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腰突致腰彎且左下肢劇痛,如何治療?
患者腰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二年。之前未做檢查在當地打封閉治療好轉。但經常復發,半月前再次發病,左下肢疼痛難忍。腰部封閉無效,并逐漸出現腰部不能伸直。要拄拐仗彎腰行走。后去折腰椎CT示:腰4-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不知道這么大的年紀和這嚴重的病用什么方法可以治好?我么大的年齡可不可以做腰牽引?再就是腰彎了以后能好全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老年患者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部彎曲、左下肢劇痛,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病情評估、治療方法選擇、患者身體狀況、康復訓練和預防復發等。 1.病情評估:詳細了解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位置,以及對神經的壓迫情況。通過影像學檢查如磁共振成像(MRI)等,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2.治療方法選擇:對于癥狀較輕者,可先嘗試保守治療,如臥床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布洛芬、甲鈷胺、腰痛寧膠囊)等。若保守治療無效或癥狀嚴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3.患者身體狀況:評估患者的基礎健康狀況,如有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確定其對治療的耐受能力。 4.康復訓練:在癥狀緩解后,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如腰部肌肉鍛煉、伸展運動等,增強腰部力量和穩定性。 5.預防復發: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避免長時間彎腰、負重,注意腰部保暖。 總之,對于老年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根據個體情況制定綜合的治療方案,以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措施。
2025-02-13 19: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56歲、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右腿疼痛,導致走路不方便。說明突出壓迫神經已經很明顯,可以帶上影像學資料和以往病例去骨科專科醫院就診,如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301醫院、北醫三院等,及早制定治療方案。
2015-12-22 08: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人生六十始,才56歲就算老年啦?看看你能否拿到老年證?我來給你談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問題。我們同病相憐。因原工作單位省設計院改制,現退休在家。我想用事實告訴你我的切身體會:我是1994年查出患病,因為害怕手術--腰椎處上下神經密布,手術不慎可能致下身癱瘓,一直沒有“勇氣”去醫院。但實在是疼痛難忍,只要是聽說能夠對治療有益的方法、地方、我都去親身體驗過,花費了“大把”人民幣,均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后來終于找到了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現在提供給你參考--每次(年)發病時節,只是去醫院做一些保守治療--但也僅僅是“牽引”和“推拿”。必須要注意“牽引”的“力度”特別關鍵--不要按照醫院所謂什么按人體重幾分之幾來決定拉力,而是要隨著自己的癥狀舒適和病情發展程度來決定拉力。“牽引”過后隨即投入“推拿”。要知道“推拿”是不可能將突出的椎間盤(髓核)再推回去的,此舉也就是將因患病長期伸展不直,而引起的單側腰和臀大肌痙攣球結處揉開,一般經過一個月左右基本痊愈。