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歲女性乳房脹痛三四天是何原因
患者年齡:21在這兩天發現乳房脹得發痛,先只是覺得有點脹,而后來就有點痛.請問這是怎么回事?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三四天目前一般情況: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21 歲女性乳房脹痛三四天,可能是生理因素,如月經前激素變化,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如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癌等。 1. 生理因素:月經前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會刺激乳腺組織,導致乳房脹痛。這種情況通常在月經來潮后會逐漸緩解。 2. 乳腺增生:內分泌失調引起乳腺組織增生和復舊不全,表現為乳房脹痛,常伴有乳房腫塊。 3. 乳腺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乳房會出現紅腫、疼痛,嚴重時可形成膿腫。 4. 乳腺纖維腺瘤:是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一般表現為乳房無痛性腫塊,少數可有輕度脹痛。 5. 乳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乳房腫塊、疼痛、乳頭溢液等。 乳房脹痛可能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如果脹痛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乳腺超聲、乳腺 X 線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2-23 16: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的情況考慮是屬于乳腺增生的表現,當然建議你查乳腺彩超你的情況可以考慮使用乳寧顆粒加上柴胡舒肝丸或是逍遙丸治療一下就是可以的
2015-12-28 11: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個原因非常多的.只有檢查才能判斷的啊.建議彩超檢查看看是否是小葉增生.或可能是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引起的,可吃逍遙丸調理試試.最好還應該做彩超,紅外線乳透或鉬靶照相檢查看看.且你應該每年都去醫院做一次專科檢查看看.這樣可以早期排除惡變的可能的啊.大多患乳腺小葉增生癥的病人常在發病數月至1~2年后自行緩解,故一般無需治療.平時可用胸罩托起乳房,口服小金丹或消遙散可緩解疼痛.由于2%~3%的病人有惡變的可能,故最好每3~6個月去醫院檢查彩超一次,以免耽誤治療.不要吃大豆,蜂蜜,蜂皇漿.它里面含有生物樣的雌雄激素.可能加重癥狀的啊.最好應該每年去醫院做一次專科檢查,必要時做彩超,紅外線乳透或鉬靶照相檢查.
2015-12-28 10: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彩超檢查看看是否是小葉增生.或可能是月經前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引起的,大多患乳腺小葉增生癥的病人常在發病數月至1~2年后自行緩解,故一般無需治療.平時可用胸罩托起乳房,口服小金丹或消遙散可緩解疼痛.由于2%~3%的病人有惡變的可能,故最好每3~6個月去醫院檢查彩超一次,以免耽誤治療.不要吃大豆,蜂蜜,蜂皇漿.它里面含有生物樣的雌雄激素.可能加重癥狀的啊.最好應該每年去醫院做一次專科檢查,必要時做彩超,紅外線乳透或鉬靶照相檢查.多數是習慣性便秘的可能,當然可以口服導瀉的藥物啊.但是這個長期吃導瀉的藥物可能導致依賴的啊.所以不能僅僅靠藥物啊.另外建議看看肛腸科的醫生親自檢查是否是有肛門狹窄和痔瘡啊.嚴重的痔瘡需要同時治療,可能需要手術.便秘關鍵是首先注意排便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問題.一定要禁煙,酒,辛辣食物.養成定時大便習慣,有便意時一定要盡快上廁所.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紅薯.蜂蜜.就一定會改善.口服鮮竹瀝有作用.另外如果幾天未解可以用開塞路,或肥皂條塞到肛門內潤腸通便.但是動作一定要輕柔,防止損傷腸道.
2015-12-28 03: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建議你首先去醫院阻隔激光乳透檢查.乳腺增生是一種非炎癥,非腫瘤的腺內組織增生,表現為乳房腫塊和乳房脹痛,脹痛的輕重不一,常是周期性的,于月經來潮前或兩次月經中間期開始顯著,月經來潮后消退. 乳房是女性身體比較脆弱的一部分,呵護它的健康,就意味著讓自己遠離病痛.因此出現了乳房疼痛,不要驚慌失措,也不可麻痹大意,要充分重視乳房的變化.及時進行醫療檢查.
2015-12-28 01: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