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冬天嘴唇長泡且易爛干燥是何因
是沒到冬天的時候,嘴唇就會長泡,我們家我和媽媽都有這樣的情況的,快爛的時候就感覺嘴唇特別的干燥,但是呢?喝再多水也沒用,尤其天氣一冷,在一熱,睡一晚上起來就爛了,特別討厭這種,請問這是怎么回事,是吃東西的緣故呢?還是說缺什么鈣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未到冬天嘴唇長泡、易爛且干燥,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病毒感染、維生素缺乏、不良習慣、環境刺激、過敏反應等。 1.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較為常見。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容易活躍,導致嘴唇出現皰疹、破潰??墒褂冒⑽袈屙f乳膏等抗病毒藥物。 2.維生素缺乏:維生素 B2、維生素 C 等攝入不足,可能影響皮膚黏膜的正常代謝。建議多吃新鮮蔬果,或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片。 3.不良習慣:頻繁舔唇、咬唇,會破壞嘴唇的保護屏障。應糾正這些不良習慣,保持嘴唇濕潤可使用凡士林唇膏。 4.環境刺激:冷熱交替、干燥多風的環境,會使嘴唇水分流失加快。外出時佩戴口罩,避免長時間處于不利環境。 5.過敏反應:接觸某些唇膏、口紅或食物中的過敏原,引發過敏癥狀。需明確過敏原并避免接觸,癥狀嚴重時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 嘴唇長泡易爛干燥雖然常見,但也不應忽視。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均衡,增強自身免疫力。
2025-02-19 18: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是不是水泡,有些癢,考慮是不是口唇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若是的話,這有個簡潔實用的治療辦法.用大蒜汁搽涂患處,經過了長期臨床檢驗,很有效
2015-12-24 15: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這位朋友。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最近一段時間作息和飲食正常嗎?您有沒有覺得胃很熱的感覺,或者是打嗝,便秘等癥狀?您吃過什么藥?您可以先解決空腔問題,維生素B1+甘草鋅。
2015-12-24 14: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按照你的描述,屬于口腔潰瘍或者粘液腺囊腫.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潰瘍成周期性反復發生,醫學上稱"復發性口腔潰瘍".可一年發病數次,也可以一個月發病幾次,甚至新舊病變交替出現. 民間一般稱之為上火,但是西醫的觀點是95%的口腔潰瘍都是由于病毒引起來的,不可小視.口腔潰瘍一般多發于春秋季節交換的時候,一般免疫力低下的人由于季節的變化,而體內的環境不能及時調整,發生免疫低下,病毒此時就會乘虛而入,造成潰瘍.潰瘍一般不用用藥,一至兩周自愈.也可以服用一點維生素,Vc和Vb2配合服用,兩到三天痊愈,注意多飲水,多休息.尤其體質弱的人更要注意休息.下唇粘液腺囊腫為口腔粘膜常見病,是由于小唾液腺導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淺表囊腫.主要是因輕微的外傷使唾液腺導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組織內所致,其次可能是粘液腺導管被阻塞;粘液滯留使腺導管擴展而成,常發生于唇粘膜,其次為頰粘膜,舌腹粘膜,而以下唇較多見.臨床表現粘液腺囊腫位于粘膜下,約黃豆大小,呈半透明的無痛小皰.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腫脹消退,但不久又可復發.多次復發后,囊腫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治療常以外科手術切除法和碘酊注入療法.粘液囊腫又稱粘液腺囊腫,在口腔粘膜下組織內,分布著數以百計,能分泌無色粘液的小涎腺,稱為粘液腺,以下唇,軟腭,舌尖腹面分布最多.其排泄管開口于口腔內,由于排泄管受到創傷,粘液外漏而形成囊腫.常見于下唇,且多發生有咬唇習慣者.囊腫位于粘膜下,呈半透明狀小泡,表面覆蓋正常粘膜,出現數日后可因食物等摩擦,囊膜破裂而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現,多次復發后粘膜產生疤痕組織,使半透明水泡變成白色硬結.
2015-12-24 10: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位朋友你好,有可能是上火引起的,看看中醫.還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多補充維生素.
2015-12-24 09: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