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骨髓炎的臨床表現
兒子前段時間胳膊受傷骨折了,之后在一家醫院做了接骨,醫生說修養一段時間久好了。會來沒過幾個月,兒子經常說胳膊疼,看胳膊部位的皮膚變黑了,去檢查醫生說是慢性血源性骨髓炎,這是怎么回事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大多數慢性骨髓炎是因急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不及時,病情發展的結果,如急性骨髓炎的致病菌毒力較低,或病人抵抗力較強,也可能引起亞急性或慢性,并無明顯急性期癥狀。另一方面,骨的貫通性火器傷和開放性骨折后發生的骨髓炎,金屬物植入骨內如人工關節置換術等引起的骨內感染,則較多見。其他誘因有糖尿病、服用激素、免疫缺陷及營養不良等。你兒子的情況和他的胳膊發生骨折有關。
2016-01-04 08: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在病變不活動階段可以無癥狀,骨失去原有的形態,肢體增粗及變形。患處皮膚菲薄,色澤暗,有多處瘢痕,稍有破損即引起經久不愈的潰瘍;或有竇道口,長期不愈合,竇道口肉芽組織突起,流出臭味膿液。肌肉的纖維化可以導致關節攣縮。急性感染發作表現為疼痛,表面皮膚轉為紅、腫、熱及有壓痛;體溫可升高1~2℃;原已閉塞的竇道口可開放,排出多量膿液,有時掉出死骨。在死骨排出后竇道口自動封閉,炎癥逐漸消退。急性發作約數月、數年一次。體質不好或身體抵抗力低下情況下可以誘發急性發作。長期多次發作使骨骼扭曲畸形、增粗,患處皮膚色素沉著,并因肌肉攣縮而出現鄰近關節畸形,竇道口皮膚反復受到膿液的刺激會癌變。兒童往往因骨骺破壞而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使肢體出現縮短畸形。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診斷不難。特別是有竇道及經竇道排出過死骨時,診斷更易。攝X線片可以證實有無死骨,并了解其形狀、數量、大小和部位,以及附近包殼的生長情況。一般病例不需要做CT檢查。因骨質濃白難以顯示死骨者可做CT檢查。
2016-01-04 02: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骨髓炎的致病菌常為多種細菌的混合感染,但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是主要的病原體。此外,革蘭陰性桿菌也占很大比例,Gentry于1990年在一篇題為“骨髓炎的抗生素治療”中指出50%的慢性骨髓炎患者其致病菌為革蘭陽性桿菌。由骶部褥瘡引起者多為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奇異變形桿菌等多種細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在人工關節置換或其他異物存留引起的慢性骨髓炎者,其致病菌多為陰性凝固酶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us),近年來真菌引起者也屢有報道。
2016-01-03 22: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從描述可以看出患者得骨髓炎有兩種可能,血源性或者創傷性。雖然病菌傳播的方式不同,但是從反復骨痛和皮膚變黑的表現看已經是慢性骨髓炎了。慢性骨髓炎的一大特點是,因為病菌的持續感染是骨骼產生壞死形成死骨。感染不斷擴散就會使患者產生反復的骨痛表現。應該盡快手術,手術應該包括:清創消除死骨、滅菌消除感染源,并輔助骨骼的創傷修復和術后的康復治療。則可以避免因為死骨產生骨骼感染造成嚴重創傷而盡快治愈。
2016-01-03 21: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