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曉嵐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孩子晚上尿床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生理發育未成熟、睡前飲水過多、心理因素、遺傳因素、疾病影響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9-12-13 20:28
1.生理發育未成熟:兒童的神經系統和泌尿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控制排尿的能力較弱,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改善。
2.睡前飲水過多:若孩子在睡前大量飲水或攝入含水量高的食物,夜間尿量增加,容易尿床。
3.心理因素:緊張、焦慮、壓力等不良情緒可能導致尿床。
4.遺傳因素:部分孩子尿床與遺傳有關,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小時候有尿床經歷,孩子尿床的概率可能增加。
5.疾病影響:如泌尿系統感染、糖尿病、脊柱裂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尿床。
家長要關注孩子尿床問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如果尿床情況嚴重或持續不改善,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一般治療不要責難和打罵兒童,應給予鼓勵,使患兒有治好遺尿的決心。父母對患兒給予高度關心和愛護。在晚飯后禁止飲水,放睡前排尿,夜間喚醒患兒起床排尿1~2次。二、藥物①丙咪嗪:為中樞興奮劑,可減輕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連續3~4個月。如停藥后復發,可再給藥。②副交感神經阻滯劑:普魯本辛或羥丁寧(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靈)。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縮。③麻黃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頸部和后尿道的收縮力。三、膀胱訓練在日間囑患兒盡量延長排尿間隔時間,逐漸由每1/2~1小時1次延長至3~4小時1次,以擴大膀胱容量。四、條件反射訓練用一套遺尿的警報裝置,訓練患兒在遺尿前驚醒。在患兒身下放一電子墊和一電鈴相連接,一旦電子墊被尿濕時,接能電路而使電鈴發現聲響,驚醒患兒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減輕睡眠深度。一般經1~2個月的訓練可使70~80%原發性遺尿獲得治愈。
2015-12-22 00: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遺尿患兒診斷方法及治療原則 對于遺尿患者必須首先排除全身或局部疾病,應詳細詢問病史,有無尿急,尿頻,尿痛等泌尿系統感染癥狀;深入了解家庭,學校社會環境情況對患兒的影響,及訓練小兒排尿的方法和習慣是否正確等。全身和會陰部檢查也很重要,檢查包括尿常規、尿糖、中段尿培養,脊柱X光片,腎膀胱B超檢查等。 繼發性遺尿在處理原發疾病后癥狀即可消失,原發性遺尿癥的治療首先要取得家長和患兒的合作,建立信心,堅持憋尿,屏氣止尿功能訓練。指導家長安排適宜的生活制度(晚睡前養成溫水泡腳、敷臍)絕對不能在小兒發生遺尿時加以責罵,譏諷,處罰等,否則會加重患兒心理負擔。中午應適當休息,為增加膀胱容量,可適當有意延長排尿時間,排尿時,爭取盡力排盡。晚飯后,不易進行興奮活動。睡前排尿,睡熟后父母可在其經常遺尿時間之前叫醒使其習慣于醒覺時主動排尿。 傳統應用西藥治療大多有副作用,效果僅為30-40%,停藥后易復發,故應慎用,一般用品鹽酸丙咪嗪:6歲以下不用,6歲以上從10ug/d睡前1小時服用,漸增至25ug/d,7-10歲可用50ug/d。去氨加壓素:為抗利尿藥,以減少膀胱尿量,需持續治療半年以上,停藥后易復發。
2015-12-21 16: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