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腦血管支架好不好?
我爺爺這次是第1次嚴重的發病``有4跟血管`3跟已經堵滿了``第4根也已經堵了80%,目前不能講話`無法自理``現在在鼓樓醫院治療已有將近20幾天老`而且經常發燒`精神不好``醫院建議做支架`也已經做過了照影`想咨詢一下`做這個支架好不好`有什么后遺癥``在南京哪個醫院做這個或治療比較好???謝謝第一次問題補充:那么目前就南京來說哪家醫院比較好呢``是腦科醫院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一般是根據病情需要決定的,根據患者的情況看應該考慮進行血管支架治療。醫院設備齊全的話不會有什么后遺癥。
2015-12-25 17: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目前國內腦血管支架主要為頸動脈支架,椎動脈支架和大腦中動脈支架.效果均不錯.其中頸動脈支架的安全性很高,大腦中動脈的危險度最大.如果是頸動脈嚴重狹窄可以放支架,如果是顱內動脈(大腦中動脈支架)應謹慎,建議到大型專業醫院進行支架治療.例如在華東地區最好的放腦血管支架醫院是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神經內科支架術后一般需要長期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2015-12-25 14: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你現在的這種種情況,一般是根據病情需要決定的,根據患者的情況看應該考慮進行血管支架治療。醫院設備齊全的話不會有什么后遺癥。請你具體來醫院進行診治,以免耽誤治療。
2015-12-25 12: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記父親住院做腦血管支架手術 我的父親今年七十七歲,最近在榮總做了兩次腦血管支架手術,健康改善很多,也使我認識了預防腦中風的腦血管支架手術。由於腦中風是臺灣僅次於癌癥的第二位死因,甚至年輕人也不能倖免,於是藉本文來回憶一下我父親就醫的過程,整理一下我對腦血管支架手術治療的認識,也提醒大家重視健康。 腦部超音波檢查 我的父親兩年多來就開始有暈眩的癥狀,今年初在臺大耳鼻喉科做全盤檢查,主治大夫判定是「燥音性耳鳴」,吃藥兩個月即可痊癒。之後,我父親仍然暈眩,於是就於七月去臺北公保看神經內科,主治大夫認為須迅速於榮總安排作「腦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我父親頭部左側兩根大血管寬大正常,頭部右側兩根大動脈則分別堵塞90%與50%,須立即做腦血管攝影檢查,醫師並警告我的父親不可開車。 腦血管攝影檢查 此項檢查原本須須住院才能進行,但由於一位難求,所以就特別以門診進行。八月四日早上,在榮總中正大樓二樓放射科,為求較好的藥效,首先我的姊姊自費購買血液稀釋劑約1,500元。約九點鐘,我父親躺上手術臺,首先左手背插上一支預備注射的針頭,以便必要時可以緊急打針。左臂安上血壓計、胸部裝上心電圖橡皮管,右臂注入局部麻醉藥劑,醫師並於右臂轉彎處切開大動脈血管,並頻頻尋問我父親感覺如何,此時我父親絲毫不覺得痛。接著醫師在血管切開處插進一根數公分長的橡皮管,並慢慢延伸到右耳根腦部大動脈血管位置,並開始注射血液稀釋劑。 接著醫師把X光照相機貼置於右側頭部的位置,在相機頂蓋緩慢移動之中,開始長時間的攝影。過了一個半小時,我父親開始憋尿,醫師即為我父親裝上套管,但我父親不習慣,仍然憋尿難忍。過了二小時,應該是可以完成的時候,不料醫師們很抱歉地說,機器故障,必須換到另一檢查室。我父親只能聽其擺佈的被推到另一檢查室繼續檢查,直到十二時半才結束,我父親衝入洗手間解放。之後覺得肚子不怎麼餓,但口乾舌燥,我的姊姊急忙遞上新鮮柳橙汁,我父親一陣牛飲,慨嘆「真是受洋罪!」。我父親的右手臂瘀青疼痛始終不退,這部份我們懷疑醫師做得不盡理想。 腦血管支架手術 血管堵塞會導致中風使我父親心裡毛毛的,於是就不等腦血管攝影檢查報告出來,直接於八月十二日前往榮總急診掛號,並向醫師表明要住院求診。果然,好不容易獲得一個床位,我父親開始了兩星期的住院治療。頭幾日例行性的檢查包括:抽血、驗痰、心電圖、胸部X光照相、血壓、體溫,及又一次被我父親形容是很恐怖的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十九日醫師會診後告知我父親決定由放射科張豐基醫師來為我父親做做腦血管支架放置手術。二十日早上九時至張醫師辦公室聽取說明,張醫師說腦血管放置支架,使血管流暢可以預防中風,此一最新科技術引進臺灣約兩年左右,目前只有他本人和臺大的另一位大夫可以擔任此手術的主治。 張大夫以電腦畫面向我父親解釋我父親腦部血管堵塞的情形。頭部右側堵塞90%的動脈血管已經不可能再打通,但可以在堵塞50%的血管中放置一或二支支架,以改善腦部血液之供應。吃藥最多維持現狀,如果不做放置支架,就像身上有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有爆裂的危險。手術成功機會95%至98%,但也有風險,例如手術中腦血管的血拴墜落而導致局部中風,甚至腦血管爆裂而送命。因此,患者與家屬須自行決定是否接受手術。