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癌患者的飲食禁忌主要包括避免刺激性食物、高鹽食物、粗糙堅硬食物、腌制熏制食物、含酒精飲品等。 1.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這類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適。 2. 高鹽食物:像咸菜、腌肉等,高鹽飲食會增加胃黏膜損傷的風險。 3. 粗糙堅硬食物:如堅果、油炸食品,可能損傷胃黏膜,導致出血。 4. 腌制熏制食物:其中含有的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有致癌風險。 5. 含酒精飲品:酒精會刺激胃黏膜,影響病情恢復。 總之,胃癌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飲食,遵循上述禁忌,有助于減輕胃部負擔,促進病情的穩定和恢復。
2025-02-23 14: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油膩食物,適度補充營養早期首選手術,中晚期可放化療加服用抗腫瘤中藥治療,及時緩解病情,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2015-12-28 20: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是可以通過中藥的輔助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飲食,如含量為16.2%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是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飲食狀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以直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誘導分化與凋亡,是很好的輔助治療產品,該類產品口碑較好的有現代中藥含人參皂苷Rh2量達16.2%,為同類產品中最高的。以下食物可以盡量給病人多食用一些:1.茄子:富含維生素P,茄科蔬菜含有重要的植化物,研究顯示可以阻止癌細胞的形成。茄子抗癌作用有三:散血止痛、消腫、寬腸。2. 紅薯: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多。紅薯還含有豐富的賴氨酸。食用紅薯一定要蒸熟蒸透,最好同時食用牛奶。3. 蘆筍:含有豐富的組織蛋白核酸葉酸、微量元素曬和游離態存在的天門冬酰胺,對各種癌癥患者都有預防和治療功效。
2015-12-28 09: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薏米、菱、金針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鴿蛋、牛奶、豬肝、沙蟲、猴頭菌、鮑魚、針魚、海參、牡蠣、烏賊、鯊魚、老虎魚、黃魚鰾、海馬、甲魚。(2)宜多吃高營養食物,防治惡病質,如烏骨雞、鴿子、鵪鶉、牛肉、豬肉、兔肉、蛋、鴨、豆豉、豆腐、鰱魚、鯇魚、刀魚、塘虱魚、青魚、黃魚、烏賊、鯽魚、鰻、鯪魚、鯧魚、泥鰍、蝦、淡菜、豬肝、鱘魚。(3)惡心、嘔吐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楊桃、無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烏梅、蓮子。(4)貧血宜吃淡菜、龜、鯊、魚翅、馬蘭頭、金針菜、猴頭菌、蜂蜜、薺菜、香蕉、橄欖、烏梅、木耳、羊血、蠶豆衣、芝麻、柿餅、豆腐渣、螺等。(5)腹瀉宜吃鯊魚、扁豆、梨、楊梅、芋艿、栗子、石榴、蓮子、芡實、青魚、白槿花。(6)腹痛宜吃金橘、卷心菜、比目魚、鱟魚、蛤蟆魚、沙蟲、海參、烏賊、黃芽菜、芋頭花。(7)防治化療副作用的食物:獼猴桃、蘆筍、桂圓、核桃、鯽魚、蝦、蟹、山羊血、鵝血、海蜇、鯇魚、塘虱、香菇、黑木耳、鵪鶉、薏米、泥螺、綠豆、金針菜、蘋果、絲瓜、核桃、龜、甲魚、烏梅、杏餅、無花果、人參(人參皂苷Rh2(護命素))。(1)忌煙、酒。(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3)忌霉變、污染、堅硬、粗糙、多纖維、油膩、粘滯不易消化食物。(4)忌煎、炸、煙熏、腌制、生拌食物。(5)忌暴飲暴食,硬撐硬塞。
2015-12-28 07: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宜食苡米、藕粉、豆類、芝麻、蘆筍、海帶、蘑菇、茄子、蔥、木耳、牛奶、淡水魚、動物肝、腎等。忌食熏烤、油炸、鹽腌的食物。
2015-12-28 00: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胃癌是什么引起的? -
Q: 胃癌早或中期僅吃中藥能治好嗎? -
Q: 胃癌進展期能否選擇保守治療? -
Q: 胃炎如何逐步發展為胃癌? -
Q: 晚期胃癌是否還有康復的可能? -
Q: 晚期胃癌還有康復的可能嗎? -
Q: 胃癌術后喝湯惡心嘔吐應如何處理? -
Q: 患上胃癌應如何應對? -
Q: 胃癌擴散患者能否服用胃復春 -
Q: 胃癌術后喝湯惡心嘔吐如何治療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