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段芳華 住院醫師
珠海市香洲區人民醫院
二級
兒科
-
發病時嘔吐腹痛,經住院消炎止痛治療后出院,需注意飲食調整、生活習慣、病情觀察、定期復查、避免誘因等。 1.飲食調整: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飲食,避免油膩、辛辣、生冷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均衡。 2.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適當進行舒緩的運動,如散步。 3.病情觀察:留意腹痛是否再次出現,有無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4.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的時間進行復查,如復查血常規、腹部超聲等,以了解恢復情況。 5.避免誘因: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著涼,減少精神壓力,防止情緒波動過大。 總之,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對于身體的完全康復至關重要,要嚴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項,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2025-02-17 04: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治療本病如不手術治療,多因反復感染、膽汁性肝硬化、膽總管穿孔或癌變而死亡。因此當病兒肯定診斷后應及時手術。1.原則要求有三:(1)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恢復膽汁向腸道內引流,以免發生上行性膽管炎。(2)切除擴張的膽總管,以防日后癌變。(3)要預防日后吻合口狹窄。2.手術方法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為:(1)囊腫切除,肝總管空腸Roux-Y型吻合,并加防逆流瓣膜成形術。(2)囊腫切除,空腸間置代膽道,加防逆流巨形瓣手術。(3)囊腫十二指腸吻合及囊腫切除肝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此法因難以防逆流感染及吻合口狹窄故目前較少用。(二)預后由于本病常發生頻繁發作的膽管炎及上述各種并發癥,故應及早行外科手術。20世紀70年代以前常用囊腫腸吻合或囊腫部分切除加腸吻合。由于膽管囊腫發生惡變的報告逐漸增多,國外報告在10%~20%之間,國內也有散在病例的報告。原發性的囊腫惡變平均年齡為50歲,但囊腫腸道內引流術后惡變的平均年齡為35歲;內引流術時病人的平均年齡為25歲,故內引流至惡變平均時間約為10年。原發性的惡變發生的部位可在膽管(53%)或在膽囊(46%),但在內引流術后,85%的惡變均發生在殘留的囊腫上,在膽囊者只占9%。施行囊腫部分切除時,遺留的部分囊壁也可發生惡變。而囊腫腸吻合術后易發生癌變的原因,可能在于膽胰管匯合畸形時,胰液容易流入囊腔內,胰酶受來自小腸的腸激酶的激活,可加重囊腫內的炎癥改變和加快癌變的發生。所以,囊腫內引流及部分囊腫切除的內引流均不可取,即使已行此類術式的病人,也應考慮再行囊腫切除的手術。對Ⅰ型膽管囊腫目前公認的術式為囊腫切除、Roux-en-Y肝總管空腸吻合術或肝總管-十二指腸間置空腸吻合術。20世紀50年代此種術式病死率較高,在30%左右,近年來的病死率明顯降低,在4%左右;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1986年報告41例,無一例死亡。我們至今也作了近30例,無死亡。對Ⅱ型膽管囊腫作囊腫切除,膽管-膽管吻合術。若為胰段膽總管側壁憩室,可切開十二指腸側后壁,找到胰管予以保護,切除部分胰頭組織、胰段膽管及憩室,利用膽總管的切端與十二指腸的切口作膽總管-十二指腸間置空腸吻合術。對Ⅲ型膽管囊腫,可切開十二指腸前外側壁,在腸腔內作囊腫切除或附加Oddi括約肌切開成形術,再移植胰膽管于十二指腸內后壁。對Ⅳ型膽管囊腫,僅局限在一葉肝臟者,可行局部肝葉切除術。若為廣泛的肝內病變,需作肝移植術(livertransplantation)。而各種形式的肝內膽管內、外引流術效果都不理想。
2015-12-22 03: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囊腫需要考慮手術治療處理的,藥物難以解決的問題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askQAQYB:謝謝!
2015-12-22 03: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