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現紅疹子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22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當天發現就已提問目前一般情況:背部和胸部出現紅色疹子不癢不疼穿衣服時有觸碰的感覺我是剛從上海出差回到家發現的在上海沒有做過什么不好的事,但是出差的幾天都流了大量的汗,堅持天天在駐地洗澡.今天回到家后發現背部和胸口出現面積比較大的紅色疹子,我在上海時抱過被懷疑是口足手病的小孩的.請問這個問題大不?是不是常見的毛囊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的情況考慮是皮膚過敏導致的,建議外涂醋酸膚輕松冰片軟膏或阿昔洛韋軟膏效果最好。可吃些消風止癢顆粒或氯雷他定來治療。注意飲食調節,少吃或不吃辛辣及刺激性強的食物。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等。希望能給你幫助。
2015-12-30 20: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有可能是帶狀皰疹.帶狀皰疹藥物治療效果很差,沒有特效藥.帶狀皰疹如果治療方法不當,容易留下后遺神經痛或者瘙癢,,治療起來那就很麻煩了,但是中醫手法疏通經絡法治療帶狀皰疹及后遺神經痛效果最好.下面給你介紹一下僅供參考:中醫手法疏通經絡治療帶狀皰疹及后遺神經痛是根據祖國傳統醫學的經絡學說: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是運行氣血,津液的通道;“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道理.不是直接針對病源,而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以特定手法刺激患者經絡,通過皮膚透入,產生信息,激發經絡的調節作用,進而激發經絡之氣,靠經絡的調節作用來改變機體的病理狀態.通過經絡感應傳導傳遞到相應的臟腑,以行氣活血,疏經通絡,扶正祛邪,調理臟腑,調節和改善患者患病部位微循環及其周圍的感覺神經末梢.對臟腑進行調理,促進臟腑氣血的正常運行,從而協調人體各臟腑之間的機能,平衡人體陰陽,進而使人體整個機體保持正常生理活動的平衡協調,使機體恢復正常和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巧妙的起到了從外治內,治愈疾病的作用.從而解除患者之病痛,亦使皰疹自行消失,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對皰疹后遺神經痛千萬不要采用的一些陳舊的,盲目的神經破壞性治療,如神經封閉,切斷,阻滯,冷凍,激光照射,使用鎮痛泵,向神經根內注射激素,麻醉劑,干擾素,營養神經的藥等,給患者造成醫源性新病,給患者帶來永久性傷害性并發癥——麻木,肌肉萎縮等(即使這樣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帶狀皰疹一般不要把皰疹弄破,讓其自行消失,大概需要1-2周就會好的.皰疹很好治療,西醫西藥治療好留后遺神經痛,就怕留下后遺神經痛,后遺神經痛就不好治療了,特別是用西醫西藥治療就更不能治愈了,如果西醫西藥能治愈的話就留不下后遺神經痛了,一旦留下后遺神經痛,這時就不要再用西醫治療了,一定要找中醫治療.皰疹是小事,關鍵是后遺神經痛痛苦是大事,皰疹早一天好晚一天好患者痛苦不很,留下后遺神經痛患者就要受大罪,吃大苦了,所以我告誡患者治療此病一定要找中醫(特別是民間中醫)治療.最好一開始治療此病就用中醫治療,這樣就不會留下后遺神經痛了.此病千萬不要用西醫西藥治療.此病影響不著生命,但是治療不合適的話要留后遺神經痛的,一旦留下后遺神經痛就麻煩了.特別是頭部,眼部,面部的帶狀皰疹.中醫治療帶狀皰疹及后遺神經痛效果最好.并且不留后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又稱纏腰火丹,蛇盤瘡,蛇丹,纏腰龍,蜘蛛瘡,蛇串瘡,火帶瘡,皮蛇,生蛇,蛇纏腰等)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此病發生的病理機制為:本病在無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兒童)中引起原發感染,病原體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癥,即水痘.水痘癥狀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潛伏形式長期存在于脊髓神經或顱神經的神經元細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從一個或數個神經節沿相應的周圍感覺神經到達皮膚,在神經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壞組織,細胞,使之發炎,出血,死亡而發病,引起復發感染,即帶狀皰疹.中醫稱這種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神經和皮膚同時受累的)皮膚病,多是由情志抑郁,肝氣郁結,久而化火;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濕濁內生,郁而化熱,濕熱內蘊,復因外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生.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西醫認為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本病初起多屬肝膽濕熱型或脾經濕盛型,日久或年老體弱多屬氣滯血瘀型(經絡不通,氣血凝滯,循行不暢,凝滯肌膚,不通則痛,疼痛不止).其發病率高,各個年齡組人群均可發病,尤其是老年人多見,并且鉆心地疼痛使人難以忍受.國內外整個醫學界至今還沒有預防和徹底根治的藥物及方法.原發感染患水痘后,繼發感染即患帶狀皰疹;但帶狀皰疹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后產生抗體,終身免疫,會有部分患者轉為后遺神經痛.如泛發則應警惕潛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患病后要盡早就醫,越早越易治愈;反之,則病情加重,疼痛加劇,輕者遺留神經痛,重者會發生意外.