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
三個月我媽媽發現胸前摸上去有疙瘩到家里附近的醫院去查說是乳腺增生并伴有結節可是不太放心又到了專門的腫瘤醫院去查結果是脂肪壞死,不知該怎么辦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病人常因發現乳房內腫塊而就診平均出現癥狀到治療時間為幾個月到數年本病多發生于右側乳房,主要癥狀有:1.乳房皮膚改變創傷后淤血斑,往往在受損傷的乳房局部出現淤血斑,局部皮膚可發紅。外傷史及乳房局部皮膚發紅,對本病診斷有很大幫助。2.患側乳房疼痛多數病人乳房局部疼痛不明顯,或者不痛。這種無痛性腫塊是本病的特點之一多數因病史長而遺忘之故。3.堅實感及皮膚粘連受傷較表淺時有70%左右病人的局部皮膚與腫塊粘連,這種堅實腫塊與皮膚粘連的表現,為乳頭凹陷、乳頭退縮或朝向改變,頗似乳房的惡性腫瘤(但不會出現皮膚水腫和典型“橘皮征”)。診斷時必須同乳腺癌鑒別。4.乳頭凹陷如腫塊位于乳頭周圍之皮下脂肪內,由于病變的纖維化牽拉乳頭,可產生乳頭回縮。此種表現是常與癌混淆的體征之一5.類感染表現乳房脂肪壞死的另一種表現很像膿腫。多無明顯的外傷史和皮膚淤青癥,其最初的表現為局部的紅、腫、熱痛現象,在乳暈區或其附近的皮膚下可觸及一腫塊,并有波動感。切開皮膚后可見皮下有一表淺囊腫,囊內含有陳舊血液或灰黃色的稠厚壞死組織,切片檢查時可見囊壁僅為脂肪壞死。此種病變大多發生在肥胖婦女的下垂乳房中,它與哺乳無關,并非一般的急性乳房膿腫。6.腋窩淋巴結腫大部分病人由于炎癥的刺激可伴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觸之甚硬,甚至疑為癌轉移。
2015-12-18 18: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你的描述考慮還是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病在婦女中較常見。建議到正規的醫院再做一次,乳腺超聲或乳腺鉬靶,如果提示是良性的沒有惡變的可能就可以保守治療。
2015-12-18 18: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脂肪液化多于肥胖病人出現.其原因可能與脂肪組織本身血運較差,手術切斷與切口交叉的血管,使其血運更加減少.切口愈合過程中所需的營養成分有部分由皮膚層和前鞘層彌散提供,一旦本身血運提供和彌散而來的養料不足以滿足需要,則脂肪細胞因缺乏營養壞死液化,發生無菌性炎癥,使切口愈合延遲.另外,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本身末梢循環差,組織抵抗力和愈合能力差,也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之一.西醫的治療方法一般是,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紗條引流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建議用傳統中醫膏藥外敷治療,具有促進毛細血管再生,加快肉芽組織生長和組織修復的作用.能使脂肪液化區局部血運改善,且瘢痕反應輕,使切口較美觀.
2015-12-18 14: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脂肪組織壞死可發生于身體各處的淺表脂肪組織最早描述了腹外脂肪壞死,稱其為皂化壞死。以后又有創傷性脂肪壞死、缺血性脂肪壞死及脂肪壞死、脂肪肉芽腫病等名稱。乳房是由較多的脂肪和結締組織及比例很小的腺體組成。脂肪位置表淺(位于皮下),血液循環不豐富,因此外傷后易發生缺血壞死和瘢痕組織形成。注意到乳房壞死的臨床重要性,并指出乳房脂肪壞死有實性腫塊,并與皮膚粘連,易與乳腺癌相混淆,臨床需要病理檢查作為診斷依據。
2015-12-18 00: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