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小兒口吃
BR>患者年齡:六歲小兒在近一年時間內發現,說話有口吃現象,但不要緊,最近幾天感覺比較嚴重,看了兒童醫院的醫生說是沒多大關系,不要太強調他說話,慢慢會好起來但我們發現根本不行,說話第一個字反而很費事。作為家長我們感到很著急。請給予解答。在此謝謝各位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孩子得了口吃,家長們往往因其無藥可治而苦惱.其實,口吃是一種語言功能障礙,并沒有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口吃孩子能用語言和文字準確表達思想,發音器官也正常.所以家長耐心誘導是治療口吃的“良藥”.幼兒發音功能不完全,詞匯有限,吐字常有重復,這種生理現象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但性格內向的孩子因說不好話且經受不住周圍環境的壓力,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說話重復難以消除,久之成為習慣,口吃就形成了.由此可知,口吃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矯正重點是如何解除小兒心理障礙.這就須要父母的耐心教育和引導.首先,父母應使口吃小兒說話時處于輕松愉快的環境,減少他們的口吃發生頻率,說錯了不訓斥,引導孩子講話時放慢速度,從容不迫,讓孩子注意講話的節奏和語調,以增加語言的韻律性和輕松感,口吃就會逐漸自然地得到矯正.口吃小兒大都對單詞的第一個字發音感到困難,發音過急過重,常卡在此處.所以要誘導孩子發好單詞第一個字音.可以先輕輕地發出字的聲母,然后與韻母拼合,拼出字音,再慢慢地向第二個音滑動.這是矯正口吃的訣竅.另外,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讓孩子過多地背誦他無法理解的詩詞或文章,當孩子發脾氣和哭泣時,少和他講話;千萬要阻止孩子出于好奇模仿口吃者講話;不打罵,不溺愛,使孩子建立充分的自信.須說明的是,矯正小兒口吃不必達到一字不錯.只要心理因素糾正,口吃基本消除,矯正就算成功以上是對“如何治療小兒口吃”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2 08: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口吃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復,不流暢的狀態,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輕重程度各有不同.2~4歲為兒童語言發育階段,小兒對周圍事物興趣很濃,但語言功能尚不成熟,所以講話時會出現口吃,口吃可分為暫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3種須符合下列三項:1,經常出現語音或音節的重復或延長,影響說話的流暢性;2,無表達內容障礙;3,排除抽動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口吃很少藥物治療,主要依靠心理治療:社會心理支持療法語言訓練療法輔助治療對口吃患兒要多加關懷,體貼,做好說服解釋和心理疏導,向患兒說明口吃是一種功能性的障礙,發音器官,神經系統完全正常,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只要患兒放松自己,避免精神緊張,從容地,放慢速度地講話,就可以把話講好.鼓勵患兒樹立戰勝口吃的信心.
2016-01-01 22: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孩子口吃,基本上要靠家人及時的糾正和訓練的,醫院的兒童保健科也能夠給您一些幫助.個人建議首先做家長的不能心急,當孩子說話口吃時,不要打罵孩子,可以讓他分散注意力,要鼓勵孩子說,寶寶不要著急,你慢慢說,同時在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愛.口吃并不是無法矯正的,許多兒童的口吃行為,在長大以后就會自行減輕或消失,如果再配上家長的一些指導,我相信您的孩子一定會變得口齒清晰,流利.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2016-01-01 19: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敘述,我的建議如下. (1)解除說話時的緊張情緒,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強說話訓練. 家庭要營造一種輕松氣氛,并要不斷的鼓勵孩子,讓孩子說話. 孩子在二三歲時容易發生口吃.父母要注意不要譏笑孩子說話,或讓他與別的很善辯的孩子在一起議論問題,或是與別的孩子搶著說話,這些會使他想說話卻因沒有機會而心急,于是說話結巴,造成口吃. 父母還要禁止孩子因出于好奇而去模仿口吃的成人說話.發現孩子口吃時,切忌厲聲責備,否則孩子受到刺激后著急,又會張不開口,說話結結巴巴.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慢慢講,把話說清楚,或者是換一句話,改變他的語言習慣,誘使他動腦筋去想好了再說.也可加強對孩子的口語訓練,教孩子唱歌,講故事,采取多種方式鍛煉孩子說話. 和孩子說話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家長與孩子說話時,要特別注意講究說話的藝術要比較慢,口齒清楚,聲調溫和親切,以為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條件. 祝你的孩子早日擺脫煩惱.
2016-01-01 16: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口吃:指說話的節律異常與重復,因此說話不流利。大多數發生于學齡前期兒童,男孩多見。口吃發生率約為l%~2%。病因未明,可能是由于遺傳因素,焦慮和應激(如家庭生活事件),或因軀體疾病神經功能失調,或因模仿而形成口吃,也有認為與腦優勢側左利手有關。有人認為口吃患者腦電圖異常,可能與邊緣系統一網狀結構復合體的活動增強有關。根據口吃病理機制的研究,認為口吃可能是由于生理與心理的多種因素共存所致。癥狀主要表現為言語節律失調,語音或字句的重復、中斷、阻滯而不流利,可伴有言語助動的動作,如跺腳、拍腿等。口吃患兒常表現膽小。退縮、自卑心理或其他情緒障礙。須符合下列三項:①經常出現語音或音節的重復或延長,影響說話的流暢性;②無表達內容障礙;③排除抽動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首先要幫助患兒克服因口吃而引起的自卑、緊張的情緒,可采取平靜地緩慢講話,逐步掌握流利講話的規律。家長應正確對待口吃兒童,不要過分糾正講話,避免懲罰或歧視。及時采取口吃矯正訓練治療。鼓勵患兒參與集體活動和鍛煉。口吃嚴重者可服用小劑量氟哌啶醇治療,劑量0.5~2mg,每日1~2次,或服用抗焦慮藥治療。
2016-01-01 13: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