一直到2002年10月--其實在此之前一個月已經有過發病,并且傳統治療方法已經不能奏效。因為單位設計任務比較緊張,“國慶”節連續加班后正式上班的8號,因教導新分配來的大學生安裝繪圖儀卷紙程序,而再次引發疾患,不得已住進了“南京軍區總醫院”。慶幸手術較成功--當然,之前已經過全市“三甲”醫院骨科病房病人調查,結果采取了正規手術--“椎板開窗減壓髓核摘除術”而非“經皮穿刺髓核切除術”--“微創”,手術費用八千余元,至今感覺尚可。望你結合自身條件好自為之,量力而行,祝你早日康復!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5-12-22 03: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病建議不宜作重力按摩,不要用過度牽引,宜用中藥保守治療為好。我是個中醫,現從中醫角度回復如下: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間盤由軟骨板、纖維環、髓核三部分組成。髓核是半流體膠狀物質,被纖維環四周包圍,其上下方為軟骨板,椎間盤是椎體連接的部分。腰椎間盤是指腰1至骶骨間的椎間盤,共5個。腰椎間盤的高度約占椎體高度的54。4%。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纖維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經功能障礙。本病發病率目前尚無準桷統計。據報道;門診腰腿痛病人約占門總人數的2/5---3/10,而腰椎間盤突出占腰腿痛病人的18%,40歲以上病人約占20%--35%。臨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椎間盤突出為最多見。腰椎間盤突出癥在中醫學里沒有相應病名,散在于“腰腿痛”、“痹癥”范疇。近年來,中醫學對本病從理論探討、實驗研究及臨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臨床治療上,除傳統藥物內治、外治、推拿、針灸等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研究進展外,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創造出了藥物離子導入、小針刀療法等。病因病機1、中醫認識中醫學認為腰為腎之腑。故腰痛一癥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腎主骨,生髓通于腦,這從生理上說明脊椎的生理與病理和腎有著必然的聯系。《諸病原侯論。腰痛候》認為“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七月萬物陽氣所傷,是以腰腎;二曰風痹,風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痛;四曰暨腰,墜墮傷腰,是以痛;五曰寢臥濕地,是以痛。”《雜病源流犀燭。腰臍病源流》則明確指出:“腰痛,精氣虛而邪客病也,、、、腎虛其本也,風寒濕熱痰飲,氣滯血瘀閃挫其標也。”根據椎間盤突出發病特點,其病機可如下;1、腎精虧損,盤骨失養;諸般腰痛,腎氣虛憊為本。這一觀念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病理,大量資料表明,腰椎間盤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發生的,素體虛弱加之勞累過度或房事過甚,或年老體弱,以致腎精虧損,無以濡養筋骨致椎間盤退化,而發為斯病。2、跌仆閃挫,氣血瘀滯;跌仆外傷,或腰部用力不當或強力負重,損傷筋骨,經脈氣血瘀滯留于腰部而發為腰痛。3、寒濕內侵,阻遏經絡:久居濕寒之地,或坐臥寒濕之所或涉水冒雨,身勞汗出,衣著濕冷,衛陽先損,寒濕之邪入侵。寒性凝滯收引,濕性粘膩重著,阻遏經脈,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為腰痛。若寒濕日久化熱,亦可阻遏經脈,壅滯氣血而致腰痛。寒為陰邪最易損傷陽氣,陽氣受損,失其正常駐的溫熙氣化作用,則又出現陽氣衰退的寒癥。這是一種惡習性循環。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本,久病及腎,腎陽受損,而發為寒濕腰痛。總之,中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生的關鍵是腎氣虛損,筋骨失養。跌仆閃挫或寒濕之邪為之誘因。經脈困阻,氣血運行不暢是出現腰痛的病機。