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怎么辦,急
個半月我的寶寶顱骨軟化,夜啼,枕土,已經出了乳牙,腿軟,請問是輕度還是中度,我有給他服用伊可心,還需要什么別的治療嗎?深秋出生,沒有曬太陽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佝僂病在嬰兒期較為常見,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佝僂病發病緩慢,不容易引起重視.佝僂病使小兒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瀉等疾病,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因此,必須積極防治.小兒佝僂病發病早期,常見癥狀為夜驚,睡眠不安,多汗,易煩躁.病情較嚴重者,肌張力降低,關節松懈,腹部膨大,生長發育也受影響.骨骼的改變,是佝僂病的主要表現.頭部早期只是顱骨軟化,7~8個月后出現方顱,囟門關閉晚.胸部可見肋串珠,雞胸或漏斗胸.腕部和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鐲,腳鐲樣變化.另外,由于骨質軟化,可出現膝內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俗稱的圈圈腿.佝僂病的預防關鍵是抓早,抓小.提倡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個體間差異很大.因此,不要常規地,過量地給孩子服用魚肝油和鈣片,以防中毒.建議檢查血微量元素,以便根據所缺乏的量進行合理補充鈣劑及維生素AD制劑.治療:與缺乏微量元素鈣有關,可用葡萄糖酸鈣含片(用水化開后,口服),補鈣的同時要補充維生素D(如:伊可新或維生素D滴劑),以促進鈣的吸收.
2016-01-07 17: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我給于以下分析首先,要明白,治療佝僂病的關鍵是補充維生素D,而不是補鈣(當然了,補鈣也是必須的,不可少的) 其次,要明白佝僂病也是分程度的,要按照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正常和輕度佝僂病只是用伊可新就可以了,中度以上,才會考慮用大劑量的維生素D3治療. 目前,預防以及治療中度以上佝僂病的維生素D3首選英康利(膽維丁乳). 英康利就是維生素D3乳劑,含維生素D330萬IU,含量與傳統的維生素D3針劑一樣. 【用法用量】將膽維丁乳倒入適量(3-5倍)的溫開水,牛奶或豆漿中服用. (跟牛奶一起喝哦,不用打針,不用天天喂藥片,不必聽到寶寶哇哇哭喊聲了^-^) 1.預防用藥:1次用15mg,間隔3個月后可酌情再服.一年總量不超過30mg(含維生素D360萬單位).(使用很簡單喔,一年2支就可以啦,2支46元左右) 2.治療用藥:1次15mg,視病情輕重間隔1個月可再服一次,1年總量不超過60mg(4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2016-01-07 17: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清骨堿性磷酸酶是目前檢查和診斷佝僂病的常用指標,具有靈敏特異簡便快速的優點,目前已經代替了傳統的“佝僂病三項”(血鈣,血磷和血堿性磷酸酶),成為早期診斷佝僂病主要輔助檢查.骨堿性磷酸酶越高,說明“缺鈣”越嚴重.正常小于或等于200每天一粒魚肝油預防.輕度200~250(不包括250)每天一粒魚肝油治療.中度250~300(不包括300)用大劑量的維生素D3治療.重度大于或等于300用大劑量的維生素D3治療.1.寶寶要多曬太陽和戶外活動,這一點作為第一點,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經濟,最有效.2.從滿月開始,每天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方案》的建議每天400~800IU(相當于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魚肝油要每天吃,一直堅持到1歲半左右.3.提倡母乳喂養,哺乳期間媽媽要補充適量的鈣劑,魚肝油和多曬太陽,每天喝奶粉.4.6個月以后要每天補充適量的鈣劑.5.多喝奶.曬太陽和戶外活動是有一定區別的.戶外活動不一定等于曬太陽.曬太陽是指人皮膚直接接受陽光的照射.而且,每天照射的時間0.5~1小時.
2016-01-07 13: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首先,要明白,治療佝僂病的關鍵是補充維生素D,而不是補鈣(當然了,補鈣也是必須的,不可少的) 其次,要明白佝僂病也是分程度的,要按照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正常和輕度佝僂病只是用伊可新就可以了,中度以上,才會考慮用大劑量的維生素D3治療. 目前,預防以及治療中度以上佝僂病的維生素D3首選英康利(膽維丁乳). 英康利就是維生素D3乳劑,含維生素D330萬IU,含量與傳統的維生素D3針劑一樣. 【用法用量】將膽維丁乳倒入適量(3-5倍)的溫開水,牛奶或豆漿中服用. (跟牛奶一起喝哦,不用打針,不用天天喂藥片,不必聽到寶寶哇哇哭喊聲了^-^) 1.預防用藥:1次用15mg,間隔3個月后可酌情再服.一年總量不超過30mg(含維生素D360萬單位).(使用很簡單喔,一年2支就可以啦,2支46元左右) 2.治療用藥:1次15mg,視病情輕重間隔1個月可再服一次,1年總量不超過60mg(4支). (這是病情較重的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以及促進骨折愈合成年人缺Vd的用法哦,) 【規格】膽維丁乳:8ml:15mg 【生產廠家】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上藥集團老牌國企啦……) 另外,如何補充鈣呢? 