帶狀皰疹感染的因素:本病原發感染后,病毒就躲進了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尚無辦法清除,也無法預測復發時間,所以無從預防和根治.但已發現復發感染為帶狀皰疹與機體免疫功能關系密切,如老年人,局部創傷后,系統紅斑狼瘡,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長期接受皮膚激素,放射治療和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最易感染,且病程長,病情重,后遺神經痛更突出.帶狀皰疹的主要特點:1,各年齡段都會發病,以老年人多見;2,4季皆能發病,以春秋季居多;3,人體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皰疹,以軀干及頭,面部最常見;4肢最少見;4,發病時伴有疼痛,皰疹結痂后部分還會延續;5,水皰和皮損多沿某一周圍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發生于身體一側,不超過軀體中線.帶狀皰疹的主要癥狀:1,出皰疹前三,4天,局部出現瘙癢,灼熱,劇烈疼痛;2,發病部位起初為片狀紅斑或集簇性的粟粒狀小丘疹,繼而出現集簇性的粟粒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成帶狀排列,透明或由透明變混濁,后干燥結痂;3,可伴臨近淋巴腫大,疼痛,全身不適;4,病程1-2周,部分患者神經劇烈疼痛會延續,轉為后遺神經痛.帶狀皰疹的危害:發病期間,患者會出現多種不適癥狀,神經疼痛最明顯,使人寢食難安.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加上高額費用,更使人難以忍受.如治療不當或體質虛弱諸多因素所致,會轉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少則數月或年余,多則數年,患者將長期忍受痛苦折磨,影響生活質量.帶狀皰疹還有其特殊類型:眼皰疹,耳皰疹,內臟皰疹,皰疹性腦膜腦炎(頭面部皰疹),無皰疹型帶狀皰疹,泛發型帶狀皰疹等.這些皰疹既有特殊性,又對人體有嚴重的危害性,有些可致失明,耳聾,面癱,臟器功能紊亂,甚至死亡.這些病早期極易誤診,醫患雙方均應重視.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癥狀治愈后延續疼痛超過一個月的神經疼痛病.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帶狀皰疹病毒的親神經性侵襲神經末梢造成的,可在發疹前或伴隨皮疹出現,少兒不明顯,青年人略輕,老年人較重.當皮損癥狀完全消退后,會有約20%的患者遺留有神經痛,50歲以上的人群會有約75%的患者留有后遺神經痛,疼痛以胸段肋間神經和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多見.根據發病臨床表現與病理學研究,專家們分析發病機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1,帶狀皰疹發病期引起了周圍神經病變及帶狀皰疹性神經痛;2,因帶狀皰疹并發癥之一是無菌性腦膜腦炎,說明帶狀皰疹會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臨床采用阻滯療法,仍有疼痛表現更是證明;3,帶狀皰疹并發的精神癥狀,在皮損消退后仍伴隨著神經痛(失眠,精神沮喪,消沉).也就是說,人們沒有足夠的營養來提高免疫力,使被病毒破壞的神經細胞沒有得到有效修復,被破壞的組織和細胞形成的垃圾沒有清理排出,病毒進一步繁殖破壞神經組織.據報導,帶狀皰疹發病率為人群的1.4‰-4.8‰之間,約有20%的患者遺留有神經痛.50歲以上老年人是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主要人群,約占受累人數的75%左右.該病是醫學界的疼痛難題,是中老年人健康潛在的殺手.該病的主要特點,就是劇烈的頑固性的疼痛.帶狀皰疹皮損消除后疼痛仍持續,輕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發作,不刺激也會突然發作,為減輕衣服對身體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撐起來,整夜的睡不好覺.如有病毒侵犯到相應腦神經會影響視力,引起面癱和聽覺障礙.除疼痛外,還會誘發心臟病,腦出血,甚至導致死亡.醫學界將這種疼痛分為三種:1,激惹觸痛型.臨床表現以對痛覺超敏感為特征,輕輕的觸摸即可產生劇烈的難以忍受的疼痛.2,痹痛型.臨床表現以淺感覺減退和痛覺敏感為特征,觸痛明顯.3,中樞整合痛型.臨床上可兼有以上兩型的表現,由中樞繼發性敏感化異常為主要特征.患者在就診時將疼痛形象地描繪為火燒樣痛,撕裂樣痛,針刺樣痛,刀割一樣痛,閃電樣痛等等.該病患者應該注意如下幾點:1,在飲食方面:不要吃豬肉,不要飲酒及與啤酒類似的碳酸飲料.2,在行動方面:不要活動或少活動,多注意休息.3,在情緒方面:不要憂愁,不要急躁,心情要開朗.4,在治療方面:建議千萬不要采取破壞神經的方法治療.如神經封閉,切斷,阻滯,冷凍,激光照射,使用鎮痛泵,向神經根里注射激素,麻醉劑,干擾素,營養神經的藥等.由于患者長期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情緒異常,睡眠障礙,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動幾近喪失,生活質量難以保證,對前景失去信心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家人也為此擔憂受累,其危害超出常人的想象
2015-12-30 10: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不排除藥物過敏的因素,但這么多的藥物,要判斷是哪一種過敏是很困難的,任何一種藥物都有過敏的可能性。
2015-12-30 09: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少吃脂肪及辛辣,油炸食物等.多吃蔬菜和水果.抗過敏處理即可.
2015-12-30 04: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考慮過敏引起,建議口服賽庚啶,甲氰咪胍,維生素C,維生素B6,外用尤卓爾治療.
2015-12-29 23: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