二、西醫學認為:發生腰休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是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外因則有勞損,損傷,和受寒濕等。1、腰椎間盤的生理退變;椎間盤退變是一種規律性變化,椎間盤的發育以20歲為高峰,20歲以后的椎間盤退變己開始,纖維環變性,增厚,彈性減小。30--40歲時椎間盤蛋白糖減少,髓核趨向膠原化,換去其彈力及膨脹性能。椎間盤退變性改變常以髓核的退行性改變進展為最快,軟骨板隨年齡增長也變薄和不完整,并產生軟骨囊樣變性及軟骨細胞壞死,纖維環的附著點松弛,加之腰椎間盤后外側較為薄弱,而縱貫椎骨內椎體后方的后縱韌帶到第一腰椎平面以下逐漸變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間的寬度只有原灰的一半,因而造成了自然結構方面的弱點。腰間盤沒有血循環、修復能力較弱;腰椎的人體負重、活動的樞紐,在受外力時,腰椎間盤自來自不同方位的應力,最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病變。2、外傷:外傷及積累勞損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原因。腰椎呈生理前凸、椎間盤后薄前厚,人們在彎腰時,髓核向后方移動而產生反抗性彈力,其彈力的大小與負重壓力的大小成正比,如果負重壓力過大,纖維環的退變及本身己有缺陷,髓核就有可能沖破纖維環固定而脫出、突出或分離。脫出是指髓核仍被纖維環所包裹;突出是指髓核從纖椎環的后纖維爆出,處于后縱韌帶之下;分離是指髓核己突出于纖維環和后縱韌帶之外,髓核游離于椎管內。積累勞損時,髓核長時期不能得到正常充盈,影響纖維環的營養供應,使纖維環損傷不易修復,久之使退變的椎間盤薄弱出現小裂隙。此種裂隙多出現在纖維環后部,可涉及纖維環的不同深度,,也可出現在軟骨板,變成髓核突出的通道。3、受寒;不少腰椎間盤突出病人,并無外傷及勞損史,僅有受寒史,其原因可能是椎間盤有發育上的弱點,受寒后使用權腰背部的肌肉痙攣和小血營收縮,局部血液循環減少,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攣,導致椎間盤的內壓增高,對己有病變的椎間盤更可造成進一步的損傷,使髓核突出。類型:根據髓核突出部位與方向,可分為二大類;一、椎缽型指變性的髓核穿過下方或上方的纖維環,再穿過軟骨板呈垂直或斜向進入椎體中部或椎體邊緣的髓核突出。1、前緣型:髓核穿入椎體邊緣,該邊緣出現三角形骨塊樣病變。2、下中型:反映髓核垂直或近垂直狀向上或向下穿過軟骨板進入椎體中,并形成Schmi結節樣病變。二、椎管型:髓核穿過纖維環向椎管方向突出,停滯不前于且后縱韌帶前者為“間盤脫出”穿過后縱韌帶抵達椎管內者叫“椎間盤突出”,根據突出物所在解剖學部位的不同而分為以下五型:1、中央型:主要表現為馬尾神經受壓和刺激。2、中央傍型:以馬尾神經癥狀為主,同時伴有根性剌激癥狀。3、側型:指位于脊神經根前方正中部位,可略有偏移,主要癥狀為神經根剌激壓迫癥。4、外側型:突出物位于脊神經外側,多以突出形式出現,不僅可以壓迫同節(內下方)脊神經根,亦可上移壓迫上節神經根。5、最外側型:髓核移至椎管前方,進入椎管或椎管側壁。臨床診斷癥狀:腰痛:腰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的最常見癥狀,也是最早期的癥狀。95%以上的患者都有腰痛,可出現在腿痛前,亦可在腿痛出現的同時或之后,腰痛減輕,持續性腰背鈍痛為多見,平臥減輕,站立或勞動后加重(與腰脊勞損不同)。一部分病人為痙攣性劇痛,難以忍受。如絞痛樣,可持續數天至數周,一部分病人腰痛出現在明確的腰部外傷后的當時、數天后,數月后或數年后,一部分病人腰痛可不明原因突然發生。坐骨神經痛:由于95%的椎間盤突出癥發生于腰4--5,腰5骶1椎間隙,故下肢放射痛占80%,其中后型可占95%。下肢放射痛分剌痛和電激痛兩種,前者多見。疼痛多為一側性,極少數(中央型、中央傍型)表現為雙下肢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噴嚏而加重。坐骨神經痛多為逐漸發生,且多起于臀部逐漸向下放射。少數病人可出現向上肢放射。一側坐骨神經痛可向另一側轉換到對側。腰腿痛可以是持續性的,也可以是間歇性的。2、體征:腰部畸形;腰椎生理曲線減小或消失,出現平腰。若合并腰椎管狹窄癥時,可有后凸畸形。脊椎側彎:步態變化,癥狀較重時可出現行走時恣態拘謹、前傾或跛行。壓痛點:主要位于脊椎傍。據中線約2cm----3cm處。壓痛時可沿神經根走向向下肢放射痛。棘間突及棘突上亦可出現壓痛,但以叩痛為主。