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請問一下急性骨髓炎.請問專家,這種骨髓炎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和老師踩腰有沒有關聯?您見過類似的癥狀嗎?孩子練舞蹈拉韌帶時,由于老師在腰部踩得過重,導致孩子腰疼,開始時腿瘸得厲害,繼而腰部更加疼痛,過了兩三天,發現右側踝骨和左鎖骨處腫脹,觸摸疼痛,鎖骨處鼓起一個包,行動受阻,先后在當地醫院和省會三甲醫院拍片子,醫生都說沒事,建議在家靜養和熱敷,省會醫院初步診斷為筋膜炎,并給開了一種“馬鈴薯提取物”的藥,回家后按照他們說的做了,但沒見效,期間,孩子一直沒發燒。過了10多天(距離剛開始疼痛時近一個月),到省會醫院拍片,發現腰、右踝骨、左鎖骨有骨質破壞現象,專家懷疑是細胞增生癥,后經鎖骨處刮除術做病理,結果是鎖骨處骨髓炎。后經抗生素治療好轉。后又復查兩次,恢復的很好,就是血沉快和C超敏反應蛋白高。現在已經半年了,一直沒復發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1歲男小腿疼未治療在家休息3天后。第4天到校上課,被老師體罰蹲馬步20分鐘,回家后病情加重,去大醫院診斷為急性骨髓炎,現在手術切開引流膿液。急性骨髓炎與老師體罰無關,急性骨髓炎由化膿性細菌經血行感染引起骨髓炎癥稱為急性骨髓炎,致病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原發病灶多為膿腫,各種炎癥引起敗血癥侵入骨髓所致。急性骨髓炎多見小兒,任何年齡以及身體任何骨骼均可發生,易發部位為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其次為股骨上端和橈骨下端。癥狀取決于感染部位、嚴重程度、范圍、病程、年齡、抵抗力和細菌毒力。臨床癥狀常見高熱和全身感染,局部主要表現為患肢疼痛、腫脹、壓痛和活動受限。老師體罰是病情加重的誘因,不是病因
2015-12-22 19: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這類疾病最好是采用中醫中藥辯證治療,一般需要外用的膏藥和內服的中藥,才可以徹底治愈.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相比之下,有以下幾個優點:第一,中醫治療可以徹底治愈,治愈后不復發,西醫做不到這一點;第二,中醫治療只需要內服的中藥和外用的膏藥,治療沒有一點風險,也沒有任何副作用,一般的西藥都沒有任何作用,含有激素的西藥如封閉針止痛藥,可以暫時止痛,但是副作用特別大,不但治不好這種病還會引起如股骨頭壞死等諸多更難治的疾病.;第三,中醫治療,不需要住院,按醫生要求服藥即可,費用比較低,西醫治療需要住院,費用也比較高,總之中醫治療此類疾病的優點西望而卻步.選擇正確有效的治療,祝患者早日告別疾病.以上是對“急性骨髓炎”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2 18: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目前的癥狀,還是很容易復發的,要注意的,及時的保養為主
2015-12-22 13: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急性骨髓炎一,診斷要點:(一)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本病的產生是邪氣與正氣相抗爭的結果,主要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1,余毒流注疔瘡癤腫,或麻疹,傷寒,猩紅熱等病后,因治理失當,余毒未清,滯留體內,經久不解,或因正氣不足,正不勝邪,邪毒內盛,流注筋骨或關節而發病. 2,外感六淫風寒暑濕諸邪,客于肌腠,內注筋骨,經絡阻塞,氣血凝滯,郁而化熱,蘊熱成毒,熱毒熾盛,腐爛筋骨. 3,筋骨損傷如為開放性損傷,創口感染,則邪毒可以直竄入骨.