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凱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心臟神經官能癥癥狀多樣,包括心悸、呼吸困難、胸痛、頭暈、失眠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8-12-09 16:05
1.心悸:自覺心跳加快、心慌,可因情緒激動等誘發。
2.呼吸困難:感覺呼吸費力、氣促,常伴有深呼吸動作。
3.胸痛:胸部疼痛,位置不固定,多為短暫刺痛或隱痛。
4.頭暈:頭腦昏沉,可能伴有視物旋轉。
5.失眠: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睡眠質量差。
心臟神經官能癥癥狀雖多,但無器質性病變。患者應注意調節情緒,必要時就醫。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切除后應避免吃刺激性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芹菜、咖啡、濃茶、芹菜、韭菜、酒等。菜的烹調方法不要采用炸、煎、煙熏及生拌等方法,以免難于消化,盡量采用蒸、煮、燴、燉等烹調方法。注意適量增加維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胡蘿卜等,也可食用含鈣較高的食品有各種豆制品,乳制品、燕麥片、南瓜、冬瓜等。水果類有橙子等。菠萊、莧菜等所含的草酸可影響鈣的吸收,盡量少吃。
2015-12-25 04:2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要根據病情分析晚期胃癌患者的日常飲食根據癥狀不多要選擇適當的食物晚期胃癌患者的日常飲食適宜惡心、嘔吐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楊桃、無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烏梅、蓮子。日常飲食適宜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薏米、菱、金針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獼猴桃、無花果晚期胃癌患者的日常飲食適宜宜多吃高營養食物,防治惡病質,如烏骨雞、鴿子、鵪鶉、牛肉、豬肉
2015-12-25 02: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癌日常護理改善食欲的方法如下:(1)更換食譜,改變烹調方法:一種新的食物可促進食欲,比如常吃豬肉類食物的病人可更換吃魚、羊肉、雞等,有條件的可吃一些龜、甲魚。改變烹調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食欲。但無論哪一種食物,烹調時一定要達到食物比較熟爛的程度,方能順利地消化吸收。同時肉類較難消化,烹調時應多加些姜陳皮等以利開胃促消化。(2)藥膳開胃健脾:山楂肉丁:山楂100g,瘦豬(或牛)肉1000g,菜油250g,及香菇、姜、蔥、胡椒、料酒、味精、白糖各適量。先將瘦肉切成片,油爆過,再用山楂調料等囟透燒干,即可食用。既可開胃又可抗癌。黃芪山藥羹:用黃芪30g,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加入淮藥片60g(淮山宜用鹽水泡洗后入膳),再煮30分鐘,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具有益氣活血,增加食欲,提高胃腸吸收功能的作用。(3)中藥含量為16.2%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護理,改善腸胃功能,激活免疫力,增加食欲。祝早日康復!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更多問題可以把具體情況告訴我,我幫你分析一下。C5
2015-12-24 22: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為您提供一份食譜,您也可以根據病人口味增加替換幾樣。早餐:牛奶(鮮牛奶250克),煮雞蛋(雞蛋50克),蛋糕50克,大米粥(大米50克)午餐:軟米飯(大米75克),蒸肉餅(豬瘦肉50克),炒細軟胡蘿卜絲(胡蘿卜200克)晚餐:湯面(肉末25克,碎油菜75克,掛面50克),花卷(面粉75克),在飲食護理的同時不妨選用一些中藥輔助治療,減輕病人痛苦。
2015-12-24 10: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其實這個是很多中國人都會介意的問題,實際是沒有必要的,人家國外可沒有這么多講究,但是治療的效果都比我們好,吃不是主要的問題。我們提倡的是盡量的吃的雜一點,保持營養的均衡,當然對于腫瘤病人來說,只要咸菜,咸肉等腌制品不要吃就可以了,其它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
2015-12-24 06: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