雖然,鈣劑是次要的因素,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選擇鈣片也要綜合考慮,包括鈣的成分,含量,吸收率,劑型,口味,是否含維生素D,安全和質量問題等. 成分:常見的鈣有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磷酸鈣,碳酸鈣,鰲合鈣,L-乳酸鈣等 含量無需太多,要根據寶寶的需要量來選擇,不是越多越好的.鈣元素含量在100毫克左右的最合適 吸收率:溶解度高的鈣,自然吸收率就高.還有兩種特殊的鈣,鰲合鈣和L-乳酸鈣吸收率特別高,可以突破普通鈣30~40%的吸收率. 口味也相當重要.因為鈣是每天都要吃的,如果每天像灌藥一樣給寶寶吃鈣,那就太痛苦了.選擇寶寶喜歡吃的鈣,這一點很實際. 是否含維生素D:根據不同的需要,含或不含維生素D鈣各有好處,要看具體情況. 安全和質量問題:所有食品和保健的安全,衛生和質量問題,是越來越受關注的. 幾個相關的問題 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吃鈣時間 最好是在吃奶后30分鐘左右.不要選擇吃完植物性的食物后補鈣,這樣會降低鈣的吸收率的 如何解釋微量元素中的血鈣正常,但是醫生仍然說寶寶缺鈣. 血鈣不能代表身體的鈣儲備.血鈣維持在正常范圍內,這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旦血鈣低于正常值,會產生抽搐等危及生命的嚴重危害的.所以無論如何機體會動員所有的鈣儲備來保證血鈣的正常值,這是就會動用到骨鈣.所以,骨鈣才能反映身體鈣的實際情況.骨堿性磷酸酶就能反映鈣. 如何看待鈣鋅同補 不主張,同時補充,會互相拮抗的,互相影響吸收率的.最好分開補充,相隔4小時以上 為什么有些寶寶不用怎么補鈣,卻不缺鈣,而有些寶寶補了很多鈣,卻還是缺鈣? 三個原因: 第一.補鈣方法正確與否.這一點沒什么好補充的 第二.跟胎兒期從母親那里獲得的鈣量有關. 如果孕婦的體質好,身體鈣的儲備很充足,那么,她所生的寶寶就不容易缺鈣.如果孕婦體質差,身體鈣的儲備少,她所生的寶寶就容易缺鈣. 就像出生在有錢人家的孩子,一出生父母親就已經給他準備了一份豐富的財產,自己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保持很富有;而出生在窮苦家庭的孩子,要靠自己一輩子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變富.這個道理顯而易見. 第三.跟人體所含的維生素D的受體的數量和活性有關.維生素D的受體的數量越多,活性越高,對維生素D的吸收越容易,就不易缺鈣.相反,就也容易缺鈣.這一點跟遺傳有關的. 寶寶奶量的標準: 4~6個月:每天1~2次輔食,其他吃奶 6~8個月:600~800毫升 9~12個月:800毫升以上 1歲以上:600毫升左右 2歲以上:500毫升左右 另外要注意:冬天的寶寶,最容易缺鈣了,因為太陽曬得不夠,或者曬太陽的方法不正確. 三寶寶缺鈣主要表現 多汗,夜驚,煩躁,枕突和各種骨骼的改變 以下我詳細解釋各種表現 先說多汗 缺鈣引起的多汗是有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鈣,夜間睡覺是的多汗,特別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鈣.缺鈣的多汗也叫“盜汗”,“夜汗”.白天吃奶時或活動時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鈣. 夜驚,就是晚上睡覺是突然驚醒,哭鬧,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狀態下出現的煩躁,就不是缺鈣引起的.輕微缺鈣或缺鈣早期,可能不表現驚醒,只是出現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來覆去的.這段時間有很多家長向我反映了這種情況.主要是真正有效接觸陽光的時間太短,接觸的皮膚面積太小了. 枕突,就是寶寶的后腦勺,有一圈光突突的不毛之地.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特別是這段時間. 肋骨外翻,就是寶寶的肋骨下緣翹起來.這個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很多寶寶也存在不同程度肋骨外翻的.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有些家長習慣把寶寶的褲子提得很高,褲頭的橡皮筋剛好壓到肋骨,這樣也會造成肋骨外翻的.所以穿褲子的時候,要注意,一是橡皮筋不要太緊,二是要摸著肋骨,橡皮筋不要高于肋骨. 其他的骨骼變形有雞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鐲和腳鐲,這些是比較嚴重的佝僂病才會出現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所以這些我就不講了.大家也不要瞎猜,這些骨骼變形一定要找有經驗和有醫德的醫生,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5,佝僂病臨床分期及理化檢查 佝僂病臨床分為四期:初期,激期,恢復期,后遺癥期. 1,初期: (1)臨床表現: 神經興奮性增高(煩躁,睡眠不安,易驚,夜啼,多汗等癥,并可致枕部脫發而見枕禿) (2)理化檢查: 血生化改變輕微,骨骼X線攝片可無異常 2,激期: (1)臨床表現: 骨骼—— ①頭部:乒乓球感;方顱,臀形顱;囟門較大且閉合延遲;乳牙萌出遲. ②胸部:軟骨串珠狀;肋軟溝;肋下緣外翻;雞胸;漏斗胸. ③四肢:“手鐲”及“腳鐲”;開始行走后,(“O”型)或(“X”型)腿,長骨可發生青枝骨折. ④脊柱:脊柱后凸或側彎畸形,骨盆畸形. 肌肉改變——坐,立,行等運動功能發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 神經系統——發育落后; (2)理化檢查: ①X線:鈣化帶模糊,干骺端增寬,邊緣呈毛刷狀或杯口狀改變. ②血生化檢查: Ⅰ,血鈣,磷明顯降低;鈣磷乘積
2016-01-07 04: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