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燥:口干舌燥鼻出血天氣變涼爽了總覺得渾身不舒坦;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潤;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干咳,有時有少量的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飯都困難……這些癥狀都是秋燥癥的表現。現代醫學認為,秋燥與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有關。中醫認為,燥是無形之邪,體質陰虛、氣虛的人,容易產生虛熱,熱易傷津。燥癥主要靠預防,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加強鍛煉等多方面去協調。首先,秋季要注意補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秋季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癥狀。預防秋燥癥,平時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燥邪的侵害。
2016-01-03 20: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秋燥致病主要原因是耗傷津液,故治療主要是滋陰潤燥,透解燥邪。
2016-01-03 13: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秋燥? 秋燥是由燥熱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多發生于秋季,尤以秋分后至小雪前為常見。其基本征候特征為初起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膚干燥等津傷失潤。根據好發季節及臨床表現,本病與西醫的急性咽候炎、急性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等證候表現相似,故這些疾病可以參考秋燥辨證治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