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梗阻能治好嗎
我爸,今年3月發現胃竇高中分化腺癌,已經化療6期,現出現胃幽門梗阻不能進食,低蛋白血癥,貧血,電解質紊亂等癥狀,幽門梗阻能治好嗎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外科治療經短期內科治療無效,說明瘢痕攣縮為引起幽門梗阻的主要因素。或經檢查診斷為胃潰瘍,尤其是有惡變可疑者,于非手術療法使炎癥水腫消失后,應擇期行手術治療。既往所采用的單純引流術,如幽門成形術或胃空腸吻合術,不能解決潰瘍病的問題。因此現在普遍施行胃切除術或迷走神經切斷術,后者以選擇性或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為主,而迷走神經干切斷術已很少應用。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并作胃十二指腸吻合,曾經被認為是治療幽門梗阻最好的手術,但有時十二指腸不易游離。則作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而后行胃空腸吻合術。近來主張作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而不加幽門成形術者較多。如果潰瘍位于幽門部的前壁,在作幽門成形術時應將潰瘍切除;但若潰瘍是在后壁,則幽門成形術不能同時切除潰瘍;只有行胃竇切除才能切除潰瘍,或將潰瘍曠置。總之,為幽門梗阻施行手術,首要任務是解決梗阻,其次是根治潰瘍病,究竟那種術式效果好,主要根據病情來考慮:病人的年齡、全身情況、胃酸的高低、胃炎的程度,以及潰瘍所在位置,還要考慮術者對各種術式的熟練程度。如病情不允許作復雜手術,可選擇簡單引流手術,以解決當務之急。
2015-12-21 04: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葛江屏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你好!根據你提供的病情描述,放療和化療沒有辨別能力,往往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殺死了大量的正常細胞,但也殺不盡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多次放化療后患者頭發脫落,身體消瘦,腸胃功能紊亂,惡心,嘔吐,低燒不退,從而與癌細胞一樣,破壞了人體的免疫功能和臟腑功能,致使:許多患者在放化療后臟腑功能.免疫力嚴重破壞,無法彌補,無法恢復;許多癌癥患者在放化療其間出現多處擴散轉移;所以,我建議患者在放.化療的同時,應采用最新純中草藥配方綜合治療,對您提到的病癥有提高免疫力、鎮痛消炎、改善臨床癥狀、直接抑制癌細胞分裂、阻斷惡性腫瘤血管使腫瘤萎縮之功效,肯定會讓您收到滿意的效果。
2015-12-21 04: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一般幽門梗阻的病人,不宜施行緊急手術;如經過3~5天胃腸減壓,病人能恢復飲食,病情逐漸好轉,說明痙攣和水腫的因素得到消除,可繼續觀察。必要時重復鋇餐檢查。反之,如減壓無效則說明為瘢痕性狹窄,必須采取手術治療。如有惡性腫瘤的證據,無疑更須積極采取手術措施。內科治療矯正失水與電解質紊亂是治療幽門梗阻的首要問題,因為丟失胃酸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堿中毒。因此入院后可以先給生理鹽水2000ml,待尿量增加,便須加入氯化鉀溶液40~60mmol(1g氯化鉀含鉀13.3mmol),即15%氯化鉀溶液20~30ml;低鉀性堿中毒嚴重者甚至每天應補充6~8g的氯化鉀。水分的補充則用5%~10%葡萄糖溶液。按每天基礎需要量2500ml計算,外加每天從胃管吸出的量和失水量的一部分。因此每天輸入液體量,除按血化學測定結果輸入適量的電解質溶液外,不足水分以葡萄糖液補充。其次,是使擴張的胃經持續減壓得到復原。炎癥水腫消失,胃壁肌層的張力得以恢復。如梗阻為幽門痙攣或黏膜水腫所致,則于梗阻消除后,按潰瘍病調節飲食和相應的藥物。
2015-12-20 17: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建議患者通過萎縮腫瘤毛細血管的中草藥治療,對胃癌有特殊的療效,而且安全,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的傷害及毒副作用,能使患者在短的時間內就能看到治療效果.減輕痛苦,延長生命,可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2015-12-20 16: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蛋白血癥? 血漿中的蛋白質除部分免疫球蛋白(Ig)外,幾乎都是在肝臟合成的。正常人每日約產生白蛋白10~16g,纖維蛋白原1.5~4.0g。體內白蛋白40%在血液中,其余分布在各個器官組織內和組織液中。肝內產生的白蛋白與血管內外的白蛋白,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中。肝合成白蛋白的速率是限速性的,僅在體內蛋白過度消耗或丟失的情況下,合成速率才增加。白蛋白由肝細胞粗面內質網合成后,經高爾基體再分泌人肝竇進入血液中。因為白蛋白半衰期約17~21d,研究證明,即使白蛋白合成完全停止,8d后也只減少25%。這就是為什么一周內迅速死亡的急性肝壞死病人,生前常測不出血清總蛋白減少。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時,稱為低蛋白血癥(hypoproteinemia)。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