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疼痛是怎么了
有三四個月了吧,我左邊胸部一直有點疼痛,主要是晚上仰臥睡時,風開始不疼,但睡了一會就開始像針扎一樣跳疼,趕緊右側臥,慢慢就不疼了,去醫院查了乳房,只說有點增生,開了點藥,吃了一個星期了,好像沒什么變化,并且這個疼痛好像和生理期關系不大。現在不知道怎么辦了,不知道哪里的問題,就是去醫院也不知道看哪個科。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可以的!乳腺增生的治療: 國內大多采用中醫中藥治療,國外多用激素制劑、維生素類等,必要時手術治療。中藥如:逍遙丸、香附丸、八珍益母丸、小金片、乳增寧片、天冬素片 西藥如: 1.激素類藥物,目前常用的有:三苯氧胺、溴隱停。 2.維生素類藥物,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6。 生活提示: 1.首先應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避免抑郁,煩躁焦怒。 2.應適當控制脂肪的攝入,有減少雌激素過量可能,故宜清淡飲食。 3.宜多食含有復合維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 4.積極治療婦科疾患,如月經不調,子宮及卵巢炎癥;避免人工流產,保持性生活和諧。 5.對于有乳房脹痛腫塊者,宜經醫生檢查,并學會自我乳房檢查法,進行自我保健。 6.對于不能排除癌變的患者,應反復至醫院檢查,必要時做活組織病理切片檢查。 7.本病病程長,易反復,需堅持治療,保持樂觀情緒。
2015-12-31 13: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你的描述,考慮是你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引起的胸部疼痛的癥狀建議,你可以用熱水進行熱敷,禁忌刺激乳房如果癥狀沒有減輕應去醫院乳腺外科進行彩超的檢查確診治療祝你早日康復
2015-12-31 12: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可能還是乳腺增生引起的,建議您可以口服中藥小金丹或消遙散就可緩解癥狀。平時要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甜食及過多進補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類,多吃粗糧。少生氣,保持情緒穩定即有利于早康復。祝您早日康復!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
2015-12-31 11: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本病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于25~45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在我國,囊性改變少見,多以腺體增生為主,故多稱“乳腺增生癥”。世界衛生組織(WHO)統稱“良性乳腺結構不良”。本病惡變的危險性較正常婦女增加2--4倍,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時與乳癌相混。其主要臨床特征為乳房腫塊和乳房疼痛,一般常于月經前期加重,行經后減輕。由于乳腺增生病重的一小部分以后有發展成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認為乳腺增生病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 乳腺增生病屬于中醫的“乳癖”范疇。有關本病的描述最早見于《中藏經》,以后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對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治療均有詳盡的闡述。“乳癖”是形容氣機不暢,在乳房部出現脹滿疼痛,癥請時緩時劇,疼痛時輕時重等特點。《瘍科心德集》中是這樣描述的:“有乳中結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發寒熱,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而消長,此名乳癖……。”既描述了腫快的特點,又指出了乳腺增生病與情志變化的關系。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西藥有5%碘化鉀,疼痛嚴重者可試用甲基睪丸素,在月經前一周內開始口服,以免進一步擾亂人體激素間的細微平衡。 也可在中醫辨證指導下選用中成藥或方劑治療: (1)屬肝氣郁結型的,宜疏肝理氣,化痰散結。可服逍遙丸、小金片、乳癖丸、犀黃丸等。 (2)屬肝腎陰虛型的,宜調補肝腎,化痰散結。可服六味地黃丸、二至丸,同時合用小金丹。 (3)屬沖任失調型的,宜調理沖任,溫腎平肝。可服小金丹、散結靈等。如果以上內容對你有些幫助的話,就請你點擊為采納答案.謝謝!!
2015-12-31 02: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肝囊腫問題不大的,你這種情況不排除神經痛引起的,建議熱敷,再觀察看看。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
2015-12-30 19: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