我父親毫不遲疑,毅然表示要接受手術,我母親、我姊姊見狀,就給我父親打氣、加油。手術訂於八月二十二日上午,約1.5至2小時,二十一日晚十二點之後不可飲食,手術後一、二日即可出院。我父親從未聽過腦血管放置支架(stent)這樣的新醫療,我們家屬也沒聽說過。。 手術中醫師與病人的對話 手術乃由放射科醫師會同神經內科醫師進行。醫師首先在右大腿部位注射局部麻醉劑,再於鼠蹊部位的大動脈血管切開一小口,用橡皮管內帶一根藏有纖維性網支架的小橡皮管,慢慢地伸進大血管,送到右耳部位,再採用放射計術,安置在腦血管內,然後將小橡皮管抽出。過程中我父親都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約在一小時後,醫護人員頓時停了下來,張醫師說︰「湯先生,我必須要和你談談話了,因為你的血管彎曲轉折,前所罕見,支架不容易放進去,我們可能會失敗,但是我們還會繼續努力」。我父親聽完之後,便用堅定、樂觀的語氣對張大夫說︰「上帝會賜給你們能力,你們一定會成功的!」,張醫師回答說︰「我們比你更希望成功,我們會繼續努力」。此時,我父親不斷的禱告,之後聽見醫護人員說︰「請暫時閉住氣,我們要做最後一次X光攝影,右耳部位可能會有高溫,請認耐片刻」。 手術繼續在寧靜與艱苦的氣氛中進行。我的父親不斷地禱告。果然,張醫師不久就對我父親說︰「湯先生,恭喜你,我們成功了,而且達成你原先的期望,放進兩個支架,後面一根血管完全暢通了,請你打開眼睛看一看,是否比以前更亮,感覺上是否更舒服?」,我父親連聲說︰「是亮些了,是舒服些了,上帝祝福你們!」。當時已是下午一時三十分,手術時間約二小時。接著我父親被推入「腦中風加護中心」,這是臺灣第一個創設治療急性腦中風的加護病房,因為剛以血管支撐架撐開狹窄的血管,會在半天至一天內可能發生暫時的血壓、心率不穩,以及腦中風,因此需要緊密的觀察。加護中心共有八個床位,各種奇怪的機器聲音此起比落。我父親身體平躺,右腿不能動的姿勢要保持到下午七時。醫師抽出橡皮管,用手掌壓住傷口約有三十分鐘,再用約兩公斤的沙袋壓住傷口二小時。從早上八時躺上床算起,我父親共有十一個小時不能動彈,最不舒服的腹部脹氣、背和腰部酸痛、手也痛得似乎要斷裂。八月二十五日我父親順利出院,花費11,948元(榮民身分)。 第二次腦血管支架手術 我父親清楚知道第一次手術後暈眩現象確實有改善,但是並未達到完全痊癒的程度。九月底我父親回院複診,做了一次頸部核磁共振檢查,放射科醫師認為必須在另一根血管中再放一個支架,頭暈的問題就可徹底解決。於是經過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的同意,我父親也毅然地準備接受仍由張豐基醫師主治的第二次的手術。我可以體會,父親這樣堅決的態度實因頭部暈眩使他非常痛苦。十一月三日醫院來電通知,四日再度住進榮總中正大樓16樓162病房。五日做了胸部X光及心電圖二項檢查。六日在張醫師的辦公室張醫師以電腦銀幕向我父親解釋說︰右耳下端鎖骨附近的一根血管是一端通往頭部,另一端通往手臂的。現在通往頭部的一端是堵塞的,所以血液容易被手臂用力而吸去,使頭部血流量不足而引起頭暈。這次加裝支架成功打通後,就可以平衡供應血流量,不再頭暈。手術一個半到二小時,手術後住進加護病房,休息二、三天即可出院。聽完之後我開始等待明天的明天的來到,雖然有焦慮含無奈,但想到聖經上說「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我父親於是就照常看書,而我母親也從榮總搭公車去逛街。 一百分手術 七日一早我從新竹趕去,約七點多我到達父親的病房,不久,醫師開始為我父親插尿管。父親露出痛苦狀,我母親說不如包尿布,我父親說會尿不出來,我則說要事先練習包它幾次。八點十分醫護人員三手兩足把我父親換上手術服並推到二樓的手術房門口,等了約二十分鐘,手術室開燈來人了。手術中,醫師會要我父親閉眼睛,停止呼吸,以便照相,並要忍受局度的炙熱。我父親儘量說不難過,以便讓醫師安心進行。二個小時後,我被張醫師叫進去,張醫師指著兩張支架放置前與放置後的電腦照片說,手術很難,但是順利完成而且是一百分。張醫師並恭喜我父親說,以後再也不會頭暈了。我父親回後五天,果然不再有頭暈,住院期間久年的咳嗽也意外地被治癒。如今,我父親可以有散步自如的生活了。 後記 我父親剛要出院時,就聽到吳伯雄先生中風住院,我也想到我的一個四十多歲的朋友在吃飯時突然飯從嘴中掉出來。原來是輕度中風,經緊急就醫,幸未成大礙。原來中風不是全然沒有前兆的,有些人會經歷一次或數次因為灌流不足而引起的短暫癥狀,例如半邊肢體或臉部的麻木或無力,突然間單眼視力的惡化、突然間聽不懂人家說的話、突然間的暈眩或站不穩等。這些癥狀通常持數秒至三十分鐘,稱之為「短暫缺血性發作」,英文簡稱為「TIA」。如果出現這些現象,那麼得到中風的機率便大增,這時就要找神經科醫師了。家族的遺傳因素或年歲的增大是導致中風無法控制的危險因子,但預防中風仍可在高血壓的控制、戒菸、心臟病的控制、糖尿病的控制、與不要輕忽前兆等方面來掌握。
2015-12-25 09: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可以到http://mymy.fx120.com/hos/province/148147.htm搜索,選擇你認為合適的醫院。
2015-12-25 06: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