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病致下肢無力等,病因不明,如何應對?
得病期間先是胸悶,但是休息了一會后感覺強了點,但沒過多長時間就感覺四肢無力這是就以經不能行走了,但是說話正常,頭腦清醒,當時還以為是缺鉀呢,后來去醫院補鉀結果不是缺鉀的原因,此時感覺全身無力,雙下肢麻木,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呼吸有點困難。但是一直以來精神狀態都很好,吃飯什么都正常睡眠也挺好的。自得病到現在都快一年半了也去過了不過醫院查檢但是都沒能查出具體什么病因為得病太快了,就在短短的幾個小時間內就成這樣了,現在在家恢復當中,有人扶著能走幾步,小便現在幾乎正常,右腿效果恢復的更明顯一點,但是左腿還是使不上勁。希望能夠在這里得到大家的幫助,先謝謝您們了!!!2008年的冬月初三騎摩托去白事情家隨禮走在路上就感覺胸悶,等到那家的時間沒呆多久就發生了這種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突然發病出現胸悶、四肢無力、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難等癥狀,但病因不明。可能與神經系統病變、心血管疾病、代謝紊亂、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關。 1.神經系統病變:如脊髓炎、神經炎等,會影響神經傳導,導致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可通過神經電生理檢查、腦脊液檢查等明確診斷。治療常使用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營養神經藥物。 2.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影響心臟供血,導致身體各部位功能異常。心電圖、心肌酶譜等檢查有助于診斷。治療可能包括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以及改善心肌供血的藥物如硝酸酯類。 3.代謝紊亂:除了缺鉀,還可能有低血糖、低血鈣等情況。通過血液生化檢查能明確。治療需補充相應的物質,如低血糖時補充葡萄糖。 4.中毒:某些毒物可能損傷神經系統和身體機能。需檢測血液和尿液中的毒物成分。治療主要是解毒和對癥支持。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吉蘭-巴雷綜合征,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神經。通過抗體檢測等診斷。治療常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質激素等。 鑒于病因未明,建議繼續在正規醫院完善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并配合康復訓練,促進身體功能恢復。
2025-02-19 01: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一般認為是氣虛,要查明原因,建議做些常規檢查,如血常規,肝功能等生化項目,若檢查正常,中醫一般認為是氣虛,到醫院或中醫院開點中藥調理調理1、就疾病而言,誘因可有:低血糖、低血壓、高血壓、糖尿病、肌無力病等。2、就生活、工作、學習而言:勞累過渡,休息不好,壓力大,精神緊張,情緒低下,思慮過多,等心理因素。
2015-12-23 19: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種非特異性病變,多發生在感染之后,炎癥可累及脊髓的不同部位,但以上胸髓最多見。以青壯年多見。病前數天或1~2周可有發熱、全身不適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起病急,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帶感,隨后出現麻木、無力等癥狀,多于數小時至數天內癥狀發展至高峰,出現脊髓橫貫性損害癥狀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急性起病,常在數小時至2-3日發展至完全性截癱。可發病于任何年齡,青壯年較常見,無性別差異,散在發病。病前數日或1-2周常有發熱、全身不適或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可有過勞、外傷及受涼等誘因。發癥狀多為雙下肢麻木無力、病斑節段束帶感或根痛,進而發展為脊髓完全性橫貫性損害,胸髓最常受累。病斑水平以下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1)運動障礙:早期常見脊髓休克,表現截癱、肢體及張力低和腱反射消失,無病理征。休克期多為2-4周或更長,脊髓損害嚴重、合并肺部及尿路感染并發癥和褥瘡者較長。恢復期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征,肢體肌力由遠端逐漸恢復。 (2)感覺障礙:病變節段以下所有感覺缺失,在感覺消失水平上緣可有感覺過敏區或束帶樣感覺異常,隨病情恢復感覺平面逐步下降,但較運動功能恢復慢。 (3)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尿便潴流,無膀胱充盈感,呈無張力性神經源性膀胱,膀胱充盈過度出現充盈性尿失禁;隨著脊髓功能恢復,膀胱容量縮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時自主排尿,稱為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損害平面以下無汗或少汗、皮膚脫屑和水腫、支架松脆和角化過度。 2、急性上升性脊髓炎起病急驟,病變在數小時或1-2日內迅速上升,癱瘓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或延髓支配肌群,出現吞咽困難、構音障礙、呼吸肌癱瘓,甚至導致死亡。 3、脫髓鞘性脊髓炎多為急性多發性硬化(MS)脊髓型,臨床表現與感染后脊髓炎相似,但進展較緩慢,病情常在1-3周內達到高峰。前區感染可不明顯,多為不完全橫貫性損害,表現一或雙側下肢無力或癱瘓,伴麻木感,感覺障礙水平不明顯或有兩個平面,并出現尿便障礙。誘發電位及MRI檢查可能發現CNS其他部位病灶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包括減輕脊髓損害、防治并發癥及促進功能恢復。 1.藥物治療:①皮質類固醇激素;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④維生素B族有助于神經功能恢復。 2.維持呼吸通暢: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頸段脊髓炎可發生呼吸肌麻痹,輕度呼吸困難可用化痰藥和超聲霧化吸入,重癥呼吸困難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人工呼吸機維持呼吸。 3.預防并發癥:①翻身、拍背,防止墜積性肺炎,癱肢保持功能位。②骨隆起處放置氣圈,按摩皮膚,活動癱瘓肢體。③皮膚發紅用70%酒精輕揉,涂3.5%安息香酊;褥瘡局部換藥,加強營養;忌用熱水袋以防燙傷。④排尿障礙行留置導尿,預防尿路感染;吞咽困難應放置胃管。 4.早期康復訓練有助于功能恢復及改善預后。
2015-12-23 13: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所說情況屬于脊髓、神經病變,屬于神經科的疾病,建議做MRI、肌電圖檢查。另外,注意有無栓塞,可查下D-二聚體、肺部CT、下肢血管彩超看下,心臟彩超葉看下,看看心內有無問題。需要先去檢查,明確下病情。
2015-12-23 12: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四肢乏力是指在正常生理清醒情況下,出現的四肢發軟,無力。常與嗜睡,頭暈等癥狀一起出現。中醫認為是陽氣虛衰,不能營養振奮神志精神所致。排除病理性疾病后,多屬亞健康狀態。四肢乏力是指在正常生理清醒情況下,出現的四肢發軟,無力。常與嗜睡,頭暈等癥狀一起出現。中醫認為是陽氣虛衰,不能營養振奮神志精神所致。排除病理性疾病后,多屬亞健康狀態。
2015-12-23 1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長期極度疲勞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全身性綜合征,其病因和發病機制未明。其基本特征為新發、持續性或反復發柞性的導致虛弱的疲勞,臥床休息亦不能緩解,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而體檢和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常見的伴隨癥狀還包括低熱或自覺發熱、咽喉痛、肌痛、關節痛、頭痛、神經-精神癥狀、睡眠障礙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表現。由于CFS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話,日益受到重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曾預測慢性疲勞綜合征將成為2l世紀困擾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FS不是單一的潛在精神紊亂所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的主觀描述,而是由免疫系統激活、下丘腦—垂體軸功能異常和某些感染因子的再活化等綜合因素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