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兒子缺鐵且骨原性堿性磷酸酶偏高,咋回事?
兒子五個月,檢查微量元素結果鈣、鋅、鉛、銅都正常,缺鐵,醫生開了“小兒復方四維亞鐵散”。另外“骨原性堿性磷酸酶”(英文名ALP)200~250U/L,偏高,醫生未給開藥,不知這一項是什么意思,偏高對孩子有何影響?如有影響應怎樣治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袁武貞 住院醫師
威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五個月的孩子缺鐵,且骨原性堿性磷酸酶(ALP)偏高。這可能與孩子生長發育快、營養攝入不足、維生素 D 缺乏、疾病影響等有關。需要綜合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 1. 生長發育快:孩子在快速生長階段,骨骼發育活躍,骨原性堿性磷酸酶產生增加,可能導致其偏高。這是常見的生理現象。 2. 營養攝入不足:鐵攝入不足會引起缺鐵,而維生素 D 和鈣攝入不足也可能影響骨代謝,間接導致骨原性堿性磷酸酶偏高。 3. 維生素 D 缺乏:維生素 D 缺乏會影響鈣磷代謝,進而影響骨骼發育,使骨原性堿性磷酸酶升高。 4.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佝僂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也可能導致骨原性堿性磷酸酶偏高。 5. 其他因素:孩子的居住環境、日照時間等也可能對相關指標產生一定影響。 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于緊張。應遵醫囑補充鐵劑,保證孩子營養均衡,適當曬太陽。定期復查相關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若指標持續異常或孩子出現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025-02-19 21: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堿性磷酸酶增高可見于下列疾病:肝膽疾病:阻塞性黃疸,黃疸型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由于骨損傷或疾病使成骨細胞所含高濃度的堿性磷酸酶釋放入血液中,引起ALP增高。骨堿性磷酸酶(BALP)是由成骨細胞合成的,當小兒體內維生素D缺乏時,骨鈣化不足,成骨細胞活躍,BALP活性上升,其改變先于影像變化,被認為是診斷小兒佝僂病最特異、最敏感的指標。因為嬰幼兒正在生長旺盛期,所以正常范圍比成年人(40-170)要高。如果沒有明顯佝僂病的體征,僅僅堿性磷酸酶稍高一點無須特殊治療。過一段時候復查看看。
2015-12-23 19: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