若筋骨局部損傷,雖外無創口,必有氣滯血瘀,邪毒可乘虛內襲,邪瘀互結,蘊熱化膿,腐筋蝕骨,此乃借傷發病. 4,七情內傷憂思郁怒等精神刺激,情志逆亂,臟腑失調,氣血化生不足,導致正氣內虛,抗病祛邪功能減弱,邪毒不能外散內消,及而興竄入骨. 5,飲食不當或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刺激之品,內傷脾胃,濕熱火毒內生,流注筋骨,關節而發病;或因納差食少,食物質量低劣,營養攝入不夠,氣血化源不足,正虛不能御邪. 6,房室勞傷房勞過度,肝腎虧虛,筋骨不健,邪毒乘虛入筋注骨. 骨癰疽的發生及其病理變化與機體的氣血,臟腑,經絡等功能強弱有密切關系.氣血充足,臟腑壯實.經絡通暢,則抗病力強,即使發病,其病理損害也較輕淺;反之,則損害嚴重,變化迅速.無論骨或關節癰疽,一旦發生,必致氣血壅滯,經絡阻塞.熱毒熾盛時,更可耗氣劫血,傷津奪液,進而累及臟腑.故本病雖表現在骨或關節局部,但與整體,正氣密切相關.在病理演變過程中,始終存在著機體正氣與病理損害(包括致病因子)之間的抗爭,即“正邪相搏”.而在抗爭中,正氣的強弱,主導著整個病理機轉. 西醫認為本病的病理變化為骨質破壞與死骨形成,后期有新生骨,成為骨性包殼.而本病的感染途徑有三:①身體其他部位的化膿性病灶中的細菌經血液循環播散至骨髓腔,稱血源性骨髓炎;②開放性骨折發生了感染,或骨折手術后出現了感染,稱為創傷后骨髓炎;③鄰近軟組織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如化膿性指頭炎,慢性潰瘍引起骨髓炎,稱為外來骨髓炎.(二)臨床表現 急性骨髓炎兒童多見,脛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多見,其次為肱骨與髂骨,脊柱與其他四肢骨骼都可以發病,發病前常有外傷病史.起病急驟,有明顯毒血癥癥狀,有煩躁,嘔吐與驚厥,重者有昏迷與感染性休克.局部出現劇痛,周圍肌痙攣,活動受限,局部皮溫升高,局限性壓痛,炎癥可使附近的關節出現反應性關節積液,且有病理性骨折的可能.病程約3~4周,膿腫穿破后疼痛緩解,體溫下降,形成竇道,轉入慢性階段.(三)實驗室和其它輔助檢查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WBC增高,中性粒細胞可占90%以上.采用血液或膿液或培養出致病菌.X線檢查:早期的X線表現為層狀骨膜反應與干骺端骨質稀疏,逐漸出現骺區散在性蟲蛀樣骨破壞,皮質變薄,并可能出現密度增高與周圍組織完全游離的陰影.少數病例有病理性骨折.(四)診斷依據 1,多見于八歲以下的兒童; 2,急驟的高熱與毒血癥表現; 3,長骨干骺端疼痛劇烈而不愿活動肢體; 4,該區有一個明顯的壓痛區; 5,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局部分層穿刺涂片及培養檢查具有診斷價值; 6,X線表現:早期無,2~3周后才有骨膜反應. 二,難點論治(一)中醫治療: 骨癰疽的治療因從整體觀念出發,局部與全身兼顧,標本同治.內外結合,祛邪與扶正兼施.急性期,多為邪實正盛,治療以祛邪為主;慢性期,局部癥狀突出,但整個病機是虛中夾實,以虛為本,治療當以扶正祛邪實為主.1,初期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行瘀通絡.(1)內治法 ①風溫初起主證:初起證見惡寒發熱,肢痛不劇,傷口積液出現紅腫熱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如表證未解可加連翹12g,荊芥12g以疏風解表;傷肢局部腫痛加三七10g(先煎),桃仁10g以行氣活血止痛. ②三焦熱盛主證:高熱煩擾,口燥咽干,便秘,肢體腫痛甚,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瀉火解毒方藥:黃連解毒湯加乳香,沒藥加減:如便秘加大黃6g(后下)以清熱通便.傷肢腫痛甚可加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以清熱散結. ③營血兩燔主證:高熱神昏,身現出血點,煩躁不安,患肢脹痛,按之痛甚,舌絳起刺,苔干,脈數有力.