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
患者性別:患者年齡:問題描述:在一個環境里,一部分人我是善于交往的,而另一部分比較外向或與比較不老實的人我不懂得如何去交往,但其實我是很想與他們交往,很想與他們建立良好關系,但心理又怕,不敢去做,以前都是他們主動和我好,我總是被動,形成一定的關系.但上高中后,我成績下降,沒有了吸引他們的東西,他們也不主動和我好,我又不會主動去和他們好,于是在班里我很焦慮,同成績更不好了.高二復讀一年,我想要與他們建立良好關系,主動和他們套近,我不懂如何主動去交往,一下子與他們靠近,順從他們,與他們相呼應,天天想著如何討好他們,學習基本上放棄了,,,每天心理壓力都很大,緊張不安,這個討好下,那個討好一下,他們稍微有點不高興了,我就開始緊張不安,是不是我哪里做不好了.到后來我發現,與他們靠得越近,離他們的心理距離更遠了,我在班開始出現嚴重焦慮,恐懼,我不斷逃課,,,,在我看來他們是強大的,我是弱小的.自從與他們社交失敗后,我再也不敢想與他們建立好關系了,一點信心也沒有了,慢慢得與他們交往的欲望也沒了,我只與性格相近的人交往,人際關系不好.現在特別是和一些領導的關系不好,導致我跳槽幾次,,,請多多指教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生活中以感恩的心來對待所有對你表示友好的人,主動表達你的由衷感激之意,慢慢地,你會發現周圍的人際關系一定會有所改善。
2016-01-01 02: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自己覺的行就可以了,自身不修理 難免會被人修理
2016-01-01 00: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求同存異,隨波逐流。古語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
2015-12-31 15: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每個單位都有這樣的人,如果讓他們左右了你的生活,很不劃算,你越不開心,他們則在一旁看你的笑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2015-12-31 15: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社會是現實的,要一點點的長大的,請正視這種現象,請平靜面對,有真自己就可以的!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網站的信任與大力支持。放心求醫網的“疾病大全”欄目里面有各類疾病專題,詳細介紹了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檢查診斷、治療方法和預防養生之道。歡迎您光臨放心求醫網的“疾病大全”頻道。http://www.fx120.net/jbdq/index.htm下面是相關的知識,請進行參考,您已成年了,請正視好吧! 溝通分析法在理論的架構上,雖是承精神分析學派而來,從本我、自我、超我的觀念里,提出父母、成人、兒童的三種自我狀態的看法,強調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驅力,反而偏重于感覺和情緒,并且這三種自我狀態是具體可觀察的,不似精神分析學派,對于本我、自我、超我的說法是抽象性的概念,在這一方面,溝通分析法是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處。 TA在人格結構的看法,由父母、成人、兒童的三種自我狀態,繼續其理論的延續,若此三種狀態能順利轉換,便可形成良好的適應人格,假如其中產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適應的行為會因此而生。從溝通方面來說,若在三種自我狀態下,能以互補式溝通進行,那么溝通是順利、延續性的,但出現交錯式、曖昧式的溝通則會使溝通產生問題。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者的任務是要幫助當事人認清其自我狀態為何,以及使當事人發現自己無益或破壞性的溝通方式,進一步改善當事人的溝通型式。 TA理論的概念里,強調人的發展過程中,父母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和影響力的作用,父母的教養方式與態度,會左右小孩子的早年決定、人生地位以及人生腳本的形成。所以在生長的過程中,父母若多是以命令(injunctions)的方式教養,少給予撫慰(strokes)的需求,即使小孩子生而OK,這些成長過程的負向生活經驗卻會主宰了小孩子早年決定的關鍵因素,人生地位、人生腳本的不當也因此根深柢固地形成。在治療的過程中,分析便成為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從結構分析、溝通分析、腳本分析、心理游戲分析等,無非是讓當事人去察覺、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自我狀態、人生腳本為何,透過檢視的過程,幫助當事人去重新做決定,并且選擇建立新的生活態度與人生腳本,這也是TA在人性觀中強調“人是有改變決定的能力”帶來積極、樂觀的態度,使人能更加地掌握自己,朝健康地成長與發展方向邁進。總體來看,TA雖然有精神分析的影子在,但它的精神卻是同于阿德勒與完形學派---相信人是主動的行為者、決定者,其人生腳本的概念也近于阿德勒所提的生活方式,是決定一個人往后生活的方向,而生活方式與人生腳本的不當,是可以透過治療歷程的覺察,有所改變。當然,每個學派都有其優缺點和被批評之處,不同的是,TA能收集各派的優點和長處,形成一套新穎、獨特、易懂的理論,一般人也能由自修的方式學得這些概念,對自己有所幫助與成長,我想這是TA應該可以被提出來說明其最有貢獻的佐證。
2015-12-31 15: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