腰部活動受限:腰椎間盤突出時,各方向的活動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前屈位會使腰部痛加重及坐骨神經放射痛:側方活動時向健側活動時疼痛減輕,高患側活動時疼痛加重。下肢肌肉萎縮:腰椎間盤突出時,屬下神經單位的腰骶神經根受到損害,其支配的肌群可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少數嚴重者踝關節或拇指可失去主動背屈的能力。神經障阻:感覺神經障阻,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可出現麻木,疼痛敏感及感覺障阻減退。運動神經功能障阻:運動力量減弱是可靠的體征。反射功能障阻:可以亢進(神經受壓早期)也可以減弱或消失。腰3--腰4單側椎間盤突出,患側膝反射減弱。影像學檢查診斷:X光片,CT,MRI對本病均有幫助診斷作用。辨證腰椎間盤突出屬西醫學病名,中醫無相應病名。散在于“腰痛”等病中,這里不再多述下面重點述說中醫對本病的辨證治療:1、腎精虧損,筋骨失養:腰背腿酸無力,疼痛綿綿,喜揉喜按,遇勞則重,休息減輕,反復發作。或有耳嗚耳聾,運動遲緩,足萎失用。若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為腎陰不足;若伴畏寒肢冷,下肢尤甚,少腹拘急。面色晄白,舌淡而潤,脈沈弱,為偏腎陽虛。2、跌仆閃傷,氣血瘀滯:腰背腿痛如刺,痛有定處,輕則俯仰不便,重則因痛劇而不能轉側,痛處拒按。若病久者,病勢稍緩,經久不愈,可時發時止,遇勞或閃挫,病勢增劇,或面見黧黑,唇甲青紫,舌質淡紫或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或沉弦。若新病者,為急性跌仆閃挫所致,病勢劇烈痛處如錐刺刀割,或腰痛微熱,輕則扶腰跛行,重則行動不能,面部苦痛皺眉,舌淡紫或無變化,脈弦、緊或沉澀。3、久內侵,阻遏經絡:腰背腿冷痛重著,轉側不利,行動遲緩,遇寒濕則加重,得溫熱則緩解,雖靜臥、休逸則疼痛亦難緩解,甚則加重,其病史一般長,且漸漸加重,舌苔白膩,脈沉遲、偏于寒者,痛處劇烈,筋脈拘急;偏于濕者,身重,肌膚不仁。上癥寒濕郁久,可化濕熱,則見痛處覺熱、遇熱、遇濕則疼痛加重,活動后,或可減輕,小便赤短,舌紅苔膩,脈濡數,此為寒濕之癥。建議你最好在本地找有經驗的頸腰椎病專科大夫診治,只要沒有鈣化建議服用頸腰骨康丸治療。如要我本人幫助,請進入診室祥談。
2015-12-21 21: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只需帶上CT片即可關鍵是辯證施治,對癥下藥效果才好。首先應找準骨關節病(增生、腰突)的形成原因,然后辯證施治,辯病論治對癥下藥效果才好。中醫認為骨關節病的形成原因是以下幾點:1、肝腎虧損: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腎精充足、肝血盈滿,則筋骨勁強、關節靈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機能減退,肝腎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養,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骨關節病。2、感受外邪:臟腑虛弱、衛外不固,風、寒、濕邪乘虛侵入,影響氣血運行,經氣不通暢,也是形成骨關節病的常見原因。3、慢性勞損:常從事低頭、彎腰、久立等工作,致使氣血、筋脈運行不利,瘀血阻滯,導致肌肉、筋脈骨骼營養障礙,局部受損,因而產生疼痛,關節屈伸不利,活動障礙等臨床表現。4、跌撲閃挫:由于暴力外傷或患部用力過度,損傷筋脈,致使氣血運行不暢,雍滯不通,而發生骨關節病。5、先天畸形:有些患者骨關節畸形,雖年輕體壯時尚無癥狀,但中年以后,由于體質虛弱,勞累或感受外邪后,畸形部位易出現病變。另外,發病可能還與遺傳、體質、代謝等因素有關。中醫藥如何治療:保守治療可用中藥外敷患處,也可同對用牽引針灸按摩配合治療,但牽引時最好結合中醫正骨手法效果才好,還有過度牽引容易導致腰椎不穩,疼痛加重,上年紀老年人不宜牽引。建議你不妨試試中藥外敷。外敷中藥的品種很多,如“坎離砂”,“化堅膏”,“骨質增生外敷靈”…等中藥外敷方劑,效果都很不錯、而且價格也很便宜,中藥散劑外敷患處藥力可直達病灶,無副作用,此方法又經濟又簡單方便且效果明顯。建議你不妨試試“骨質增生外敷靈,”該藥是由濮陽著名內病外治專家,濮陽市骨質增生研究所所長,著名民間老中醫王衛生大夫集數年心血研制發明,1998年獲國家發明專利。“骨質增生外敷靈”一盒20袋用40天。患者每二日用一次,一個部位一次敷半小時即可((注意:該藥為外敷藥,用水或醋或低度白酒調敷均可,調敷后貼于患處自動發熱,故每次不能無限制外敷)該藥具有經濟實用、一袋多敷、用法簡單、安全可靠的特點。