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人輪狀病毒是雙鏈RNA病毒,是嬰幼兒急性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體.國內調查報告顯示,小兒急性腹瀉大便人輪狀病毒總體陽性檢出率為39%,以6個月到1歲年齡組的陽性率最高,達到57%,發病高峰為每年的10~12月份,故又稱秋季腹瀉.一,西醫療法(一)抗病毒治療1.利巴韋林(病毒唑):注射液用量為10~15毫克/(千克體重.天),分兩次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也可口服利巴韋林片,不足1歲者10毫克,1歲以上者20毫克,每天3次.利巴韋林屬廣譜抗病毒藥物,臨床應用較多,療效尚不十分肯定.2.雙嘧達莫(潘生丁)片:為用量3~5毫克/(千克體重.天),分3次口服.3.西咪替丁:用量為15~20毫克/(千克體重.天),分次靜脈滴注或口服.臨床應用中應注意藥物副作用及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4.干擾素:有報道,用小劑量干擾素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每天1次肌肉注射5萬單位,連用7天,總有效率為85.8%,明顯高于對照組(57.1%),且治療后免疫功能明顯提高.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有報道,應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口服液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劑量按3~5毫克/(千克體重.天),分3~4次口服,3~5天為一療程,治療組止瀉天數明顯縮短.有人應用抗輪狀病毒免疫牛初乳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取得顯著療效.抗輪狀病毒免疫牛初乳60毫升,每次6毫升,每天3次口服,3天為一療程,止瀉的總有效率為91%.6.抗A組輪狀病毒雞卵黃免疫球蛋白:陳六英等應用抗A組輪狀病毒雞卵黃免疫球蛋白治療104例A組輪狀病毒抗原陽性的患兒,總有效率為87.5%,平均止瀉天數為2.98±1.41天,輕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二)胃腸黏膜保護劑常用的是雙八面蒙托石粉,如肯特令和蒙托石(思密達),是目前專家推薦的治療小兒性腸炎的有效藥物.用量:不足1歲,每天1包;1~2歲,每天1~2包;2~3歲,每天2~3包.分3次加溫水50毫升口服.(三)微生態制劑療效較好的制劑有培菲康,麗珠腸樂,金雙歧,屬雙歧桿菌制劑.(四)其他支持和對癥治療對于營養不良患兒宜對癥補充微量元素鋅,鐵,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_1,維生素B_(12),葉酸等;山莨菪堿,異丙嗪等也可對癥應用.(五)飲食調整和抗生素的應用現在多主張繼續母乳喂養或繼續平常已習慣的飲食,如粥,面條,蔬菜,肉末,魚等,可給一些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鉀.也有人觀察去乳糖飲食有利于嬰幼兒腹瀉的痊愈.確診為輪狀病毒性腸炎患者一般不用抗生素,應用抗生素不利于疾病恢復.對重癥患者,可以適當選用抗生素.二,中醫治療(一)中醫辨證論治中醫辨證分型有風寒瀉,濕熱瀉,傷食瀉,脾虛瀉等,主要治法有溫中健脾,清熱祛濕,收澀止瀉,芳香化濁,滲濕利水,消食導滯等.孟曉露等應用桂附理中湯加減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80例,以溫運健脾為主要治法.處方:紅參,附子各5~10克,肉桂3~5克,茯苓10~15克,甘草3克.傷食嘔吐加益黃散(含青皮,陳皮,丁香,訶子,炙甘草);中陽下陷加升麻,葛根;腹脹加小茴香,防風;大便白淡,四肢不溫可增加附子用量,加炮姜;發熱,舌苔黃膩加荷葉,姜汁炒黃連.劑量隨年齡增減.每天1劑,水煎頻服.結果:顯效6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5%.王建玲擬藿香苓術湯,以疏風散寒,滲濕止瀉,健脾助運祛水濕為治法.基本方藥:藿香6~9克,蘇葉3~6克,白術6~9克,茯苓6~9克,太子參6~9克,煨葛根10~20克,厚樸3~6克,車前子6~10克,砂仁1.5~3克.瀉如水注,小便短少者加澤瀉6~10克,滑石6~10克;肝周紅赤,有化熱之象者少佐黃連1.5~3克.每天1劑,水煎兩次,分2~3次服,每次50~100毫升.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15毫克/(千克體重.天)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3天為一療程.治療組73例,痊愈29例,有效39例,總有效率為93.2%.對照組60例,痊愈24例,有效33例,總有效率為93.2%.經卡方檢驗,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李雙杰等應用秋瀉合劑扶脾助陽,溫中固腸,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52例.方用丁香1.5克,肉豆蔻6克,赤石脂,灶心土,寒水石各9克.每天1劑,3天為一療程.總有效率為90.4%.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以上是對“小兒輪狀病毒怎么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7 07: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寶寶受到輪狀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它是兒科疾病中常見病和多發病,全年均可發生,流行高峰多在秋冬季節,俗稱“秋季腹瀉”.輪狀病毒用藥目前尚無特異有效治療藥物,主要是補液,維持機體電解質平衡,輪狀病毒用藥及對癥治療.一般病程在7-10天左右.1,常用的是(思密達),是目前治療小兒腸炎腹瀉的有效藥物.用量:不足1歲,每天1包;1~2歲,每天1~2包;2~3歲,每天2~3包.分3次加溫水50毫升口服.2,微生態制劑一般用雙歧桿菌制劑.療效較好的有培菲康,麗珠腸樂,金雙歧,任選一種即可.最好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2016-01-07 04: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人輪狀病毒是雙鏈RNA病毒,是嬰幼兒急性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體.,小兒急性腹瀉大便人輪狀病毒總體陽性檢出率為39%,以6個月到1歲年齡組的陽性率最高,達到57%,發病高峰為每年的10~12月份,故又稱秋季腹瀉.有兩種治療方法:1.西醫治療(一)抗病毒治療可以注射或口服抗病毒性藥物等(二)胃腸黏膜保護劑現常用思密達用量按醫囑.2.中醫治療中醫辨證論治中醫辨證分型有風寒瀉,濕熱瀉,傷食瀉,脾虛瀉等,主要治法有溫中健脾,清熱祛濕,收澀止瀉,芳香化濁,滲濕利水,消食導滯等.可用理中湯加減.應注意飲食,多以面湯為主
2016-01-06 15: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10個月男腹瀉,成米湯狀及時補液防脫水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請勿濫用抗生素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不必禁食,多補水分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這無異于火上澆油,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胡蘿卜泥能治腹瀉嬰兒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嬰兒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2016-01-06 11: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秋冬季常見的腸炎,引起蛋花湯樣腹瀉,次數多,容易引起脫水,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注意患兒要有一定的隔離措施.對于病毒性疾病,目前普遍沒有特效藥,只有一些對癥支持的藥物.但是病毒感染有自限性,約1-2周可以自行緩解,腹瀉癥狀會好轉.這個毛病最主要是防治脫水,電解質紊亂,所以最好到專業的兒科醫院,讓醫生給你算一算補液量,糾正一下酸堿電解質紊亂,如果這些都是好的,那就沒什么大問題了.1.是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藥物2.注意合理補液,防治脫水,糾正酸堿電解質紊亂
2016-01-06 09: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