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出汗用藥后嗓子疼,診斷對嗎?有何良方?多久見效?
手腳時刻在出汗,稍一運動則全身汗如雨下,走半小時路就累的需要休息一下.當地醫生診斷為氣虛,給開的方為:延胡索10克,煅牡蠣30克,麻黃根20克,浮小麥30克,防風10克,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龍眼肉20克,山茱萸12克太子參30克,炒白術10克黃氏30克.吃后有時說嗓子疼,是否補大了,這個診斷是否對.還有什么好方嗎?一般中藥需吃多長時間見效?謝謝!兩年多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氣虛導致多汗是常見的中醫病癥,用藥后嗓子疼可能與用藥有關,也可能有其他原因。診斷是否準確需綜合判斷,良方也因人而異。中藥見效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 1. 診斷判斷:中醫診斷氣虛需綜合脈象、舌象、癥狀等多方面。如果患者除多汗外,還有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等表現,結合脈象虛弱,診斷可能是準確的。但嗓子疼可能是藥物溫熱性較強,或近期有上火、感染等情況。 2. 良方推薦:除上述藥方外,還可用玉屏風散(含黃芪、白術、防風)、補中益氣湯(含黃芪、白術、陳皮等)、歸脾湯(含白術、茯神、黃芪等)。 3. 見效時間:一般來說,中藥調理氣虛多汗需要一定時間。輕度患者可能 1 - 2 周癥狀有所改善;較嚴重者可能需要 1 - 2 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4. 注意事項:用藥期間應避免勞累、著涼,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 5. 復診調整:服用中藥一段時間后,應復診,醫生會根據癥狀變化調整藥方。 總之,對于氣虛多汗的治療,需要綜合判斷診斷的準確性,選擇合適的藥方,并耐心調理。如果用藥后出現不適,應及時與醫生溝通。
2025-02-24 03: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敘述,確實是氣虛,但是你的資料還不全,還不能具體斷定是心,肝,脾,肺或是腎氣虛,應該具體點,這樣可以更好的治療.再去調方.從這個方子來看,原則是對的,但不夠具體.你應該再去調方,把你病情詳細的說說,然后大夫才能有的放矢.
2015-12-28 03: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根據你的癥狀情況初步診斷是由于腎陰虛的情況所形成的。建議可以選擇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參等,中成藥的代表是六味地黃丸來調理改善。
2015-12-27 21: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建軍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中醫科
-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你有動則汗出的表現,這是氣虛的典型癥狀.所用的中藥也是補氣斂汗的.但是因為小孩為稚陰稚陽體質,當補但不可猛補.照你的處方來看的確是補益過重,因此有內熱的情況出現.建議龍眼10g,太子參15g,麻黃根15g,其余不變,可以清淡飲食,戒辣,以免助熱.小孩的調理一般就在10天左右,一周后必須門診隨訪,診斷后調整用藥方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疑問請追問
2015-12-27 14: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的癥狀屬于氣虛。根據你的自述可看出有心氣虛癥狀,可嘗試獨參湯、生脈飲、炙甘草湯等治療,具體藥物建議到當地中醫院辨證治療。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對于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食品,忌吃油膩厚味、辛辣食物。醫生詢問:希望能幫到你~
2015-12-27 12: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