骨質增生外敷靈”作用功能:消炎軟堅、散寒祛濕、通絡止痛。適宜人群:由骨質增生引起的頸椎病、腰椎病、腰腿疼痛、椎間盤突出、關節勞損、膝關節疼痛、足跟疼痛等無菌性患者。你如果在北京:可去北京海淀區玉泉路65號(石槽)“時珍堂大藥店”購買。你也可去醫藥書店買一本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骨質增生癥》一書參閱,書中詳細介紹了“骨質增生外敷靈”的使用方法及藥理作用等,你也可用“頸腰腿痛保健貼”外敷,該保健貼是專業人員根據我國頸肩腰腿痛患者日益增多的特點,采用純中藥藥材,總結己應用的各種外敷中藥(包括骨質增生外敷靈)的基礎上最新研制的。“坎離砂”,“化堅膏”,“骨質增生外敷靈”…“頸腰腿痛保健貼”…都適應于: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關節炎、腰肌勞損、頸肩腰腿疼等無菌性炎癥老年患者,也適用于中青年患者。中藥外敷其功能概括的講就是:通經引絡散寒祛濕、通竅消炎,走串散結,消腫止痛。其作用原理:通過皮膚直達病灶,疏通障礙,同時刺激皮膚改善微循環并激發人體調節功能,促進軟骨關節代謝恢復平衡,從而消除病變,達到理想的目的。“頸腰腿痛保健貼”,隔天敷一次,一次敷30至50分鐘即可即可。注意:該藥為外敷藥,用水或醋或低度白酒調敷均可,調敷后貼于患處自動發熱,故每次不能無限制外敷。外敷膏藥的同時可用下列中成藥配合內服:可內服“大活絡丸”或“小活絡丸”均可,內服“大活絡丸”每次二丸,每日三次(24小時計算),用溫黃酒送服,一個月為一療程,療程未達滿意效果,可停藥三日,繼續用藥。內服“小活絡丸”每次二粒,每日2次,早晚各服一次,用溫黃酒送服,10日為一療程。療程未達滿意效果,可停藥一日,繼續用藥至愈為止。建議你也可用下方自己去中藥房加工內服:全蝎、炙土元、炮山甲、烏梢蛇各60克,蜈蚣20條,上藥共研末,每服4克,日服2次,溫黃酒送服。功效:舒筋活絡,逐風搜邪,通痹鎮痛。主治:骨質增生癥頸腰椎椎間盤突出。你也可同時用食療法配合治療:杜仲30克,淫羊藿10克,威靈仙25克、牛膝20g。分別研粉,后混合拌勻,再取豬腰子(豬腎臟或羊腰子)8--12個,破開,洗去血液,再放入藥粉;攤勻后合緊,共放人碗內,加水少許,用鍋裝置火上久蒸。吃其豬腰子,飲其湯,每二日吃1劑,每日二次,早晚空腹,可連用2-4周(孕婦忌用)。主治:腎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和骨質增生,同時有補腎壯骨強腰之作用。祖國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腰脊屬于腎,外絡于經。腎主骨,主生髓。所以要補腎強骨。腰椎間盤突出疼痛時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二:注意腰間保暖,盡量不要受寒。避免著涼和貪食生冷之物,不要長時間在空調下,這樣對腰部不太好!加強腰背部的保護。三:白天腰部戴一個腰圍(護腰帶),有利了腰椎的恢復。四: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注意勞動姿勢,避免長久彎腰和過度負重,以免加速椎間盤的病變。五:急性發作期盡量臥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后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于勞累.,以免加重疼痛。六:平時的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制品也含有豐富的鈣,經常吃,也有利于鈣的補充,,注意營養結構。腰突疼痛緩解期平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2、站或坐姿勢要正確。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隱伏根源。正確的姿勢應該“站如松,坐如鐘”,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3、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造成椎間盤突出。4.、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以上向你介紹的都是一些很經濟而且效果顯著的中醫藥常用方法,使用起來也方便簡單,且副作用較小。以上建議供你參考,祝早日康復!
2015-12-21 20: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