終位于手術視野內腮腺混合瘤應早期手術切除,以防惡變;術前不宜作活體組織檢查,禁忌作順包膜剝離的剜出術,須將腫瘤連同包膜和腫瘤周圍的正常腮腺組織足夠地一并切除,否則易復發;復發者易惡變。手術時應盡量避免損傷面神經??稍谛g前經腮腺管注入美藍使腮腺染成藍色,有助于識別面神經。若需切除腮腺深葉,應顯露面神經主干及各分支,并細致分離。如已有惡變,應施行根治性腮腺全部切除術,包括面神經支在內。
2016-01-07 10: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