治法:清營涼血.方藥:犀角地黃湯加減:如高熱神昏可配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加強清熱涼血,開竅解痙之力.傷肢脹痛可加三七10g(先煎),紅花10g以行氣活血止痛.(2)外治法患肢腫痛可外用傷科黃水,傷科散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另以小夾板或持續牽引制動,以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及脫位.2,成膿期治療原則是先清營托毒,后托里透膿.(1)內治法 ①膿成前期主證:高熱,口渴喜飲,肢端劇烈脹痛,觸痛明顯,舌紅,苔黃,脈弦數.治法:清熱止痛方藥: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傷肢脹痛劇烈可加穿山甲10g(先煎),川芎10g,皂角刺10g以加強消腫軟堅散結之力. ②膿成期主證:壯熱不退,口渴心煩,患肢環形胖腫,紅熱疼痛,局部觸痛明顯,拒按,甚至按之有波動感,穿刺有膿,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托毒透膿方藥:透膿散加味加減:壯熱不退可加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以清熱解毒.患肢腫脹可加赤芍12g,牡丹皮12g以涼血活血.(2)外治法可以金黃散外敷,配合牽引制動.另如膿腫形成,應及時切開排膿.3,潰后治療上宜扶正托毒,去腐生新.(1)內治法 ①初潰主證:口干心煩,患肢腫痛漸減,局部瘡口流出稠厚膿液,略帶腥味,舌紅,苔薄黃膩,脈滑數.治法:托里排膿方藥:托里消毒飲加減:膿出不暢可加天花粉20g,赤芍12g;患肢腫痛可加蒲公英20g,三七10g(先煎)以清熱止痛. ②潰后主證:患肢腫痛輕,面色蒼白,乏力,瘡口膿液清稀,量多質薄,舌淡紅,苔胖脈細.治法:補益氣血.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如偏陽虛者可加杜仲15g,肉桂1.5g以補腎陽;脾胃虛弱者可加淮山20g,麥芽12g以健脾養胃;氣陰兩虛可加麥芽12g,麥冬15g,西洋參15g以益氣養胃.(2)外治法 瘡口可用消毒傷科黃水沖洗,或以九一丹等祛腐生肌,另亦可用生肌玉紅膏促進瘡口愈合.西醫治療: 如臨床上診斷治療不及時,常轉為慢性.故治療的關鍵在于中斷骨髓炎的轉變. 1,抗生素治療對疑為骨髓炎的患者應立即開始足量抗生素治療,要聯合用藥,如能以細菌培養明顯致病菌來選擇敏感藥物最好. 2,手術治療多數學者建議在抗生素治療無明顯療效的早期即行手術,以同時達到引流膿液及阻止急性骨髓炎轉變成慢性骨髓炎的作用.可選用閉式灌洗引流或單純閉式引流或開放引流.目前采用的封閉式強負壓引流術及塞透派勒鏈(慶大霉素珠鏈)埋植治療骨髓炎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 3,輔助治療與慢性骨髓炎同樣,宜行皮膚牽引或石膏外固定以減輕疼痛,避免病理性骨折等.
2015-12-22 07: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由化膿性細菌經血行感染引起骨髓炎癥稱為急性骨髓炎,致病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原發病灶多為膿腫,各種炎癥引起敗血癥侵入骨髓所致。 保持傷口排膿通暢,病變部位死腔的擴大引流,使死骨與病骨完全分離后,施行手術清除死骨,刮除肉芽組織,消滅死腔,同時進行全身治療。部分患兒因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增加,促使肢體過長,相反骺板受炎癥破壞可致肢體縮短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后的畸形愈合。
2015-12-22 03: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