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截癱的遺傳特性
遺傳性痙攣截癱的癥狀。-胸腔下部的肋骨膨出-剪刀步-神經反應陽性-腳尖著地,易摔倒-下蹲困難-夜間睡覺腿或腳踝不自主的抖動,就像被針扎到的那種反應,每詞持續不足1秒,間隔時間不等,20秒或1個小時,或更久。視白天身體疲勞/精神壓力大小情況而定。-從13/14歲左右開始有感覺,覺得下樓沒有別人快-無家族遺傳史,-但家族姐妹:足弓都比常人高一點,腳趾短些,但走路生活并無異常。-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家族史,兒童期(少數20~30歲)發病,緩慢進行性雙下肢痙攣性截癱,剪刀步態,伴視神經萎縮、錐體外系癥狀、共濟失調、肌萎縮、癡呆和皮膚病變等。
2016-01-02 09: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本病以緩慢進行性雙下肢痙攣性無力為主要特征。多在兒童或青春期發病,男性略多,臨床上可分2型: 根據家族史,兒童期(少數20~30歲)發病,緩慢進行性雙下肢痙攣性截癱,剪刀步態,伴視神經萎縮、錐體外系癥狀、共濟失調、肌萎縮、癡呆和皮膚病變等。
2016-01-02 03: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目前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法,只有對癥治療!!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變性疾病,病理改變主要在脊髓中雙側皮質脊髓束的軸索變性和(或)脫髓鞘,以胸段最重.臨床表現為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亢進,病理反射陽性,呈剪刀步態.許多學者認為HSP也屬于遺傳性共濟失調疾病(IAs)的范疇.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家族遺傳性變性病,最常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及x鏈鎖遺傳.以慢性進性無力與慢性痙攣性下肢癱瘓為特征.發病機制至今仍不清楚.HSP的發病年齡多見于兒童期或青春期,但也可見于其他年齡段.男性略多于女性.常有陽性遺傳家族史.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雙下肢痙攣性肌無力,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亢進,膝,踝陣攣,病理征陽性,呈剪刀樣步態等.可伴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錐體外系癥狀,小腦性共濟失調,感覺障礙,癡呆,精神發育遲滯,耳聾,肌萎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還可有弓形足畸形.目前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法.但對肢體痙攣狀態的治療是可行的.本病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左旋多巴,巴氯芬可減輕癥狀,其他除藥物治療外,肌腱松解術,按摩,理療,針灸等方法可以減輕痙攣,改善行走困難.
2016-01-01 17: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長期極度疲勞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全身性綜合征,其病因和發病機制未明。其基本特征為新發、持續性或反復發柞性的導致虛弱的疲勞,臥床休息亦不能緩解,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而體檢和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常見的伴隨癥狀還包括低熱或自覺發熱、咽喉痛、肌痛、關節痛、頭痛、神經-精神癥狀、睡眠障礙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表現。由于CFS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話,日益受到重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曾預測慢性疲勞綜合征將成為2l世紀困擾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FS不是單一的潛在精神紊亂所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的主觀描述,而是由免疫系統激活、下丘腦—垂體軸功能異常和某些感染因子的再活化等綜合因素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