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股骨髁上骨折后,可通過服用藥物來緩解癥狀、促進恢復,如止痛藥物、消腫藥物、促進骨折愈合藥物、預防血栓藥物等。 1.止痛藥物: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能有效減輕骨折帶來的疼痛。 2.消腫藥物:邁之靈片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3.促進骨折愈合藥物:骨肽片能夠調節骨代謝,促進新骨形成。 4.預防血栓藥物:低分子肝素鈉可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5.抗炎藥物:頭孢呋辛酯分散片等,有助于預防感染。 總之,股骨髁上骨折后的用藥需根據個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和使用。同時,患者還應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促進骨折的愈合。用藥期間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2025-02-23 19: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一般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需要做好營養修復調理,需要注意好飲食合理性,需要定期做好檢查治療,祝健康
2015-12-27 11: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復位不佳、有軟組織嵌頓及血管神經損傷者,則需開放復位及內固定(或復位后采用外固定)。1.非手術療法一般采用骨牽引及石膏固定:(1)骨牽引:與股骨干骨折牽引方法相似,惟牽引力線偏低以放松腓腸肌而有利于復位。如脛骨結節牽引未達到理想對位,則改用股骨髁部牽引使作用力直接作用到骨折端。如有手術可能者則不宜在髁部牽引,以防引起感染。(2)下肢石膏固定:牽引2~3周后改用下肢石膏固定,膝關節屈曲120°~150°為宜;2周后換功能位石膏。拆石膏后加強膝關節功能鍛煉,并可輔以理療2.手術療法(1)手術適應證: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即考慮及早施術探查與復位。①對位未達功能要求。②骨折端有軟組織嵌頓者。③有血管神經刺激、壓迫損傷癥狀者。(2)開放復位:視手術目的的不同可采取側方或其他入路顯示骨折斷端并對需要處理及觀察的問題加以解決,包括血管神經傷的處理、嵌頓肌肉的松解等,而后將骨折斷端在直視下加以對位及內固定。對復位后呈穩定型者,一般勿需再行內固定術。(3)固定:單純復位者,仍按前法行屈曲位下肢石膏固定,2~3周后更換功能位石膏。對需內固定者可酌情選用L型鋼板螺釘Ender釘或其他內固定物(圖2),然后外加石膏托保護2~3周預后:一般預后良好,亦有少部分患者由于內固定不牢固,出現骨不連接和畸形愈合。
2015-12-27 05: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