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經常吃止痛藥是不好的,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肝腎功能損害、藥物依賴、掩蓋病情、影響凝血功能等。 1.胃腸道不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導致惡心、嘔吐、腹痛等,嚴重時可引起胃出血、胃潰瘍。 2.肝腎功能損害:長期服用止痛藥,藥物代謝產物可能會損傷肝臟和腎臟,如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可致肝損傷。 3.藥物依賴:頻繁使用可能產生心理和生理依賴,導致停藥困難。 4.掩蓋病情:疼痛往往是疾病的信號,長期依賴止痛藥可能延誤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5.影響凝血功能:部分止痛藥會影響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風險,如雙氯芬酸鈉。 總之,止痛藥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避免自行長期服用。如果出現疼痛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2-16 13: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經常吃止痛藥肯定是不好的.是藥3分毒,對于一般的止痛藥來說,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反應(發生率高達30%-60%)、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肝腎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而對于效果強的止痛藥(中樞性的鎮痛劑),還會引起上癮.比如嗎啡,杜冷丁等等.所以,止痛藥盡量少吃,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吃.但是也不要過于擔心,只要減少服用的頻率,一般是不會發生嚴重副作用的.
2015-12-21 1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