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位朋友你好!利尿劑、α-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以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降壓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情況個體間差異很大,臨床應用時要充分注意。具體選擇哪一種或幾種藥物應全面考慮。
2015-12-29 06: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1利尿降壓劑:氫氯噻嗪,環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等.2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抑制劑:利血平,降壓靈,鹽酸可樂定.3腎上腺素能受體組滯劑:β阻滯劑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滯劑如苯芐胺,α+β阻滯劑如柳氨芐心安.4酶抑制劑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5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6血管擴張劑如肼苯噠嗪,長壓定,哌唑嗪,呱氰啶等.7神經節和節后交感神經抑制劑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8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如酮色林等.9復方制劑如復方降壓片,復方羅布麻片,安達血平片等.降壓藥物選用的原則是:①應用降壓藥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需長期服藥.因此,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壓藥(如氫氯噻嗪,利血平,復方降壓片等)作為基礎降壓藥,再按不同病期選用其他降壓藥物.②用降壓藥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降壓目的后,可改用維持量以鞏固療效,盡可能用最小的維持量以減少副作用.③使用可引起明顯直立位低血壓的降壓藥物時,宜向病人說明,從坐為起立或從平臥位起立時,動作應盡量緩慢,特別是夜間起床小便時更要注意,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發生意外.④緩進型第一期病人,癥狀不明顯,一般治療(包括鎮靜劑)即能奏效,可不必應用降壓藥物,必要時用少量作用溫和的降壓藥如利尿劑,蘿芙木類或復方降壓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降壓藥治療,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藥合用或再選加酶抑制劑,節后交感神經抑制劑,神經節阻滯劑或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壓作用強的藥物如節后交感神經抑制劑,神經節阻滯劑,如鹽酸可樂定,長壓定等治療.⑤臨床上常聯合應用幾種降壓藥物治療,其優點是:藥物的協同作用可提高療效;幾種藥物共同發揮作用,可減少各藥的單劑量;減少每種藥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壓下降較為平穩.最常用的聯合是利尿劑和其他降壓藥合用,利尿劑既可增強多種降壓藥療效,又可減輕引起浮腫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體阻滯劑和米諾地爾合用時,各自減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⑥急進型高血壓病的治療措施和緩進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壓持續不降可考慮用冬眠療法;如出現腎功能衰竭,則降壓藥物以選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諾地爾,可樂定為妥,血壓下降不宜太顯著,以免腎血流量減少加重腎功能衰竭.⑦對血壓顯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過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適應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壓而感不適,且有導致腦,心,腎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血管意外,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腎功能不全等可能.發生高血壓危象或高血壓腦病時要采用緊急降壓措施.近年來多選用鈣離子拮抗劑作為首選藥,尤其對伴有冠心病心絞痛者尤為適宜,對有傳導阻滯,心動過緩者亦甚安全;亦可選用酶抑制劑,對伴有心功能欠佳者更好,對血壓過高上述兩藥可同時應用;對有心動過速者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尤其對心肌梗死后伴有高血壓,心動過速或過早搏動可能有預防猝死的作用;對持久血壓不易下降者有時需上述三藥同時應用,但應從小劑量開始,并經常隨訪血壓.近年研究證明,硝苯地平與卡托普利有逆轉高血壓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故特別適合高血壓合并心臟病患者.高血壓病人講究長期平穩降壓,所以初拉注意按時服藥,還要定是測量血壓;服藥建議有條件的服用緩釋制劑:另外注意飲食: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高血壓患者常較肥胖,必須吃低熱能食物,總熱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不伴有腎病或痛風病的高血壓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晚餐應少而清淡,過量油膩食物會誘發中風.食用油要用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筍,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帶,洋蔥等,以及少量魚,蝦,禽肉,脫脂奶粉,蛋清等.低鹽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即約一小匙.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3毫升醬油相當于1克鹽.咸(醬)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頭,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2015-12-29 05: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高血壓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是常見的臨床綜合癥,亦可說其是以收縮和舒張壓增高,常伴有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或器質改變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該病可由多種發病因素和復雜的發病機制所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體液內泌遺傳,腎腦血管壓力感受器的功能異常等均可導致高血壓病。平時注意低鹽飲食,避免緊張與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影響,適當堅持鍛煉,如果這樣還不能恢復正常的就需要及時用降壓藥控制了。在高血壓的治療中要注重個體化治療原則,患者合并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不同,存在的靶器官損害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各異,治療藥物自然有別,因此提倡個體化治療原則。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物主要有六大類:利尿劑、α-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以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降壓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情況個體間差異很大,臨床應用時要充分注意。具體選擇哪一種或幾種藥物應全面考慮。
2015-12-29 03: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主要降壓藥物1、利尿降壓劑:氫氯噻嗪、環戊甲噻嗪、2、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抑制劑:利血平、降壓靈 3、腎上腺素能受體組滯劑:β阻滯劑如心得安、氨酰心安、;α阻滯劑如苯芐胺、
2015-12-29 03: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