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有什么特效藥?
類風濕關節炎有什么特效藥?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現大關節疼痛,部分手指關節腫痛,抽血檢查為類風濕因子高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應如何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以上疾病建議您就診中醫科把脈辯證取草藥進行治療比較好些,特效藥沒有
2016-01-07 02: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病情分析: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局部熱療、熱水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癥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并以增強藥物對局部的作用。
2016-01-06 23: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類風濕關節炎是常見的風濕性疾病,表現為全身多發性對稱性的關節腫痛,主要是以四肢小關節為主目前該病尚不能除根,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防止病情進展。常用藥物是非甾體類抗炎藥,改變病情抗風濕藥,生物制劑。常用方案是甲氨蝶呤+來氟米特+葉酸+非甾體類抗炎藥,若是經濟條件可以,聯合生物制劑治療
2016-01-06 16: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中藥追風舒筋丸治療類風濕有很好療效
2016-01-06 16: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病情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意見建議:(一)一般療法發熱關節腫痛,全身癥狀來者者應臥床休息,至癥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后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臥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盡早摘除.(二)藥物治療1.非甾體類抗炎藥用于初發或輕癥病例,其作用機理主要抑制環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達到消炎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的自然過程.本類藥物因體內代謝途徑不同,彼此間可發生相互作用不主張聯合應用,并應注意個體化.⑴水楊酸制劑:能抗風濕,抗炎,解熱,止痛.劑量每日2~4g,如療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劑量,有時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飯后服用或與制酸劑同用,亦可用腸溶片以減輕胃腸道刺激.⑵吲哚美辛:系一種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熱和鎮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換用本藥,常用劑量25mg每天2~3次,每日100mg以上時易產生副作用.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胃潰瘍,頭痛,眩暈,精神抑郁等.⑶丙酸衍生物:是一類可以代替阿斯匹林的藥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oproxen)和芬布芬(fenbufne)作用與阿斯匹林相類似,療效相仿,消化道副作用小.常用劑量:布洛芬每天1.2~2.4g,分3~4次服,萘普生每次25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消化性潰瘍,胃腸道出血,頭痛及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如易激惹等.⑷滅酸類藥物:為鄰氨基苯酸衍生物,其作用與阿斯匹林相仿.抗類酸每次250mg,每日3~4次.氯滅酸每次200~40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及食欲不振等.偶有皮疹,腎功能損害,頭痛等.2.金制劑目前公認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肯定療效.常用硫代蘋果酸金鈉(gold,sodiumthiomalatemyochrysin).用法第一周10mg肌注,第二周25mg.若無不良反應,以后每周50mg.總量達300~700mg時多數病人即開始見效,總量達600~1000mg時病情可獲穩定改善.維持量每月50mg.因停藥后有復發可能,國外有用維持量多年,直線終身者.金制劑用藥愈早,效果愈著.金制劑的作用慢,3~6個月始見效,不宜與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藥物并用.若治療過程中總量已達1000mg,而病情無改善時,應停藥.口服金制劑效果與金注射劑相似.副作用有大便次數增多,皮疹,口腔炎,緊損害等,停藥后可恢復.口服金制劑金諾芬(Auranofin)是一種磷化氫金的羥基化合物.劑量為6mg每日一次,2~3月后開始見效.對早期病程短的患者療效較好.副作用比注射劑輕,常見為腹瀉,但為一過性,緩解顯效率62.8%.3.青霉胺是一種含巰基的氨基酸藥物,治療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效果.它能選擇性抑制某些免疫細胞使IgG及IgM減少.副作用有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蛋白尿,過敏性皮疹,食欲不振,視神經炎,肌無力,轉氨酶增高等.用法第一個月每天口服250mg,第二個月每次250mg,每日2次.無明顯效果第三個月每次250mg,每日三次.每次總劑量達750mg為最大劑量.多數在3個月內臨床癥狀改善,癥狀改善后用小劑量維持,療程約一年.4.氯喹有一定抗風濕作用,但顯效甚慢,常6周至6個月才能達到最大療效.可作為水楊酸制劑或遞減皮質類固醇劑量時的輔助藥物.每次口服250~500mg,每日2次.療程中常有較多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和食欲減退等.長期應用須注意視網膜的退行性變和視神經萎縮等.5.左旋咪唑可減輕疼痛,縮短關節僵硬的時間.劑量為第一擊50mg,每日1次,第二周50mg,每日2次,第三周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眩暈,惡心,過敏性皮疹,視力減退,嗜睡,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蛋白尿等.6.免疫抑制劑適用在其它藥物無效的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停藥情況下或激素減量的患者常用的有硫唑嘌呤,每次50mg,每日2~3次.環磷酰胺每次50mg,每日2次.特癥狀或實驗室檢查有所改善后,逐漸減量.維持量為原治療量的1/2~2/3.連續用3~6個月.副作用有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肝臟毒性損害及消化道反應,脫發,閉經,出血性拼膀光炎等.氨甲蝶呤(MTX)有免疫抑制與抗炎癥作用,可降血沉,改善骨侵蝕,每周5~15mg肌注或口服,3個月為一療程.副作用有厭食,惡心,嘔吐,口腔炎,脫發,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藥物性間質性肺炎與皮疹.可能成為繼金和青霉胺之后被選用的另一緩解性藥物.7.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關節腫痛,控制炎癥,消炎止痛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對病因和發病機理毫無影響.一旦停藥短期仙即復發.對RF,血沉和貧血也無改善.長期應用可導
2016-01-06 14: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